男子去上海找兒子,得知兒子年薪60萬,養著岳父母一家,當晚離開

2024-09-27     木塔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事,在這個故事裡,是一位山東大叔和他寶貝兒子的故事

大叔家就這麼一根獨苗,兒子爭氣,書讀得好,一腳跨進了上海那繁華大都市的大學門,畢業後更是直接在那兒扎了根。大叔心裡頭啊,既驕傲又牽掛,想著兒子能回老家,一家人團團圓圓多好。可兒子呢,志在四方,說老家機會少,上海才是夢想啟航的地方。

大叔兩口子,心疼兒子在外打拚不易,一合計,乾脆把家裡的老底都掏了出來,兩套房子一賣,再加上半輩子的積蓄,給兒子在上海安了個家,雖然只是個首付,但那可是沉甸甸的愛啊。

從那以後,大叔大媽的日子就緊巴了起來,自己捨不得吃穿,每個月雷打不動給兒子轉四千塊,幫著還房貸。大媽退休了也不閒著,又找了份保潔的活兒,說是能多掙點就多幫襯點兒子,那勁頭,比年輕人還拼。

兒子談了個對象,也是家裡的獨苗,女方家說將來得跟女兒過,大叔大媽一聽,心裡雖有不舍,但想著只要孩子們幸福,啥都依著。他們還擔心小兩口將來有了孩子開銷大,又多加了一千塊,說是給孩子預備的。

可誰曾想,大媽這一輩子操勞,身體終於扛不住了,查出了胃癌。醫生說得手術,大媽卻搖頭,說想保守治療,捨不得花那錢,更捨不得給兒子添負擔。這背後的辛酸與無奈,真是讓人聽了心裡不是滋味。

母親生病了,疼得直打顫,可愣是一聲不吭,生怕遠在異鄉的兒子知道了分心,影響工作。

直到病得不行了,才把兒子叫回家,那場面,兒子哭得跟個孩子似的,父親看著心疼,卻也覺得這輩子為兒子付出的愛,值了。

兒子心疼父親,想接他去上海散散心,父親嘴上答應著,心裡卻惦記著老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份記憶,那是對逝去老伴的深深思念,也是心靈的避風港。直到國慶將至,他才下定決心,踏上前往兒子家的旅程,滿心期待著一家團聚的溫馨。

可到了那兒,現實卻像一盆冷水,澆得他透心涼。家裡滿滿當當,卻唯獨沒有他的位置,晚上只能蜷縮在沙發上,耳邊是親家熱鬧的電視聲,眼前是孫子活潑的身影,他只能默默忍受著這份不適與孤獨。餐桌上,海鮮琳琅滿目,可他最愛的羊肉卻不見蹤影,看著親家們吃得津津有味,他只能苦笑。

更讓他心寒的是,兒子對岳父母的孝順與慷慨,與他這個親生父親的待遇形成了鮮明對比。按摩椅、跑步機、金鐲子、好酒好禮,一樣不落,而對父親,卻只是臨時的補救和承諾。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與老伴這些年來的默默付出,與兒子如今的「理所當然」形成了巨大反差。

得知兒子的年薪不菲,他既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兒子有出息,能撐起一個家;心酸的是,這份成就似乎並未讓兒子更加懂得感恩與回饋,反而讓他更加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來自父母的無私支持。

最終,他選擇了默默離開,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有一路的淚水,訴說著心中的酸楚與失望。

看完這位父親的經歷,網友們的心湖可是泛起了層層漣漪,留言區里那叫一個熱鬧。有的網友挺理解那兒子,說孝敬岳父母也是人之常情,這年頭嘛,優秀的兒子像是國家的寶貝,聽話的兒子倒像是親家的心頭肉,唯有那啃老的,才是自家怎麼也甩不掉的「甜蜜負擔」。

也有人吐槽起了自家情況,直呼:「這世道,太真實了!我哥對咱爸摳門得跟啥似的,轉頭對丈母娘卻是大方得沒邊兒,簡直像變了個人。」這話一出,引得不少人共鳴,感嘆說:「生女兒吧,家裡多了個貼心小棉襖,生兒子呢,嘿,一不小心就多了個『小冤家』。」

但話又說回來,這事兒也給我們敲了個響鐘——做父母的,真得學會先愛自己。兒女大了,翅膀硬了,他們的世界咱們管不了那麼多,但咱們自己的晚年生活,可得提前規劃好。

別光顧著給兒女當「提款機」,也得記得給自己的小金庫添點磚加點瓦。這樣,等哪天咱們走不動了,即使兒女不在身邊,也有能力請個護工,讓自己過得舒舒服服,體體面面。

畢竟,人生這趟旅程,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走完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135e68ccc52418e185ee4a68a6a0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