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個來訪因為和母親的關係來做諮詢。
以前,母親就是一個事無巨細地要管控他生活的人。
他上班的時候,中午必須回家吃飯,如果不回去,他媽媽就說,為什麼不回來,是媽媽做的飯不好吃嗎?
吃飯吃少了,是不是媽媽的手藝退步了,你現在不喜歡吃了。那你喜歡吃什麼,媽媽給你做。
如果晚上想和同事們聚餐,她說,回來吧,不回來,就一直等,無論多晚,等到他回來,她才睡覺。
諸如此類,從吃飯吃多少,什麼時候睡覺,上班穿什麼衣服,晚上什麼時候回家,沒有她不管的。那個家讓他窒息。
後來他自己買的房子裝修好了,不顧母親的反對,趕緊從家裡搬走了。
結果近一年以來,他母親身體總是不好,需要人照顧,而只有他照顧的時候,他母親才感覺舒服。
只要他稍微有點自己的事情想做,只要和朋友們相處時間多一點,他母親就十分哀怨,讓他內疚難當。而且只要稍微跟她意見不統一,沒有滿足她,她就各種賣慘,但是真的不管她,又於心不忍。
關鍵是他也認同母親的看法,覺得父親是一個靠不住的人,只有自己才能照顧好母親,母親沒有他一定會出問題。
每每提到父親,都覺得母親應該和他離婚,兩人過一輩子,就是在互相折磨,而且覺得母親身體狀況不好,就是因為和父親關係不好導致的。
現在他已經和女朋友分手了,根本沒有心力談戀愛,而且,他覺得一點希望也看到不到,這一輩子已經毀了。
前段時間,自己因為心煩,工作上出現重大失誤,加上自己很長時間心煩氣躁,失眠,對生活的興趣下降,也沒法好好工作,所以工作也辭了。
他說,他現在覺得生不如死,還不如去死。
2
一點不危言聳聽的說法,當媽媽無限靠近一個男孩子的時候,這是非常危險的。
危險在於,當媽媽靠得太近的時候,男孩子會採取很多方式防禦亂倫焦慮。
比如說,他會變得特別沒有雄性競爭能力,或者去性別化,把自己吃得特別胖,或者扎在女孩堆里,跟女孩子互為閨蜜。
其實本質是「揮刀自宮」。切掉自己的男性特質。
同時,媽媽如果無視爸爸的存在和感受,公然表示自己就是喜歡兒子,覺得兒子才是重要的,老公只不過是個擺設,還是個礙眼的擺設。
那么兒子成為俄狄浦斯的竟勝者。他一定會尋求懲罰(在俄狄浦斯王,這個故事裡,俄狄浦斯以戳瞎雙眼為代價),不是在職業的發展上,給自己製造很多麻煩,就是在親密關係上過得很混亂。
總之,他會讓自己過得很不好,他不能讓自己很成功,他不能讓自己很幸福,很多美好的東西,他都不能享受。而且他會不斷地譴責自己,覺得自己是個道德低下的人,充滿內疚感。
3
讓人費解的是,很多家庭里,媽媽和爸爸是都在一起的。沒有離異,沒有缺位,沒有兩地。媽媽依然把巨大的熱情投向兒子。
如果媽媽真的那麼需要一個人的陪伴,需要一個人的感情,丈夫不是最好的最便捷的選擇嗎?
如果說去改善自己的親密關係,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難道會比把兒子一輩子捆在身邊更難嗎?畢竟以後還要和更年輕美貌的媳婦競爭。
當兒子終將投入另一個女人的懷抱,這將是多麼憂傷的事情。
這種看起來對誰都沒有好處的事情,為什麼總是發生呢?
十分顯見的是,這位女性不能享受親密的兩性關係。
要相信,所有的關係,都是互動的結果。這個媽媽未必就是不愛這個爸爸,但是被某種渴望和動力驅使,她會把彼此的關係,往疏遠的,不能依靠,不能親近的方向去互動。最終自證預言,這個男人果然不會幫我、愛我、支持我、親近我。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女人,離丈夫太遠,離兒子太近。又在創造新一輪的問題。
4
我一直感慨,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怎麼想的起來,稱呼丈夫的父親,為公公。
這對於很多中國家庭來說,真的特別貼切。
因為那個男性角色,功能上被人為閹割了。當一個女人無限靠近兒子的時候,這個丈夫的功能就沒有了,她的情感的出口是兒子,她最在乎的人是兒子。她要和兒子結盟,把老公排除在外。
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要把丈夫互動成喪失功能的人。卻各有苦衷。
有些女人是在尋求母子共生,她要求絕對的一致; 有些女人是尋求人際的過分控制;有些女人是在製造三角關係。
丈夫是另一個獨立的個體,很難滿足她所有的渴望,但是孩子卻不能拒絕一個母親。
這個男人之所以被浪費,是因為這位女性自己沒有獨立的人格,不能建立關係清楚的人際關係。
很多時候人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人女人口中的渣男,換了一個女人之後,卻變成了好丈夫,把日子過得蜜裡調油。這是不同的互動帶來的結果。
一個對關係失望的女性,她雖然渴望被珍惜疼愛,但是她潛意識不相信自己能得到,所以她會把這個關係往失望的方向去互動。
當然,我不是說,男人沒有責任,也不是說男人都拎的清楚關係。今天這裡不討論爸爸們自身的問題,是討論,一個媽媽太靠近兒子的危害。
或者說,當一個母親,自己人格完善,那麼她如果嫁了一個有問題的男人,她可以離婚,她也可以帶著老公一起去成長。而不是把這份關係的需要轉向兒子。
問題是,她不願意離婚,她對建設美好的關係,沒有心力,她內心對關係是絕望的,或者至少是失望的。
所以兒子成了她們的救命稻草,一定要牢牢抓在手裡。
其實,這個時候,兒子就成了她們的療傷良藥。兒子就要發展出很多毛病,來防禦另一個人對我生活的侵入,控制,占有。
就像我這個來訪者,明明是一個很出色的人,因為各種內在的動力,把自己的生活搞到讓人絕望的境地。
關鍵是,她總是在兒子身上尋找兒子給不了的情感。
最後,這兩個人,就只能相愛相殺。誰也別想過得好了。為此上演了多少家庭的悲劇,不可枚舉。
5
可是做母親的怎麼辦呢?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人是在乎我的,除了兒子,就真得再也沒有指望了。她也很絕望。
丈夫始終是依靠不了的。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建立高質量的關係。可實際情況是,如果我們處理不好和父母的關係,處理不好和丈夫的關係。
那我們很可能也處理不好和孩子的關係。
如果你覺得所有的關係都不舒服,除了兒子的這份關係。那麼很可能的是,這份關係里,兒子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他為了配合你,願意把自己人生都捨棄。他真的可以為了母親,把自己變成病人。
他這麼愛你,為了他,我們也要嘗試著去看看我們的關係都怎麼了,有沒有什麼我們可以為自己做的,可以為孩子做的。
而且,那個一直被浪費的丈夫,很可能是可以給我想要的愛和支持的。
內心那個不可能,得不到是屬於從前的,這個關係已經不是從前小時候的那個關係了,把這兩者區分開來,我們會發現這個男人值得重新去認識一下。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