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說法,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梗。麥可·喬丹還算比較正常的對象,甚至沒資格入選大名單。因為在這條公式下,歷史人物必須上古神獸,比如「喬治·麥肯,我的青春」,等等。大概意思諷刺看球久持優越感者,或者乾脆作為從眾的操作方式。不過,這個問題還是可以討論的,如題—對於,沒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球迷,麥可·喬丹,到底能不能變成青春。
就像錫安對待喬丹那樣,他承認自己看過能找到的所有上帝全場。超級狀元的這波操作,就是在復刻現場直播,不必同步就能將喬丹列為最大一部分青春,而忽略詹姆斯和科比。我雖然沒衝動這樣做,但對於喬丹同樣保持崇拜,所以再怎麼瘋狂支持詹姆斯,都只會認證他的真實地位是歷史第二聯盟第一人。
我對喬丹的認知,是結合集錦加傳記,以及他龐大效應支持下的形象工程。於是我下結論,《大概球迷都喜歡喬丹吧》。未必是真理,但我認為喬丹就是這樣神奇,他重新發明籃球,從任何方面都達到極致,將人體從全新角度升華為藝術表現。喬丹不是青春,而是意識的一部分。
我至今都在嘗試給足球和籃球以及小部分橄欖球的時代超巨和上古神獸做一篇小傳記,因為會儘量多地涉及到知名人物——喬丹、拉塞爾和張伯倫,以及馬拉多納、貝利和迪斯蒂法諾自然不例外,倫·拜亞斯和「山羊」厄爾·麥尼考爾特也來,庫巴拉和普斯卡什等等都包括在內……他們就是我的青春——基於夢想,或者基於人物事跡本身。
當然,能就算只是通過直播跟著自己崇拜的球星,那是青春比較直接的方式。以上討論是針對已經錯過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