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上映,為何能打動常州市委書記寫了近千字的觀後感?

2019-09-18     北青文娛

9月17日,主旋律電影《桂香街》首映,導演石磊攜主演代表句號、牟珈樂、楊琪芳到場,影片將於9月20日上映。

《桂香街》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立項主抓,常州廣播電視台、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影片根據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的同名原著小說改編,由呂麗萍、句號主演,兩次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導演石磊擔綱編劇和導演。影片講述了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基層幹部、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常州市鐘樓區原吊橋路社區原黨委書記許巧珍從一名普通紡織女工成長為全國最美基層幹部的成長經歷。

電影的主人公原型許巧珍在擔任社區書記21年里,她始終心繫群眾、為居民排憂解難、「無本書記」。因居民五次上書留任,許巧珍成為全國最年長的「小巷總理」。她先後榮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也是上世紀50年代全國勞模。2015年許巧珍因病去世,被中宣部追授為「最美基層幹部」。《桂香街》在常州率先上映,中共常州市委書記汪泉觀影后,深為許巧珍的先進事跡感動,親自撰寫觀後感,全市各級黨員幹部也紛紛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圍繞觀看《桂香街》開展豐富多彩的電影黨課活動,目前,常州觀影票房接近1000萬,江蘇全省計劃觀影票房突破1200萬。

北京青年報和北京頭條APP經授權,特刊登中共常州市委書記汪泉的觀後感

《桂香街》劇照

許巧珍,一個飄香的名字 ——影片《桂香街》觀感

《桂香街》上映了,我迫切地想看。我想看影片主人公許巧珍的感人事跡,想看影片是如何進行「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藝術表現。

我到常州工作後經常聽到許巧珍這個名字,聽人講到她的「七+」社區工作法,聽人講到現在常州很普及的「道德講堂」是她的「發明」,聽人講到她去世時許多社區居民自發地為她「送行」。作為一個最基層的社區書記、居委會主任,怎麼能在去世數年後還為人們念念不忘?我既好奇又感佩。

中共常州市委書記汪泉觀摩電影《桂香街》

於是,我專門去她生前所在的鐘樓區南大街吊橋路社區考察,參觀她的生平事跡。面對所見所聞,我深深地感動了。毛澤東同志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許巧珍不正是這樣的人嗎!她是在紡紗女工、「小巷總理」這樣極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極不平凡的成績。她創造了全國紡紗紀錄、被評為全國勞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接見;她從紡紗廠退休後為社區工作21年,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創立了「七+工作法」和「道德講堂」,深受社區居民依賴和愛戴。她用畢生的奉獻,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我當時想,要是能把許巧珍事跡搬上銀幕,那是多麼有意義啊!

許巧珍(左)擔任社區書記期間與社區居民在一起

當然,我知道,要把許巧珍事跡搬上銀幕並不容易,因為她的崗位太平凡了,她的事跡儘管不平凡但也不是轟轟烈烈,很難進行藝術表現。所以,《桂香街》上映,我迫切地想看。看著看著,我感動得流淚了,和身邊許多觀眾一樣流淚了。我感嘆,編劇和導演的創作水平如此高超,使平凡小事得以精彩藝術展現;女主角呂麗萍選得好,其內外氣質、公眾形象和對角色的把握,都與現實人物高度契合;男演員句號演得好,他風趣幽默的天賦使嚴肅主題增添了許多活潑的色彩;女演員牟珈樂是常州人,她主動要求參演,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和深厚的家鄉情懷,也成為影片的亮點之一。還有,影片鏡頭把江南文化韻味、水鄉特色、古運河風光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令人大飽眼福、不禁心馳神往。

《桂香街》啊《桂香街》,您的主人公就像您的名字一樣飄香。

文/中共常州市委書記 汪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MrIRW0BJleJMoPM-_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