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中國女拳手楊柳,決賽迎戰46秒打哭義大利選手的「變性人」

2024-08-09     佳琪侃娛樂

46秒內,義大利拳擊手安吉拉·卡里尼遭受了來自對手的兩次重擊。

不堪疼痛的她憤怒扔下頭盔,大喊「這不公平」。

「不公平」的起因,則是她的對手是來自阿爾及利亞的拳擊手伊曼·哈利夫。

這位選手在2023年舉辦世界錦標賽中未通過性別鑑定測試。

此後,這位「跨性別運動員」一路打進決賽。

進入決賽後她將要面臨的,則是中國拳擊運動員,楊柳。

01:摔下頭盔,憤然離席

卡里尼扔下頭盔放棄後,裁判舉起哈利夫的手,宣布這場比賽的勝利者。

面對這一結果,卡里尼十分不滿。

她立即甩開裁判的手,帶著一身的怒氣離席。

出賽場後,卡里尼跪倒在地,泣不成聲。

「在拳擊比賽中,痛苦對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但在眾多比賽當中我從未遭受過如此重擊,根本無法堅持下去。」

卡里尼在採訪中痛哭流涕,全然放下了作為女拳擊手的驕傲。

同時卡里尼還表示,自己並非因對手的性別問題而選擇退賽,只是自己在這麼多年的拳擊經驗中,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重擊。

原本上場是為了戰鬥的自己,因為鼻子的劇痛而選擇離開。

隨後,她被送去進行醫療評估,檢查面部受傷程度。

此事一出,瞬間在網上產生了軒然大波。

作為眾多被質疑性別身份的運動員之一,哈利夫被國際奧委會(IOC)允許參加本次夏季奧運會。

此前在2023年女子拳擊世界錦標賽中,她和另一位運動員林郁婷因為性別問題被淘汰。

也正是此前的性別問題爭議,讓哈利夫再一次被捲入了輿論漩渦。

02:曾因性別問題退賽

哈利夫來自伊斯蘭國家阿爾及利亞,今年25歲。

身高178厘米的她從2018年便開始參加拳擊比賽,以9勝5負的戰績進入了巴黎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的時候,她在1/4決賽中輸給了來自愛爾蘭的選手哈靈頓,止步八強。

此時的她,還沒有面臨性別上的質疑。

去年新德里的賽場上,哈利夫一路過關斬將,擊敗多位享有盛譽的女拳擊手,進入世錦賽決賽。

就在決賽開始的前一天,哈利夫突然被主辦方取消了參賽資格。

阿爾及利亞作為伊斯蘭國家,是絕對不允許公民進行變性手術的。

因此性別爭議並不是大家固有印象中的「變性人」,而是激素測試。

在拳擊世錦賽的性別測試當中,結果顯示哈利夫擁有「XY」染色體。

該判決在當時便引起了國際熱議。

國際拳協表示,他們進行了「單獨且公認」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判定。

但到底是哪種測試,國際拳協到現在也沒有說明。

一般來說性別測試是通過睪固酮激素水平檢測完成的。

睪固酮是男女都有的性激素,男性睪固酮激素水平大約是成年女性的10-20倍。

但國際拳協並沒有讓她接受睪固酮激素檢測,因此判定結果一直沒能得到公認。

同樣的原因,來自中國台北的林郁婷也被世錦賽所淘汰。

根據台媒的報道,林郁婷出生於1995年,小時候在觀看日本動漫《第一神拳》時深受觸動。

動漫的主角本來是一名受到霸凌的高中生,因為訓練拳擊而學會保護自己。

林郁婷在觀看動漫時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因此從田徑項目轉到拳擊。

雖然台媒如此報道,但林郁婷的教練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教練曾自強曾經透露,林郁婷之所以學習拳擊,其實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中,母親深受家庭暴力的困擾。

為了保護母親免受父親的拳打腳踢,林郁婷走上了拳擊這條道路。

「他們也沒有公布檢測過程,直接給出一張紙就說結果不符合,這就是違反流程的事。」

世錦賽本來已經收穫銅牌的林郁婷在賽後被收回獎牌。

面對這樣的結果,她堅信自己被冠上了完全莫須有的罪名。

03:國際奧委會接手性別判定

去年6月,國際拳協因管理不當、貪污等多項罪名被告上法庭。

因此,國際奧委會取消了國際拳協之前的「世界認可」地位,奧運會上的拳擊賽事也改為國際奧委會自行主持。

國際奧委會對性別判定較為簡單,只是通過護照上的性別認定。

兩位運動員在護照上的性別都認定為「女」,因此國際奧委會並未提出異議。

雖然如此,國際奧委會官方網站上卻一直掛著對林郁婷性別質疑的新聞,直到上周才刪除。

新聞中表示,林郁婷是自國際拳協開始使用新的測試方法以來,首位被要求進行性別測試的中國台北運動員。

就在幾天後,國際奧委會刪除了類似信息,並且發布全新聲明。

聲明中表示,哈利夫和林郁婷都是「國際拳協突如其來的武斷決定的受害者」。

同時,奧委會披露了一些國際拳協的「罪行」。

奧委會聲稱,對於二者的性別爭議問題是國際拳協秘書長和行政總裁兩人單獨做作出。

董事會在事後才批准了兩人的決定,同時要求未來如果有類似情況,需要根據國際拳協中的規章程序來進行。

也就是說,對於林郁婷二人的性別問題做出的決定,其實並不符合規章制度。

04:曾有變性人參加奧運會

實際上,其實國際奧委會已經公開允許變性人、跨性別者參加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上,就有一位運動員在進行變性手術後參加了女子舉重比賽。

這位選手,便是來自紐西蘭的哈伯德。

東京奧運會那年,哈伯德43歲,順利參加女子舉重87公斤級比賽,成為了全球首位參加奧運會的變性人。

出生性別是男性,也一直在訓練男子舉重的哈伯德,曾經創下過105以上公斤級全國紀錄。

雖然是全國紀錄,但在世界範圍內其實並無競爭力。

2013年,哈伯德選擇變性。

作出這個決定之後,哈伯德成為了一名女子舉重運動員。

這樣的改變讓她瞬間在各項國際大賽上嶄露鋒芒,從2017年之後到奧運會之前,哈伯德在各種賽事中拿下了六金一銀的成績。

面對奧委會的決定,許多人都並不贊同。

生理男性就算做了手術變成女性,怎麼能和生理女性一起參加舉重比賽呢?

但根據國際奧委會制定的規則,「女跨男」參賽無任何限制,「男跨女」想要參賽,只需滿足兩個條件。

首先,跨性別女運動員性別認同必須為女性,並且至少在最近4年的時間內,不以運動為目的改變性別。

其次,在運動員參賽前12個月內,睪固酮激素必須維持在每升10納摩爾以下。

即使制定了相關規則,多數圈內人士還是表示不認可。

根據BMJ的一項研究表示,激素治療產生的效果十分有限,跨性別優勢始終存在。

其中,生理男性的體型優勢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根據《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2019年的實驗證明,即使經過一年的激素抑制,跨性別女性的大腿肌肉力量也只出現了略微下降,肌肉質量只減少了5%。

05:世俗認可度並不統一

回到本屆奧運會,奧委會作出的這一決定,社會各界人士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多數都選擇站在「不認同」的一方。

英國首相表示,這場瘋狂的行動早就應該停止,男人並不能變成女人,同時對英國政府的無作為表示十分不滿。

作家JK·羅琳也表示十分不滿,她說:

「要等到一名女拳擊手受重傷,甚至死亡後才會停止這種瘋狂嗎?」

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活動中同樣表示,如果自己成為了總統,將會禁止男性運動員參加女子體育比賽。

義大利總理在本國的卡里尼輸掉比賽後同樣表示:

擁有男性遺傳特徵的運動員不應該被允許參加女子比賽,這是為了保證女運動員的權利。

賽後,卡里尼在《米蘭體育報》的採訪中對哈利夫表示抱歉。

她說,如果國際奧委會認為哈利夫可以參加這場比賽,她選擇尊重奧委會的決定。

在阿爾及利亞的哈利夫家中,她的父親對比賽結果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給記者展示了哈利夫的出生證明,表示後者生下來就是女性。

「義大利選手無法擊敗我的女兒,因為我的女兒更強壯,而她更軟弱」

面對採訪,哈利夫的父親為自己女兒的表現感到十分驕傲。

結語

對於性別測試結果,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定論。

畢竟之前國際拳協給出的證明實在不具有信服力,奧委會也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測試。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期待決賽中中國選手楊柳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9f8de7d2295602a1249e005ca1e50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