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美麗的女子是西施,百花中最美的是紅杜鵑,因此,紅杜鵑又叫花中西施。
紅杜鵑的花期很短,從綻放到結束不到半個月。今年春天,還沒好好欣賞她嬌艷的姿容,就見樹下已是落紅滿地了。這多麼像那些近了又遠了的愛,柔美溫馨中透出些許閃電式的讓人把握不住的瞬間。好在不久前陪幾個文友游蘇馬盪,又意外地「艷遇」了一簇簇盛開的紅杜鵑。
杜鵑何以在初冬開放,這與蘇馬盪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有關。蘇馬盪的氣候與別處不同,北有秦巴山逶迤而來,東南有高高的齊岳山聳立近旁。北方的寒流翻過秦巴山後,俯衝進長江峽谷,隨後抬起頭來到蘇馬盪時,又要翻越高出天湖三百多米的齊岳山,只好昂頭上升,在齊岳山頂與南方的熱氣流交戰,因此,蘇馬盪地區,便成了一個寒流影響不到、熱浪侵襲不了的地方,形成了獨特的氣候特徵。單說春天的腳步,就要比別的地方行得慢一些,低山的杜鵑已是子實綴枝頭了,蘇馬盪的空氣里才開始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杜鵑的清香,聞到這清香,人們才意識到一定是紅杜鵑開花了。
蘇馬盪是欣賞杜鵑的最佳之地,立於盪畔崖邊,可以從遠處領略杜鵑點綴整片山野,會發現蘇馬盪本來不討人喜歡的溝溝壑壑,因有了紅杜鵑的點綴,突然變得絢爛美麗。我所說的溝壑,就是蘇馬盪崖下的磁洞溝河谷,從山崖往山下走,行十幾分鐘後,氣候就不同了。當蘇馬盪還是仲春時,溝底已是深春了。這時就會見到一個奇特的景觀:溝谷杜鵑花已爭奇鬥豔,半山坡的杜鵑才紅跡點點,再回望身邊的杜鵑樹,它們的花還在蓓蕾中睡大覺呢。
近處觀賞杜鵑花,當谷底的杜鵑花紅色褪盡時,半山腰的杜鵑正嬌艷欲滴,那一片片、一簇簇火紅的杜鵑在嫩綠叢中,是何等傲嬌!使我這個粗鄙的農夫,也吟出古人「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的詩句來。
杜鵑花品種繁多,叫法五花八門,多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由於來源複雜,尚無統一的分類標準。按花色分,杜鵑可分為紅色系、紫色系、黃色系、白色系、複色系及其他系列。按花期分,杜鵑可分春鵑、春夏鵑、夏鵑和西鵑。春天開花的稱為春鵑,春鵑又分為大葉大花和小葉小花兩種;六月開花的稱為夏鵑;介於春鵑和夏鵑花期之間的稱為春夏鵑;而從西方傳入的單獨列為一類,稱為西洋鵑,簡稱西鵑。分類中沒有冬鵑之說,而我卻在初冬見到了盛開的紅杜鵑,這不是很吉祥麼?
西鵑是人工變異的品種,在人為調控的溫度下,才能四時開放。我在蘇馬盪欣賞杜鵑數十次,而在冬天見到嬌艷的紅杜鵑還是第一次。那一樹樹鮮紅的杜鵑,在微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曳,上下顫動,仿佛在歡快地跳舞,也仿佛在向我們致敬,歡迎我們的到來。杜鵑那一簇簇火紅是由一朵朵小花組成,花蕊是金黃色。原來,杜鵑不僅艷麗,還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後來人們說一個人善良,就用「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來形容。
我好奇地輕輕摘下一朵,淺嘗杜鵑花,味道酸甜、鮮美,但朋友說不能貪吃,吃多了會中毒。
在生活中,時常遠離塵世的人,會俯身自然,用心把草木收進眼裡、存於心上,杜鵑花就是我存在心上的草木之一。躲在杜鵑花叢中,沉浸在馨香四溢的香氣里,杜鵑花的美,猶如處子般清純;杜鵑花的香,就像我們認識的一個朋友,從不具有侵略性,更不會濃烈得讓人窒息。吸一口杜鵑花清幽的香氣,就會想起某人的好。
人如果有杜鵑花的品格,塵世間就不會有太多的愁緒。開在初冬的杜鵑花,雖沒有春天那麼張揚、旺盛,但它們敢於在一片枯黃蕭索中綻出花蕾,帶給我們一場別樣的重逢和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PbrmW4BMH2_cNUgiz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