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翻身

2023-05-11     正解局

原標題:鶴崗,翻身

鶴崗想要擺脫「資源魔咒」,仍然要靠資源,要靠產業升級來完成。

正解局出品

前兩年,因為幾萬塊就能買到一套房,黑龍江的鶴崗,在社交媒體上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城市。

很多人看中了這裡低成本的生活,選擇來這裡買房「躺平」。

然而,這座城市卻沒有選擇「躺平」。

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鶴崗GDP增速排名黑龍江第一。

鶴崗,是如何做到的?

黑龍江省鶴崗市區位示意圖 製圖人/伍攀

鶴崗前兩年在網絡上「出名」,就是因為它極低的房價。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個城市的房價,能夠反映出這個城市的經濟水平和發展潛力。

如果按房價來看的話,鶴崗一定是最沒有前途的城市了。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顯示,當下鶴崗的均價是2200元/平方米,位居全國倒數第一。

鶴崗的房價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一

一邊是超低的房價,讓鶴崗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勝地」,一邊又是人口流出,城市缺乏生機。

這兩種矛盾的極端,總會時不時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也讓人感覺這座城市已經無可避免地走向暮年。

被房價全國倒數第一遮蔽的真實鶴崗,到底是什麼樣呢?

人口流失、產業衰退帶給鶴崗的是財政上入不敷出

2023年第一季度各地的GDP數據出爐,鶴崗市的GDP是74.6億元,這個數字放在發達省份的城市,可能不值一提。

但如果橫向比較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個成績似乎在預示著,鶴崗的經濟已經開始從之前的陣痛中走出來,擺脫低迷。

鶴崗自煤炭行業沒落之後,人口一直呈現負增長趨勢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鶴崗的GDP同比增長8.5%,而鶴崗所在的黑龍江省平均為5.1%。

也就是說,鶴崗的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

這個增速,在全黑龍江排名第一。

鶴崗不但領跑黑龍江,而且在目前公布的全國各城市中,增速也僅次於金昌市和寧德市,跟舟山市並列全國第三。

當然,有人會說之前鶴崗的經濟太拉胯,這增速和排名有點「水分」的意味。

不過,除了GDP增速之外,還有很多細節值得關注。

今年第一季度鶴崗經濟的增長,最主要靠第二產業拉動,其中又以工業為主。

鶴崗市統計局數據顯示,第一季度鶴崗第二產業增加值32億元,增長12.7%,對GDP增長貢獻率為59.8%,正向拉動GDP5.1個百分點。

同時,鶴崗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8%,比黑龍江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了9.4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投資更是增長了32.6%。

工業產值和投資占了絕對多數,這似乎有點顛覆人們以往通過網絡對鶴崗形成的認知。

一個房價全國倒數第一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發展怎麼會有這樣的表現?

其實說白了,鶴崗是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這個「新」,體現在兩個方面。

先說第一個。

鶴崗是個靠煤而興的城市。

作為黑龍江四大煤城之一,從1917年第一座煤礦開工到現在,這裡的煤礦資源已經開採了一百年還要多。

2011年,鶴崗的名字出現在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單上。

不過,即便如此,在2013年之前,鶴崗仍舊靠採煤活得風風光光。

2011年鶴崗的GDP是313.1億元,同比增長24.7%(2010年為251億元);2012年達到358.2億元,同比增長14.4%。

直到2013年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戛然而止,因為一煤獨大的經濟格局,鶴崗的GDP增速開始連續幾年都是負增長,經濟從此一蹶不振。

鶴崗的經濟在2012年以後因為煤炭行業的低迷而急轉直下

資源枯竭型城市,沒有別的路可以走,「轉型發展」是唯一的出路。

2016年,中海油在東北投資興建的第一套煤化工項目建成投產,年產合成氨30萬噸、尿素52萬噸,讓鶴崗成了整個東北最大的煤制化肥生產基地。

煤轉肥、煤制天然氣……時至今日,煤炭行業仍舊是鶴崗的支柱產業。

「去煤化」很難在短期做到,但是,把煤炭產業鏈做得更綠色,從簡單的採煤向煤炭精深加工轉變,這是鶴崗的第一個「新」。

如果說這個「新」還帶著轉型的陣痛,需要經歷時日才能見到成效,那鶴崗的第二個「新」,就真的是天賜良機。

鶴崗除了煤炭,還有個「大寶貝」,就是石墨。

鶴崗的石墨,又多又好。

有數據顯示,鶴崗擁有亞洲最大的石墨礦藏,已經探明的石墨儲量有17.31億噸,而且品位很高,方便開採,隨便一整就能生產出來含碳量95%以上的精礦。

石墨是個好東西,無論在航天、電子還是新能源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趕上這些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儲能的迅速崛起,鶴崗的石墨產業,一下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鏈

全國80%的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石墨負極材料來自鶴崗,像貝瑞特、三星、LG這些電池企業要用的天然石墨,多數也都來自鶴崗。

這些電池企業又是特斯拉、比亞迪、豐田等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供應商。

鶴崗在被認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時,石墨並不在枯竭礦產資源的行列

鶴崗採煤有100多年的歷史,石墨礦開採才30來年。

這次,鶴崗也不再重蹈過去粗獷採煤模式的覆轍,而是要把石墨深加工的產業鏈條留在鶴崗。

因為石墨資源,鶴崗吸引來了中國五礦、一重等央企的投資。

中國五礦2019年建設綠色智能礦山和選礦、球形石墨加工的項目,已經投了15億,還計劃在5年內投資70億元,在鶴崗建起全鏈條的石墨產業。

2022年,鶴崗某石墨烯潤滑油生產企業的工人在車間內進行石墨烯潤滑油生產作業 圖據新華社

去年開始,隨著高純石墨和清潔能源微電網工程的開工,哈工大的科研團隊也正式入駐鶴崗,要在這裡完成石墨全產業鏈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資金和技術的注入,鶴崗石墨產業初具雛形。

2020年完成了46億多的產值,2021年實現產值54億元,石墨產業一下成了鶴崗煤炭產業之後的第二大產業。

鶴崗的目標是,石墨產業2023年突破100億元的產值,力爭到2025年突破3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0%。

屆時,石墨產業將成為鶴崗最直接最現實的經濟增長點。

資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轉型?

每個城市的資源稟賦、產業、區位交通等情況都不盡相同,很難有一個普遍適用的方式去完成。

鶴崗的路又該怎麼走?

曾有人給出這樣的論斷:

網際網路正在使鶴崗完成超車,直接從資源型工業城市向信息化現代城市轉型。

雖然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並不是這樣。

鶴崗的低房價吸引了一些人來買房,也帶來了當地網紅經濟的興起

鶴崗因為低房價,在網際網路上成了「網紅」,的確吸引了一些做直播的人或是可以通過網絡辦公的人。

當地政府也試圖通過熱度、流量來撬動更大的可能,比如發展網紅經濟,打造電商直播基地,吸引年輕人和資金到來。

2021年出台的《鶴崗市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規劃(2021~2023年)》中就提到,鶴崗市的發展目標是到2023年底,力爭建成5個直播電商基地,培育10家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電商骨幹企業,孵化30個網紅品牌,培訓1000名直播銷售和運營人員,培育一批直播帶貨網紅達人,將該市打造成全省知名的直播電商發展新高地。

當地政府更多考慮的可能是借著「網紅」城市的熱度,吸納更多的年輕人到來,改善鶴崗的人口結構。

因為電商經濟也好、網紅經濟也罷,雖然是新業態,但體量並不足以從根本上扭轉鶴崗的經濟局面。

在鶴崗市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加快完善「網際網路+」消費生態體系的建設目標,「全年電商網絡零售額力爭突破10億元,力爭翻一番」。

這個數字顯然不足以改變鶴崗的經濟走向。

鶴崗在打造網際網路電商方面的確是下了功夫

網際網路電商產業的背後,不僅需要網紅、主播和電商平台,更需要完備的交通、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支撐。

一個城市靠發展直播電商產業實現轉型升級,顯然沒有說起來那麼容易。

其實,鶴崗想要擺脫「資源魔咒」,仍然要靠資源,要靠產業升級來完成。

雖然這沒有「網際網路經濟」聽起來那麼高大上,但是鶴崗當地政府和國家層面的支持卻能說明問題。

2016年,鶴崗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基礎在煤炭,騰飛靠石墨」的口號。

在《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中鶴崗被列為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基地,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也把鶴崗作為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城市和產業集聚區,給了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

這才有了眾多央企的入駐,和鶴崗今年第一季度經濟的亮眼表現。

在正解局之前分析遼寧阜新煤礦的文章中,我們就提出過類似的觀點,那就是「能造小汽車,就別造自行車」。

與其從頭開始打造新的產業,不如升級之前的產業,轉型邁入產業的中高端圈子。

畢竟,之前的產業經驗和工業基礎,是積累了幾十年的寶貴財富。

而作為新中國最早的工業基地,東北幾十年前就是做當時的高科技起家的。

丟掉自己數十年積累的工業基礎去搞「網紅經濟」,顯然不是鶴崗的選擇。

只有實現產業升級,鶴崗才能「長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9a99bde3c803b649ce402be3e384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