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其實7月份就已經上映了,但是直到昨天才在視頻網站完整的看了整部電影。電影講述了工程師父親馬浩文為剛建成就坍塌的大橋背了鍋,鋃鐺入獄7年。當馬皓文出獄後,見到了自己"缺根筋"的學渣兒子馬飛。父子倆同時都處在各自的人生低谷,父親馬皓文憑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信念為兒子進行補習,最終馬飛逆襲成為一名太空人的故事。
看完以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教育,就是得"拼爹"。拼的是愛,是陪伴,是一路走來鼓勵孩子不放棄的決心。
好的父親懂得欣賞孩子
馬皓文出獄的時候,彼時自己的兒子馬飛正在"學渣"的路上越走越遠,並且已經到了要被開除的邊緣。可是馬皓文並沒有責罵兒子,反而是在所有人對馬飛嘲笑譏諷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和孩子直面一切。並且當著眾人告訴孩子"你是最好的"。而馬飛也不負眾望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太空人。
著名的羅森塔爾實驗中,幾個被權威專家打上"大有前途"標籤的孩子,在後來近一年的表現中,無論成績或者行為都有明顯的進步。而這幾個"大有前途"的孩子,不過是被隨機挑選出來的。實踐證明美好的期待和讚許會給孩子帶來神奇的能量。
好的父親尊重"知識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個情節,馬皓文用一根40米長的水管,用了兩分鐘的時間,精確的找到了水塔爆破點的位置,這兩分鐘的時間,讓父子倆收穫了當時他們急需的800塊錢。馬皓文在水塔邊上告訴馬飛:這是知識的力量。隨後又告訴了兒子簡單的連通器原理,開了物理課就能學到。不經意間,讓孩子見識到了父親運用知識解決難題,有趁熱打鐵告訴孩子簡單的物理知識。讓孩子對學習又重新充滿了興趣。
好的父親點亮孩子的夢想
影片中馬皓文問馬飛長到要做什麼,馬飛回到說要考清北。而馬皓文則告訴兒子:清北都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想射箭,夢想就是箭靶子,如果沒有箭靶子,天天拉弓也毫無意義。天底下好玩的工作多了去了,挑一個你最感興趣的,你就去想吧。
我看到這段的時候想起了我自己在學滑雪的時候,當時滑雪教練叫了我很多遍動作要領我都不會,突然我一抬頭,看見前面長長的雪道,周圍的人從我身邊一個個滑走。我好像一下子就開竅了,居然一下都沒摔就滑的溜溜的。後來和教練成了朋友聊天時告訴他如果你早告訴我"向前看"我可能早就會了…..所以之後他再教別人滑雪,一定會提醒人家"向前看"。盯著腳下,是沒有方向的,不知道如何用力怎麼配合。當抬頭看到前方時,人家怎麼做你就跟著做,然後保證自己不摔倒努力趕上就是了。
如果孩子有夢想,無論這個夢想是當個將軍還是做個農夫,只要他的夢想不被摧毀,是孩子完全發自內心的渴望,孩子一直為這個夢想堅持努力數十年,還會有什麼夢想不能實現?
可怕的是父母覺得孩子的夢想不夠好,非要給孩子一個"金光閃閃"的未來。那不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而是為了父母的期望而不得不堅持。
學習興趣大於學習成績
馬皓文從不要求馬飛要如何學習,甚至,在馬飛想要參加航展的時候,帶著兒子翹課去一個月去跋山涉水的去參加。他帶著馬飛躺在長滿青草的山坡上,讓孩子了解神什麼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用實際行動告訴馬飛"連通器原理"…
學習需要刻苦,但不能成為痛苦。
我很喜歡片頭的那幾個字"獻給父親,送給孩子"。父親和孩子之間都是需要去學習成長的,父親做好榜樣,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