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句話開始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個生活壓力很大的今天,很多的年輕媽媽,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偉大的母親,不惜一切代價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作為一個辣媽的形象,也出現在這檔節目裡。
看了這期節目的網友紛紛質疑,很多網友看到不會用筷子的嗯哼,紛紛開始評論:「嗯哼這麼大了,連筷子都不會用」、「哇!嗯哼還在用紙尿褲」。
自從當了媽媽,誰還沒有受過非議呢?就連明星也逃不過被眾網友質疑,認為這樣做不對,以過來人的身份指手畫腳。但是霍思燕覺得孩子是我的,我想怎麼帶,就怎麼帶。
其實在霍思燕有了嗯哼之後,雖然很少再出來拍戲,但是她並沒有像很多媽媽一樣,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
懷孕的霍思燕胖的簡直像換了個人,生完嗯哼霍思燕就開始為自己的體型努力,最後還是變成了之前的樣子。而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後就開始操勞孩子的事情,女人哪有不愛美的,可為了孩子自己放棄了美麗。
大家其實都知道嗯哼是一個小暖男,沒有嗯哼時霍思燕時杜江的小公主,有了嗯哼之後是嗯哼和杜江的小公主,丈夫和兒子都寵著自己,生活很是幸福,而更多的媽媽有了孩子就像是跳進了苦海。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話,或看到一些新聞。那個母親為了孩子怎麼怎麼付出那麼多,就是因為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這些。所以當我們媽媽本身就會覺得,如果我們沒有為孩子放棄自己喜歡的、珍貴的東西,那我們就不是一個偉大的媽媽。
很多媽媽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工作的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把精力全部都用在孩子身上。不僅讓自己活得很累,還讓孩子活得很累,一不小心還要受到詐屍式的丈夫出來指責。
你都當媽了,堅強一點
燒傷媽媽不打麻醉,生生將皮膚割下
近日備受關注的著火新聞,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
新聞中一個懷孕3個月的媽媽,因為煤氣泄漏爆炸嚴重燒傷。到了醫院醫生燒壞的皮膚需要植皮,為了皮膚沒有排斥最好用自己的皮膚。孕媽媽同意了。
為了不影響肚子裡的寶寶發育,孕媽媽堅持不打麻醉,而她家人的態度,竟然和孕媽媽的想法一樣,讓人難以想像的是,皮膚被生生地割下來,那該遭受多巨大的疼痛啊。
其實醫學發展還是挺快的,這種沒有必要承受的痛苦可以拒絕的,醫生說有的麻醉對胎兒基本不會產生什麼危害,可是孕媽媽還是選擇不打麻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母則剛」就是作為媽媽們是不是偉大的判斷標準,不能忍痛,不偉大,不犧牲自我就「不配當媽」。
難道作為媽媽,就要犧牲自己嗎?自從做了媽媽,才知道「為母則剛」真的很讓人崩潰,如果不堅強,真的要被這句話壓垮了。
「為母則剛」不是自我犧牲,女人別再喝這碗毒雞湯了
保持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艾特瑪托夫說:「正因為有了理想,生活才變得這樣甜蜜;正因為有了理想,生活才顯得如此寶貴。因為,並不是任何理想都能如願以償!我將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一直走下去,永遠走下去……」
作為母親,一個女人,更是一個普通人,我們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我們可以為孩子暫時放慢自己追求喜歡東西的步伐,但是並不代表有了孩子就要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我們永遠不能放棄理想,正因為理想我們才對生活感到希望和美好。
「男人本剛,為父則弱」喚醒自己的另一半
當我們提出男女平等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就離我們不遠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最近都在朋友圈裡關注一個大學同學的動態,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帶著二孩接送大孩上學,又帶著二孩到處租房子,看房子,買房子。從頭到尾像一個單親媽媽一樣無助。
很多女人成為媽媽後邊剛,要麼喪偶式育兒,要麼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爸爸從來都是對孩子的事情不管不問,媽媽一個人操勞;詐屍式育兒就是爸爸平時對孩子不管不問,一旦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就會及時的跳出來,指責媽媽做的不好。
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育兒方式比比皆是。
孩子是兩個人的結晶,等孩子生下來卻是媽媽一個人在養娃育娃。
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為什麼總是媽媽要更多的付出呢?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句話不僅適合工作,更適合家庭,爸爸體諒媽媽,幫媽媽做家務,帶孩子,那妻子不必「為母則剛」。就像霍思燕一樣被丈夫和兒子寵著。
作為媽媽,很多人都知道「為母則剛」都是丈夫的不管不問。
所以喚醒「沉睡」的丈夫很有必要,讓孩子爸來照顧孩子、陪伴孩子,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時間,別再讓「為母則剛」毀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是孩子的未來。
學會為自己花時間
女人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漂亮知識女性,花時間打扮自己、充實自己,才是女人最好的狀態。就算結婚有孩子,也應該堅持自己的習慣和愛好。
當我們很多寶媽看到網絡上的某某辣媽時,總是會投去羨慕的眼光,其實大家都一樣,只是辣媽堅持了自己的追求,保留了自己的愛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附屬品,而不是自己的主子。
我們作為家長為孩子付出雖然說是理所應當,但是並不是要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生活。
為自己花時間,沒有什麼不妥,我們都是平凡的人,自然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沒有什麼「完美媽媽」,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就可以
著名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的一個理論叫做:足夠好的媽媽。
他所強調的是:「世界上不存在100分的媽媽,一個60分的媽媽就夠了。」
做一個60分媽媽,是最好的狀態
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都是平凡的人,媽媽不是超人、也不是神,怎麼能夠做到「完美媽媽」呢?
著名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說過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完美媽媽」。
當我們看到瘦弱的母親一個手抱著熟睡的孩子,另一隻手掂著沉重的行李,我們甚至無法想像一個是瘦弱的女子是怎樣做到的;當我們看到媽媽背著孩子,孩子啊打工扛鋼筋的媽媽;我們的淚水早已成河,母愛是偉大的,這大概就是「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我們都知道她們也是迫不得已。但是很多媽媽都誤解了「為母則剛」的真正含義,認為自己一定要為孩子付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才配得上「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為母則剛」並不是要讓母親必須放棄自己的一生,成為一個孩子奴。應該在保證自己生活的情況下,再來教育孩子,做到60分負責就是一個好的媽媽,就像霍思燕一樣哪怕自己有了孩子,自己也要像小公主一樣生活。
為孩子樹立榜樣,但是不放棄自己
「直升機式」父母,就是這樣,為了孩子寧願放棄自己的一切,可是天天圍著孩子轉,真的能夠教育好孩子嗎?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朋友圈,經常出去轉轉,不僅給孩子空間,也讓自己休息休息。
在接兒子的路上碰到兩個小孩子說話:
「我想成為我媽媽那樣的人,我媽媽每天開車上班下班很威風」
另一個小孩兒說:「我一點也不想回家,因為我媽媽天天看著我,天天呆在家裡,沒有朋友也不出去逛街,在家呆煩了就朝我發火」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孩子的媽媽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理想、興趣愛好,那孩子也會想成為這樣的人,孩子也會為成為這樣的人而主動成長和學習。
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認識世界
孩子剛出生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帶孩子認識周圍的世界,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們就要學會放手。
適當的放手,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治能力。
當孩子有能力做一些事和一些決定時,媽媽們做好的選擇就是放手,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還可以讓自己有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
「為母則剛」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人們的道德綁架、錯的是人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我犧牲、大包大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