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時「切掉多餘脂肪」?原來醫生「順手」能做這麼多事!

2020-07-15     孕媽學堂

原標題:剖腹產時「切掉多餘脂肪」?原來醫生「順手」能做這麼多事!

之前只知道二胎剖腹產手時,醫生會順手幫忙把增生的瘢痕組織切掉。但沒想到,剖腹產手術時,還能請醫生幫忙把自己肚子上多餘的脂肪也帶走?

一開始聽到這種驚奇的操作,芽芽媽也是一臉的問號,但後來聽醫生朋友講,手術前提出這樣要求的孕媽還真有不少。

雖然通過這招達到「減脂」的目的看似可行,但醫生們通常也不會這麼做。畢竟術業有專攻,婦產醫生也沒必要搶整形科醫生的生意~ 所以,當你被推進手術室里,大機率無非就是這兩種情況:

01

該是你的,一點也不會少

畢竟剖腹產手術時醫生的職責只是負責幫助產婦順利地生產,所以通常來說,手術時就算脂肪自己掉了出來,在最後縫合時,醫生還是不會忘記把掉出來的脂肪重新塞回去。

看著那一小坨白花花自己掉出來的脂肪,少說也要減上十天半個月,醫生怎麼就這麼不近人情呢?

雖然我們是想著怎麼瘦,但醫生的角度上來說,畢竟脂肪也是你身體中的一部分: 「該是你的,一點也不會少。」

02

逼不得已只能刮掉脂肪

手術時,醫生也會遇到一些逼不得已的情況不得不幫孕媽刮掉一部分肚子上的脂肪。比如,肚子上的脂肪太多會影響醫生的縫合,即使勉強縫合上有可能會滲液,不利於刀口恢復,醫生才會不得已切掉一部分脂肪,以便刀口更好的縫合和恢復。

通常這種情況在手術後醫生也會主動說明或者瘋狂吐槽一波,這時候確實應該好好歇歇醫生,幫你切掉了至少一個月都減不掉的脂肪。

也就是說,除非你肚子上的肉肉多到影響醫生髮揮了,不然多數情況下醫生絕不會動你一分一毫的。

其實這並不是醫生「吝嗇」,我們想的是產後自己難以收場的體重,但醫生卻想的比我們更多。 盲目的切掉太多脂肪,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01

影響美觀

希望醫生切掉脂肪,無疑是出於對美的追求,希望產後能再多瘦一點。但現實確很殘酷,因為 僅靠手術時切除的那一點脂肪,並不會讓人看起來有多瘦多美,甚至會適得其反。

因為只在刀口位置切掉脂肪,會讓整個 腹部脂肪分布不均,切掉脂肪的位置會明顯地看到 凹陷皮膚也會顯得鬆弛。再加上一道長長的刀口,這樣看起來反而不美觀了。 而想讓脂肪重新恢復得均勻,遠比剖腹產刀口恢復得慢多了。

02

增加手術風險

吸脂類的手術屬於整形科,怎麼吸、吸哪裡、吸多少,都有科學的配比,原則上說產科醫生在這方面並不擅長。

而且,這種非醫學必要的額外要求,無疑會 增加手術的時長,這樣不僅達不到更好的吸脂效果,也會增加孕媽剖腹產手術時的風險。一旦因此在手術時胎兒或孕媽發生什麼意外,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03

延長恢復時間

我們都知道相對於順產,剖腹產手術的術後恢復時間更久,術後的痛苦也更加明顯、持久。如果在手術時切掉太多多餘的脂肪,基本就相當於同時做了吸脂和剖腹產兩台手術。

切掉脂肪後,皮下組織多多少少會形成一些創面,和做吸脂手術一樣需要時間恢復,如果再加上剖腹產的刀口,不僅 恢復的時間就會大大延長要承受的痛苦也是雙倍的。再加上產後還要照顧新生寶寶,新媽媽的身體也會受不了的。

同樣都是女人,懷胎十月看著自己的體重一點點飆升,自己喜歡的衣服從越來越緊到根本穿不進去,那種心裡的失落感別提有多難受。

但是欲速則不達,一口口吃出來的胖子,也要一點一點慢慢地減。剖腹產時真的沒必要要求醫生幫忙多「切點」脂肪下去,就算真的想要吸脂,也等到產後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之後也不遲!

畢竟醫護人員的職責是保證產婦和孩子的安全,母子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減脂這種事還是交給專業的整形科醫生更好~

雖然脂肪不能隨隨便便地切,但在剖腹產手術時,有些東西醫生還是可以「順便」幫忙切一切的。

1、囊腫和肌瘤

通常情況下,在取出胎兒後,如果醫生在清理卵巢時發現子宮內的囊腫和子宮肌瘤,通常都會順帶切除,並在此之後送去做病理檢查,看看有無病變,這在剖腹產手術當中也是很常見的。

對孕媽來說,這就相當於直接免去了二次開刀的煩惱,能少遭不少罪,這可比切點脂肪下去要划算多了。

2、輸卵管結紮

除此之外,產後無生育想法的夫妻,也可以在產前是可以跟主刀醫生溝通剖腹產手術後輸卵管結紮的想法。

畢竟都是要開刀,能一次性解決就沒必要再來一次。不過,因為輸卵管結紮屬於 不可逆的永久結紮,孕媽們還是要考慮清楚後再做決定~

總而言之,剖腹產手術時醫生都會從專業的角度,替孕媽們考慮周全。該動的刀絕不含糊,但意義不大的地方,也絕不會輕易下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RcoWXMBnkjnB-0z9i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