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很貴,沒有堅定的信仰,很容易被美國策反

2023-08-17     泥腿看客

原標題:信仰很貴,沒有堅定的信仰,很容易被美國策反

2023年8月2日,國安部高調開帳號,立即引起外界關注。8月11日,國安部公眾號公布了一起反間諜案件,也引起圍觀。

這起間諜案件的主角是某軍工集團的曾姓員工,曾某公派義大利留學進修期間被策反。在義大利期間,被美國在義大利的間諜盯上,並對其進行一系列設套拉攏,最終被美國策反為間諜,留學回國後,開始為美國服務,並從美國拿到巨額報酬。

從這起間諜案件來看,我們重要敏感單位人員,出國後很容易被美國盯上,並進行策反。也說明美國在全球間諜網絡很強大,隱蔽戰線鬥爭很激烈,但有些事也值得反思。

一、為什麼輕易被策反?

國安部公布的這起間諜案,涉案人員曾某到義大利留學時,被美國使館的中情局人員盯上。雖然具體情況不清楚,但此人能被美國人盯上,首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軍工集團的身份暴露。二是美國情報人員獲得了曾某情況。至於從國內,還是義大利獲得,就憑美國遍及全球的情報網來看,做這件事並不難。

曾某作為公派留學,他(她)理應知道自己的身份與職責,為什麼就輕易被美國中情局人員拉下水?

靠吃飯、旅遊、賞歌劇就讓曾某下水,可以判斷身份為女性。而美國情報人員很可能是位帥哥。不排除美國間諜通過色相,或者戀愛之名,拉攏策反曾某。

如果是戀愛,或者是被美國情報人員所迷惑,在這種情況下,必然產生感情,特別是文中提到的「對塞斯(美國中情局人員)產生依賴」,也可以判斷曾某是女性,她已經迷戀上美國間諜,沒了戒備心,在美國情報人員忽悠拉攏下,徹底被洗腦。

正是在美國間諜一步步誘惑下,讓曾某無法自拔時,美國間諜亮明身份,並與曾某談妥了間諜交易。只要做美國間諜,就能得到巨額美金,還能移民美國。

既能賺錢,又能移民,還能與心愛的人在一起,一般人都可能會迷失方向。即使不同意,也已經被套牢,或者被威逼利誘,不同意也得同意,否則她在國外與美國情報人員有接觸的事泄露後,曾某某應該明白,她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於是曾某某與美國中情局簽訂「參諜」的協議,並接受美國中情局的培訓和考核,實際上曾某某正式成為美國間諜。

從國安部很短的信息中梳理出幾條可能原因:

一是可能戀愛被迷惑;

二是受到金錢與移民誘惑;

三是可能受到威逼而簽入諜協議;

四是或者受到利誘,承諾干幾年就迅速移民,免得被發現;

五是鐵了心就想當間諜。

二、信仰並不堅定

從這起案件中,作為公派留學義大利的曾某,按理說,她的前途也很光明。在軍工集團工作,這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工作。而且工作期間還能被公派國外留學,很顯然是重點培養的人。

為什麼曾某某出國失去警惕性,輕易被策反呢?

首先,被誘惑。也就是前文所說,戀愛了,被美國情報人員忽悠騙,然後嚴重洗腦,離不開美國情報人員了。巨額的報酬誘惑,還能移民美國,對信仰不堅定的人是巨大的誘惑,他們不會想到後果怎麼樣,而是只看到眼前巨大利益。

其次,警惕性不強。作為我國軍工集團公派留學的,必然在留學前,組織上都會有嚴格的規定。包括注意身份保密,不允許與西方人有任何聯繫。但從曾某某情況看,顯然這些規定都拋到腦後了。至少此人政治審核就不過關,沒有進行嚴格的政審。

第三,沒有堅定的信仰。曾某某被策反,說明她沒有堅定的信仰,也不會意識到國外險惡的環境。這或許是改開後大環境形成,但在軍工等敏感重要崗位,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重技不重心」,只注重技術,沒有重視思想上培養。再加上「一切向錢看」價值觀滲透,自身又沒有樹立堅定的信仰,到了國外後,很容易被洗腦和策反。

信仰這東西很貴,一般人很難達到一定境界。在組織考核不嚴,跟蹤不到位的情況下,像曾某某被策反,是遲早的事。如果陷入其中,很難自拔。即使最後發現已經誤入歧途,想脫身已經很難了。

三、如何做好防範?

國安部公布這起間諜案,沒有像以往用「某國間諜機關」,而是直接點明美國中情局。表明中國在隱蔽戰線亮劍,有意敲打美國,讓美國狂妄之態被打臉。

美國中情局經驗豐富,有一整套策反的手段,中情局頭子甚至狂妄稱「重建情報網」,能看出滲透很嚴重。而我們反擊也直接點美國中情局,也向美國表明,中國對美的反間諜戰已經打響。

不過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如何做好重要崗位、敏感部位人員的防範?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事項。

別說曾某某這樣年輕人被策反,就連蘇聯高官雅科夫列夫當年去美國留學後,都被中情局人員拉攏。可見沒有一種堅定信仰,或者沒有跟蹤提醒,派出國就會有風險,很難抵擋住美國情報人員的各種手段。

我們應該把住很多關口,要考察好有關人員。如果想送出國培養,出國前需要嚴格考察。這種考察,並不是談談話,了解一下情況就完事,而應該從各方面進行全方位觀察考察,對一些信仰不堅定,性格有缺陷的,能不送儘量不送。

考察一萬遍,如果不跟蹤被公派出去的人員具體情況,很容易被策反。所以重要崗位的人員,應該加派人員互相監督,或者定期考察,把一切漏洞堵上。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88b375ec901dde20bfd1d376c508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