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群眾的守護者——記安龍縣篤山中心派出所龍山警務室

2024-10-28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民警向村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

從安龍縣城出發,沿著蜿蜒起伏的山區公路一直往東北面開,一個多小時後,便來到龍頭大山深處的龍山鎮。小鎮內房屋錯落有致,農田阡陌縱橫,北鄉河水悠悠,一幅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位於北鄉河畔的篤山中心派出所龍山警務室,有3名民警、13名輔警共同守護著小鎮的28345名群眾,每個村落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他們與山水相伴,和星辰同行,將青春與信仰說給大山聽。

「囉嗦」細心的副所長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小鎮,民警輔警整裝待發,準備到路面檢查過往車輛、進村寨開展巡邏走訪。

34歲的副所長王仕峰守護小鎮近9年,大山早已將他磨出了一身靜氣——說話不緊不慢,做事不焦不躁。「開車慢一點,小心落石,遇事不要慌,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王仕峰不厭其煩地叮囑著要去半坡村走訪的龍文峰、楊文文和吳貴浩。

「知道啦王所,每天都要講一遍,越來越『囉嗦』了。」輔警楊文文打趣地說,每次調解矛盾糾紛,少則一小時,多則半天,王所一定要讓雙方氣順了,才肯簽調解協議。

「是呀,與王所一起工作的這些年,我都變得細心了不少。」一旁的龍文峰跟著附和。

據龍文峰迴憶,幾個月前,接到肖家橋村的村民報警,稱其三歲的兒子小梁在山上走失,村民自發找了兩個多小時都沒找到。王仕峰一行人趕到時,已是21時許,天黑透了,還下著小雨,給搜尋工作增添了一定難度。

王仕峰安排警力到可能走失的路段尋找,最後讓龍文峰到水庫旁再仔細看看,小梁回家要經過那兒。龍文峰也急了,水庫村民找了許久都不見人影,他想去更遠一點的地方找。

在王仕峰的堅持下,龍文峰拿著手電筒走向水庫,兩小時後,在水庫旁的草叢裡發現走失的小梁。「還好王所細心,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龍文峰慚愧地撓了撓頭。

耐心送回鄰縣醉漢、幫助受洪災的村民搬運物資、為老人找回丟失的現金……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王仕峰的「光榮事跡」,警車在蜿蜒狹窄的村道上行駛,車窗外樹木、房屋飛速回退,看不清形狀,唯有稍遠處的小河、連片的山脈緩慢向後游弋。

想「拯救世界」的新警察

今年28歲的民警宋楊陽,大學畢業後通過社招進入篤山中心派出所,守護龍山鎮一年多。

「我以為當警察就是拯救世界,結果考上後,發現一直在這個山溝溝里打轉。」宋楊陽說,在鄉鎮工作沒有「怪獸」要打,有的只是叮囑村民騎車要戴頭盔、處理過路行人車沒油了、調解村裡大娘因誰多種了一行辣椒而爭吵等小事,有些失落。

遇到去最遠的宜拉村、坡利村出警,來回一趟,不到下午3點就餓得前胸貼後背,在偏遠的山村,零食、泡麵都沒法買。「那時候,我就發現連自己的肚子都拯救不了。」宋楊陽說。

最讓宋楊陽感到挫敗的,是第一次處理互毆警情,將雙方隔開後,需要帶去檢查傷勢,有一方死活不願意配合。宋楊陽實在沒辦法,只能求助所長王鵬。

了解情況、控制當事人、調查取證……王鵬到現場後,十幾分鐘就將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宋楊陽十分佩服,暗下決心要成為像所長一樣的民警。

10月9日,納賴村的兩位奶奶因曬穀子爭吵了起來,宋楊陽帶上2名輔警快速趕到。

雙方冷靜下來後,宋楊陽學著所長調解的語氣和方法勸導二位老人,最後說服羅奶奶買下她撒過泥土的400餘斤稻穀,但王奶奶心裡仍憋著一股氣。

調解成功後,宋楊陽一邊裝穀子一邊開導王奶奶:「遠親不如近鄰……」說著將一袋七十斤的穀子扛上肩,「咔嚓」一聲,宋楊陽肩膀傳來一陣刺痛,兩位老人連忙上前關心,也不慪氣了,互相討論著,讓宋楊陽趕緊去醫院。

看到兩位奶奶和好如初,宋楊陽才恍然大悟,他發現自己想當警察的初心,不就是為了保護老百姓,讓群眾有個說理、出氣的地方。

「能找警察的事,哪怕一根針,都不是小事!」宋楊陽笑著說,他終於明白了所長帶領他們巡邏,看到路上的一塊石頭都要下車挪開的「小事情」。

「管家管事」的警務助理

秋天的龍山鎮,煙火氣息最是濃郁,習慣早起的村民已經開始勞作。晨練結束後,竹林村的警務助理韋勝忠拿起宣傳手冊準備到村裡走訪。

「我從小在竹林村長大,所以更了解村民情況。」韋勝忠笑著說,之前在錢相派出所從事了11年的輔警工作,積累了一定經驗,回到家鄉當警務助理後,遇到群眾諮詢戶籍問題、反映治安狀況,甚至說起家裡的煩心事,他都能耐心傾聽,一一答疑解惑。

羅某喝了酒愛找人吵架、10歲的小貴喜歡去河邊玩、韋大爺是一個人居住,要常去看看……村民有事都愛找韋勝忠,他像個「大管家」一樣樂此不疲,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十分熱愛這份工作。

「夫妻之間要互相體諒,不要為一點小事大吵大鬧……」10月15日16時許,韋某夫妻倆因家庭瑣事吵得不可開交,韋勝忠聽到吵鬧聲後,迅速趕到,成功調處了韋某夫婦的矛盾。

村子裡像這樣的糾紛,韋勝忠都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就近調解,矛盾糾紛實現了「不出村」。

調解不了的情況也偶爾發生。今年六月,龍山鎮的蜂糖李成熟,羅老闆有80餘畝蜂糖李待出售,買方付了1.3萬元的定金後,遲遲不來收果子。

接連下了四天的雨,成熟的蜂糖李開始開裂,買方以這個理由拒絕收購,並讓羅老闆退還定金。見雙方僵持不下,韋勝忠趕忙打電話給王仕峰。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調解,買方同意不用退還定金,羅老闆自行售賣蜂糖李,事情才得以解決。

兩年來,韋勝忠充分藉助人熟、地熟、事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掌握社情民意,成為了治安隱患的「排查員」、鄉村平安穩定的「守門員」。

來源:黔西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