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十周年,也是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一周年。近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推動新時代南京文藝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召開。
十年來,南京文藝工作者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勠力同心、勇立潮頭,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累累碩果,30部作品獲全國文藝最高獎,百餘件作品在國內外重要展賽中取得佳績,開展800餘項展示展演品牌活動,累計服務基層群眾超過150萬人次,南京市文聯向著「全國一流城市文聯」穩步邁進。座談會上,專家、文藝家代表齊聚一堂,回顧總結新時代南京文藝繁榮發展的歷程,進一步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探討新時代南京文藝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堅定文化自信,
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德祥表示,「從堅定文化自信,到鞏固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再到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文藝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張德祥認為,文藝應當引領新時代的新風氣,要創作優秀作品,彰顯中國文藝的風範、作風、氣派。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生活是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表示,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反映人民的歷史意願,表現人民推動文明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偉大力量和他們的生動實踐,塑造他們的英雄形象。同時,文藝工作者要精準地了解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從而為他們提供精準的文化服務。他提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與此同時,要讓人民群眾走進藝術,體驗藝術,參與藝術創造。
基層文聯如何尊重和遵循文藝創作規律,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棲霞區文聯常務副主席杜巍介紹,棲霞區文聯堅持把持續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著力打造全鏈條創作機制,有效激發創作活力,全國首部家校共育題材話劇《高二,不慌!》等多部作品廣受好評。
打造精品力作,
培育文藝人才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在世界文學之都南京,作家們用旺盛的文學熱情,以多元廣泛的題材、深刻內蘊的主題和豐富多彩的形式,奏響時代強音。前不久,青年作家向迅的作品《與父親書》榮獲了第十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南京是滋養文學的沃土,能夠在這座文脈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文學氛圍濃郁的城市寫作是特別幸福的事情。」向迅表示,作為一個來江蘇生活十年,來南京生活八年的文藝工作者,自己取得的成績得益於南京市文聯和市作協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這些舉措培育了一批南京文藝生力軍,孵化了一批文藝創作成果。」
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近年來,南京各藝術領域都在努力造就有影響的領軍人物,文藝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南京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謝少承介紹,市書協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藝「寧軍」。近年來,全市有200餘人次在全國和省級重要書法獎項、展覽中獲獎、入展,優秀書法作品和理論專著的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市書協團結帶領廣大書法工作者將時代精神、文化內涵等融入書法創作中,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
綿延曆史文脈,
賦能城市更新
南京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古今文明融貫一城,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承載地之一。近年來,南京市越劇團注重挖掘深厚的地域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心打造詩韻越劇「金陵三部曲」《烏衣巷》《鳳凰台》《織造府》,為推動金陵文脈綿延發展做出貢獻。「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李曉旭表示,六朝古都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戲劇創作提供了不竭源泉。「金陵三部曲」的共性便是以年輕人的視角和當代價值觀,對南京歷史文化題材加以解讀,依託傳統美學,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許多戲迷朋友除了用購票觀看的方式支持我們的作品,還會把我們的劇作中涉及的典故一一搜集,自發來到南京尋找這些故事的蛛絲馬跡,更進一步了解南京、愛上南京。用越劇藝術為他們打開認識南京的另一扇窗,我無比自豪。」李曉旭說。
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必經階段。在南京,文藝為城市更新與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南京市新文藝群體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陳衛新結合自身工作,講述如何「推動文藝創新,以文藝賦能城市發展」。
以鄉村振興為主旨的「響堂計劃」,從多維度展現了藝術重構鄉村的魅力,滿足人們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城南大板巷項目通過全方位挖掘歷史文化核心價值內涵,探索了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更新路徑,實現了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科巷菜場項目則通過不同的策展,使菜場成為人們生活休閒消費中的文藝策源地。南京是歷史悠久的古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城市文脈,串聯城市文脈的「見微知著」南京24+城市微展等活動獲得廣泛好評。他表示,要推動設計創新,形成人文經濟發展的合力;梳理城市文脈,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的品牌;引導創意寫作,賦能城市更新改造的升級。
座談會由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政主持,南京市文聯班子成員,以及市委宣傳部有關處室和市文聯各部門、市各文藝家協會負責同志參加。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