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單臂擒方臘,正史上,擒方臘的人比武松還厲害!

2023-12-26     張桃子

原標題:武松單臂擒方臘,正史上,擒方臘的人比武松還厲害!

方臘的結局,不管是在電視劇、小說,還是正史中,都比較慘。

電視劇中,武松單臂擒方臘,堪稱水滸終極之戰。武松此戰丟了一條胳膊,方臘則被武松像打老虎一般,給活活打暈了過去。古有霸王舉鼎,武松則是怒吼著,用單臂高高舉起了被擒的方臘。

而在小說原著中,方臘則是在逃跑途中,到山坳的一處草庵找吃的,正好遇到了追趕而來的魯智深。方臘猝不及防,被魯智深一禪杖打倒,給捆了個結結實實。

方臘在電視劇中,還比較英雄,至少跟武松大戰數十合,甚至還廢了武松的一條胳膊。可是,小說中的方臘,就顯得實在窩囊,面對魯智深,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到了正史中,方臘是更加的「窩囊」。

一員宋將,孤身一人,手持長矛,殺進方臘藏身地洞中,幹掉了方臘手下幾十號人,然後,平安無事地將方臘給活捉了出來。你說這方臘糗不糗!

好在,擒方臘的那位宋將,後來還混得不錯,成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總算讓方臘找回了點面子。

方臘本是睦州青溪(浙江淳安)的一個漆園主,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可是,很不走運,他遇到了藝術造詣極高的宋徽宗。而宋徽宗也很不走運,遇到了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和李彥六人。這六位,可是史稱「六賊」,也是導致北宋滅亡的禍根之一。

在六賊的蠱惑之下,宋徽宗迷戀山水園林。為了建造御花園艮岳,宋徽宗下旨在全國搜羅「名花奇石」。宋時,通常由十艘船組成一個運輸隊,被稱作「一綱」。因此,這些搜集到的物品就被稱為了「花石綱」。

宋徽宗心滿意足了,可百姓遭殃了。負責花石綱的官員,自然也要給自己撈點好處。統治者們窮奢極欲,百姓呢,辛辛苦苦,卻落得難得一頓飽餐。

特別是江浙地區,是花石綱的主要供應地,百姓是過得更加困苦。方臘的漆園,同樣沒能倖免,經常被採集花石綱的官員強取林木。

方臘是敢怒不敢言,當地的民眾也是怨聲載道。

方臘利用這一點,在宣和二年十月,率眾起義,自稱「聖公」。很快,就聚集了數十萬眾,攻占了六州五十二縣。

宋朝廷的反應,可謂「神」,但不一定「速」。

直到當年十二月,起義軍攻占杭州,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切斷了宋朝在南方的經濟命脈,這才引起了宋朝廷的重視。

宋徽宗任命童貫為江浙等路宣撫使,譚稹為兩浙路制置使,調集京畿禁軍和防禦西夏的西軍,共計十五萬大軍平叛。

童貫是個奸臣,但不等於無能。

童貫知道百姓跟隨方臘起義的原因,祭出了三大「法寶」。

一、撤銷蘇、杭兩地負責花石綱的應奉局和造作局,停運花石綱。

二、將負責徵集花石綱,民怨極深的應奉局朱勔父子革職,勒令歸鄉。

三、赦免所有願意回家繼續務農的百姓,不管是否在起義中殺過官吏,搶過官府,一律既往不咎。

童貫此舉,絕對有效,很快就瓦解了起義軍。

原本跟隨方臘的百姓,是因為官吏的巧取豪奪,賦役過於繁重,才揭竿而起。現在賦役減輕了,贓官也被罷免了,還有一些被起義軍殺死了,而在起義中所犯的一切罪責也都被赦免了,於是,很多人開了小差,逃走了。

第二年正月,童貫、譚稹兵分兩路,一路攻歙州,一路取杭州。他們的最終目標,睦州,準備一舉平定方臘。

結果,也正如童貫所料。

方臘起義軍,雖然人數眾多,但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烏合之眾。他們面對大宋正規軍,特別是戰鬥力兇悍的西軍,根本就毫無招架之力。

到了四月初,節節敗退的方臘,只能帶著殘餘起義軍,退到了青溪的大山之中,跟宋軍打起了游擊。

十餘萬大軍包圍了青溪,可是,童貫卻不敢輕易下令強攻。畢竟,童貫對於青溪,人生地不熟,而方臘卻是地頭蛇。強攻方臘,可能會讓宋軍遭受重大損失,童貫捨不得。

當時,宋徽宗開出了懸賞條件,「詔能得臘首者,授兩鎮節鉞」。

常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挽強馳射,勇冠三軍」,素有大宋「萬人敵」美譽的牛人現身。他就是大宋「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

韓世忠當時還只是一名偏將,悄悄進了山。韓世忠遇到了一名生活在深山裡的婦人。這名婦人告訴韓世忠,方臘此時正躲在山中的幫源洞內。

在婦人的指引之下,韓世忠躲過了方臘在山中安置的明崗暗哨,走了幾里的山路,摸到了幫源洞前。他手持長矛,毫不猶豫地沖了進去。

《宋史》用一句話,講完了方臘被擒的整個過程,「世忠潛行溪谷,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里,搗其穴,格殺數十人,禽臘以出。」

不管怎麼說,在電視劇和小說里,方臘還是一對一被擒,打不過,也不算丟人。可在正史中,卻是數十人打一個韓世忠,結果,還被韓世忠給捉了。這不止是窩囊,而是太窩囊了。

韓世忠抓到了方臘,卻並沒能得到「兩鎮節度」的賞賜,「辛興宗領兵截峒口,掠其俘為己功」。

有些人,做事的時候不一定往前沖,可在搶功時,卻猶如天降。

這件事,讓韓世忠見識了什麼是社會真相,但是,他並沒有被擊垮。韓世忠還是一如既往的英勇殺敵,為國效力,只是,他從此多了一個心眼。這也讓他在後來宋高宗趙構的清算中,活了下來。

方臘被俘了,但是,他並沒有投降宋廷。當年八月,方臘在京城被處死。至少在氣節上,方臘沒有輸。

自宣和二年十月,方臘起義開始,到宣和三年四月,方臘被俘為止,方臘大起義,才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被平定了。原本打算打過長江,十年之內統一天下的方臘,最終沒能實現願望。

而在北方,由宋江發起的水泊梁山起義,自宣和元年開始,一直堅持到了宣和三年五月,才被時任海州知州的張叔夜平定。宋江起義雖然堅持的比較久,但是規模相較方臘要小很多。

宋江起義軍由36人組成核心,這應該也是《水滸傳》中三十六天罡星的原型,總人數也就萬餘人。

宋江被俘後,不像方臘那樣,不肯投降,而是被招安成了大宋官員。這應該也是《水滸傳》中,一直寫宋江希望被招安的歷史原型。

按照《宋史》記載的時間來看,在宋江被招安的前一個月,方臘已經被俘。所以,梁山好漢征方臘的事情,應該沒有發生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07afea96211942405c96e733dcc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