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寧夏公務員別考資料——申論備考:問題解讀之綜合分析評價類題目

2022-06-21     寧夏華圖

原標題:2022寧夏公務員別考資料——申論備考:問題解讀之綜合分析評價類題目

申論考試大綱中,對「綜合分析能力」的闡釋為: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申論許多題型都會涉及此種能力的考察,但有一種題型尤為突出,就是綜合分析類題目中評價類題目。近年來,出題人會隨著考試的發展而不斷在題干中為考生設置「關卡」以增加考試難度,接下來就為大家梳理一下這類題目在審題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問什麼,答什麼

很多同學看到這句話都會冷笑一下,然後反問,這豈不是句廢話?誠然,單純看字面意思的確「侮辱性極強」,但我們不妨來道例題體會其深意:

【2017年311江蘇A】「給定材料4」中的「網紅」現象引起社會熱議,請針對文中的不同觀點,談談你的見解。(15分)要求:分析透徹,觀點正確。篇幅250字左右。

這道題目不難理解,實質上是要評價「網紅」這個現象,所以當時很多考生在表態時直接寫明「針對『網紅』這個現象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看待」,然後就進行論證,最後總結。但是仔細閱讀題干,其問題是「對文中不同觀點談見解」,即需要我們針對觀點談看法,而不是直截了當說現象,故表態時語言表達應為:「一種認為不值得鼓勵;一種認為不必緊張,聽之任之即可。二者都有合理之處,但都不全面。」如此一來,最全面地表達了觀點,也與題干設問嚴絲合縫,這就是需要大家注意「問什麼答什麼」。

二、注意程度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多一個詞少一個詞就會使語言表達的意思全然不同。而評價類題目有時需要判斷正誤,這就要求大家注意觀點中的程度詞。如:

【2018年414廣西A】「給定資料3」中,鄭女士認為:「京劇這個行當真的不能過分商業化,直播中多數人只看到京劇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劇藝術本身。」請就她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15分)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350字。

這道題目本質是評價以京劇為代表的傳統藝術商業化這一現象,當時給定資料中闡述了京劇商業化的利與弊,很多考生讀完材料不假思索地表達觀點為:「鄭女士的觀點是錯誤的,京劇商業化有利有弊。」但我們仔細分析這句話,鄭女士沒有說「京劇這個行當真的不能商業化」,而說的是「不能過分商業化」,這即說明京劇可以商業化,但是要堅持適度原則,如此看來,加上「過分」這一程度詞,意思就會大不一樣,需要考生謹慎對待。

三、遇到「評析」須謹慎

評價類題目設問常用詞多為:談見解、談看法、你怎麼看、評價、評述、評析等。其中,遇到「評析」需更加謹慎,因為單純分析這個詞有「評價並分析」的含義。若針對某些現象或觀點進行評價,我們可能重點從材料中尋找其優缺點或者相關影響;但若加上分析,可能看問題需要更深入,更透徹,更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如:

【2019年420吉林乙】給定資料5提到「報復性熬夜」這一現象,請你根據給定材料4、5,對這一現象進行評析。(15分)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這道題目需要我們評價並分析「報復性熬夜」這一現象,閱讀完給定資料之後不難發現,材料中較少涉及該現象的危害,而大部分篇幅在談論該現象產生的原因,那麼針對這樣題目,我們本著公務員以問題為導向的工作原則,就把思路確定為:表達觀點+論證理由+分析深層次折射出來的問題+總結觀點。如此一來既展現了考生綜合分析能力,又突出考生考慮問題周密,一舉多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9f31e20817907881ff1c9825161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