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欣喜相逢,如若喜歡,請點點「關注」,一起陪伴,寫寫看看這人間的故事,取一抹通透。
文/端木婉清 原創文章
違者必究
昨天晚上我和老周正聊疫情的事,有個叫石姐的讀者在微信里發來好幾段文字。
她說:「疫情「前,她離婚了。後來帶13歲的女兒住在城郊父母家
本來只想過個年就自己租房住,沒想到一場「疫情」,封城了。不能出門的日子有些壓抑,但有件事更讓她糟心
因為離婚,很多人都把她罵成狗了
每天早上,她媽都會唉聲嘆氣
說她當初不聽勸,現在離什麼婚?快40歲的女人,再嫁哪有那麼好嫁啊
她爸也罵她瞎折騰
父母當初的那點通曉人事仿佛都人間蒸發了,而青春期的女兒也怪她狠心
杜先明想復婚,打來很多電話
男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雖然見不到面,但也會在電話微信里輪番轟炸。
大意就是,男人不出軌,不家暴,不販毒,只是沒點錢,有什麼不能過的?叫她別太作,好好想想復婚的事。
有朋友勸她,要不復婚算了。
為這事,她哭了好幾次。
石姐問我:婚姻不幸福,忍也有人說,離了也有人罵,做女人怎麼那麼難啊?
不出軌,不家暴男人就是好男人了?
她真的很作罵?
到底是石姐太作,還是針不扎別人身上不能感同身受?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吧。
石姐是獨生女,父母家在杭州城郊,雖不是大富大貴,但條件還算不錯
23歲那年,她大學畢業進了當地一家外企做財務。在朋友聚會上,認識了杜先明
杜先明比她大6歲,溫州人,大學畢業後去過上海,後又跟同學到杭州謀事
但輾轉幾年下來,一事無成
當年一起來闖的同學過得不錯時,他還住在單位寢室,拿2000/月的薪水,聽說家裡條件也很差
不過,他本人長得眉清目秀,還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很懂女人心
光這幾樣,身邊從沒缺過女友,但和他長交往的感情並沒有。
那次聚會,石姐被杜先明的幽默風趣吸引
後來加上他有意的接近和「貼心照顧」,感情很快升溫
認識不到一個月,雙雙墜入愛河
三個月後,同居生活
同居前,有個小姐妹勸過石姐:和他交朋友可以,談戀愛還要悠著點,你了解清楚他人品後,再愛也不遲
但石姐聽不進去。
同居地方,是石姐當初騙父母說為了上下班方便,在外租的房子。房租、水電費都是她付的
因為杜先明告訴她,他的錢都被一個朋友騙去賭博輸掉了,對方不可能還了,而他也沒積蓄。
石姐沒有介意
她覺得,愛一個人要學會付出,不應該計較那麼清楚。
說起來,同居期間,他們也沒刻意避孕
她年輕,也不大懂。
杜先明說不戴套舒服,她就妥協了,倒是吃過幾次避孕藥,因為經期亂了,也就作罷了
後來,石姐意外懷孕,才不得不把婚事提上議程
彼時,誰也沒見過對方父母,父母也不知道他們的事。
男方一聽兒子找了個媳婦,還懷一個,自然沒意見,但女方家人極力反對。
石姐爸約見了杜先明後,認為他沒房沒車沒存款,工作不好,說話滑溜,不是未來女婿最佳人選。
她媽更下了狠話,希望她好自為之。
他們認為:
選男人要看本事,不要看眼前對你說的那套哄人的甜言蜜語。
更不要因為懷了對方孩子,就什麼條件不要,巴巴貼上去嫁人。
她父母還認為:
男人有本事,就該準備好一切,娶了老婆再讓她有孩子,安安心心過日子;還沒娶進門,什麼心思都沒花,就想做現成丈夫和爸爸的,都是耍流氓,是不負責表現。
何況他們和杜先明談「未來」時,他繞了個大圈子,也沒說出個甲乙丙丁來。
這樣沒遠見,沒想法,沒抱負的男人,作為過來人,石姐父母很不放心。
不過天要下雨,女兒大了要嫁人
當初石姐中邪了,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和杜先明結婚。父母怎麼勸都不行。
杜先明快30了,家裡催婚,原是沒條件,別人不想嫁他,現在生米煮成熟飯,再不想錯過。
那段時間,他表現積極。每天在單位加班,回來還搶做家務,睡前會給石姐說笑話情話。
石姐覺得是世上最幸福的準新娘。
杜先明知道女方父母反對,還拍胸脯保證,婚後,一定努力上進,讓石姐過上幸福生活。
他確實很能說,也說得漂亮,令石姐深信不疑。
為了結婚,石姐沒少和父母吵架,鬧意見,甩臉色。不讓她嫁就跳樓威脅。
最後鬧了二天絕食,父母沒辦法了才鬆口。他們就她一個女兒,還懷了孩子,怎麼忍心?
石姐父母很想棒打「鴛鴦」,但最終還是輸給了「愛女心切」四個字。
06
結婚時,杜先明什麼都沒有。
婚房是女方父母出錢首付買的,裝修家電錢也是女方的,石姐媽本想讓他拿6.8萬彩禮,但杜先明和他父母一直說困難,又算了。
只是後來,杜先明想買輛車,才拿來5萬元。
5萬元,在杭州娶了個媳婦,過上了有房有車的日子。這樣的婚姻,是多少鳳凰男夢寐以求的。
所以很多人認為,杜先明該知足,感恩岳父母支持,也該珍惜石姐的愛。就像他婚前說的那樣。
但事實截然相反。
杜先明非但沒有珍惜,還把石姐對他的愛當成理所當然。
石姐鉚足勁努力,而他每天無所事事。不好好上班,不好好著家,就算在家,也是整宿打網絡遊戲。
石姐開始只是勸,後來怨,再後來跟他爭吵。
婚姻中的人,一旦開了吵架的戒,往後只會越來越頻繁。
婚後五年,杜先明迷上了麻將。
工作,三天打魚二天曬網,最終被勸退了。勸退後,也不出去找新事情做。
成天在家吆五喝六使喚人,要不就是出去打麻將,喝酒。
孩子的事也不管,家務活更和他不搭界。
這些年,石姐一直在進步,讀書,考職稱,工資漲到8000/月。
但一個女人賺再多,男人不願掙錢還敗家的話,是很艱難的。
有次,石姐感冒發燒40度,渾身滾燙,父母帶孩子出去買東西了,家裡黑燈瞎火,她以為沒人,躺床上半天,渾身疼痛。
其實杜先明就在書房打遊戲。
要不是父母回來帶她上醫院,她都不知道會怎樣?而他後來卻說,你不就是感冒嘛?自己沒長腳找醫生啊。
就是那天,石姐說她的心涼了大半截。
不過那時日子再累,心再苦,石姐沒想過離婚。也沒和家人抱怨訴苦。
她一直覺得還愛著他,為了父母和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她也不能輕易說散。
還想:路是自己選的,跪著也要走完,人再渣,也要想辦法救救。
石姐想改變他,只是花了那麼多年時間,依舊白費力氣。
突然,她想放棄了。
他寧願做扶不起的阿斗,也不願因為愛她而做出努力。
年輕時,石姐以為兩個人有愛情就夠了。
後來發現,錯的離譜。
婚姻,光有當初那點愛是不夠的,還得有麵包,去支撐一個家庭的經營,還得夫妻一條心上進,才能有美好生活。
可他只想混日子,還想把她拖入無盡深淵。
他認為,有口酒喝,能玩遊戲,平時小賭怡情,回來有張床睡就好了。
至於衣服貴,她可以少買幾件,油鹽醬醋茶費,她可以少用一點,孩子培訓費太高,她也可以不上。
前些年,石姐父母在她家帶孩子,頭髮都白了,但男方一家人還理所當然榨取。
婆媳有矛盾時,杜先明最擅長也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做攪屎棍。永遠認為他媽是對的,石姐是錯的。
就像電視劇《雙面膠》里,那個丈夫李亞平一樣。
只會埋怨老婆麗娟,只會火上澆油,做諾夫,一味偏袒事兒精媽媽。
這種不對等的處理方式,混不吝作為,不單是「不上進」三字的無奈,而是一個男人最沒擔當體現。
嫁人,嫁這種男人,是最窩火的。
2019年年底,石姐結束了長達15年的婚姻。
她說,她老公是一條鹹魚,她把他炒了。
但離婚後,總有人不理解她,說男人不家暴,不出軌,只是沒本事賺錢,懶點而已,怎麼不能過日子。
杜先明想復婚,有人勸石姐別看不起自己男人。
她說,她哪是看不起自己男人啊,是沒指望了,只有自己知道,心裡有多苦。
石姐的故事,看完了。說實話,我很理解她的心情。
男人不出軌、不家暴那根本不是什麼優點好嗎?
那難道不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做人道德嗎?
婚姻也沒把一個男人的不出軌,不家暴,不販毒等作為好伴侶標準吧?
其實,正是因為有人把這些理應做好的基礎道德標準,看得太輕,才會漲了一些不愛不作為男性的囂張和無所忌諱。
我認為離婚只要是石姐想好的,和看不看得起自己男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有時只是一個女人太累了,不想忍耐了,不想妥協了罷了。
傅首爾在《奇葩說》中談到11年前,她站在天橋上曾對老公說:現在我們什麼都沒有,但只要一起努力,遲早什麼都會有。
她說:婚姻和愛情一樣,重「恩情」,月亮有光不一定是因為發光點,而是因為反光點,願我們都能成為欣賞月的人。
我想如果可以,石姐也想成為能夠欣賞月的女人,像傅首爾這樣。
但傅首爾老師之所以能夠說出那番溫暖的話,是因為她了解自己的老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甘願和他肩並肩奮鬥。
如果她老公和杜先明一個類型,說不定她早就一腳把他踢到爪哇國去了。
他是不出軌、不家暴,不販毒,但婚姻里冷暴力也是暴力,婚姻里這種讓對方活成「喪偶式婚姻」「單親式育兒」的男人,也是壞男人。
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幸運的是當初牽手的兩個人能夠夫妻齊心,相愛到白頭,風雨彩虹與共。
但如果事與願違,有個人選擇中途下車,去放開Ta,也放過自己,這也並非是什麼過錯。
誰也不是誰的長期飯票,誰也別想做誰的一輩子寄生蟲。
所以婉清認為,如果愛了,還請愛上責任,別讓真正對你的好的那個人,因為傷透了心而離開。
端木婉清:情感作者,你的感情閨蜜,複雜人性解惑人,已出版暢銷書《懂,是塵世最美的情話》,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