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74例陽性!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2023-05-05   武漢本地搜

原標題:新增74例陽性!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緊急提醒

武漢 市民注意!

XBB.1.16

新型變種病毒

已在我國 首次 發現!

專家表示

有二次感染的風險

約60歲及以上和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風險較高

建議出行戴口罩

4月29日深夜

中國疾控中心公布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 情最新情況

對比4月22日中疾控公布數據

4月21日至4月27日

XBB.1.16被檢測到新增74例陽性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7日,全國共報送35089例本土病例新 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涵蓋134個進化分支。

共監測到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527例,對比4月22日中疾控公布數據,4月21日至4月27日,被稱為「大角星」的 XBB.1.16被檢測到新增74例XBB.1.22.1被檢測到新增81例,XBB.1.5被檢測到新增139例,XBB.1.9.1被檢測到新增377例。

4月21日北京疾控:

科普 XBB.1.16變異株

XBB.1.16變異株

生長優勢明顯、易傳播

XBB.1.16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重組毒株的一種,屬於XBB家族,民間取名「大角星(Arcturus)」。它是目前全球正在流行的600多種變異株之一,也是137種XBB亞分支之一。XBB.1.16於2023年1月首次被發現,隨後在印度、美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流行,2023年3月5日被正式命名。 XBB.1.16的S蛋白上的新增突變位點,使其比父代XBB.1更容易傳播,且免疫逃逸能力與XBB.1.5相當鑒於XBB.1.16相對於其他變異株的增長優勢,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22日指定其為監測變異株。

眼睛發癢、發紅、「粘眼」

等臨床表現,立刻就醫

印度和部分國際媒體報道,XBB.1.16可引起 兒童眼睛發癢、發紅(結膜炎),出現「粘眼」,非膿液。類似眼部症狀在此前流行的新冠毒株感染病例中也有過報道。 如果近期出現此類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兒童、老人等有較重臨床表現的風險

國外研究顯示,XBB.1.16的傳播效率略高於此前流行的XBB.1和XBB.1.5變異株,XBB.1.16的免疫逃逸能力與XBB.1.5相當。目前,暫無感染XBB.1.16而導致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報道,也未見與其他奧密克戎亞分支相比疾病嚴重程度更高的報告,但在 兒童、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等脆弱人群中,不排除因個體差異引起較重的臨床表現。

目前仍處於低水平

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個國家或地區報告了XBB.1.16變異株3647條(例),主要來自印度(63.4%)、美國(10.9%)和新加坡(6.9%)。3月以來印度報告的序列中XBB.1.16占比增長迅速,目前已成為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國目前流行的變異株中仍以XBB.1.5為主,但XBB.1.16和XBB.1.9.1近期占比均上升。由於亞洲部分國家流行XBB.1.16,我國近期輸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 我國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維持極低水平,未形成傳播優勢

張文宏表示

有二次感染風險,需關注脆弱人群

4月20日下午,在「感染免疫高峰論壇(2023年度)」上,張文宏介紹,如果新冠病毒發生變異,6個月後會慢慢出現二次感染,一般規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變異有效突破了人體為對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會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應對新冠二次感染,需關注脆弱人群,不斷地監測、預警,做好藥物儲備,對任何變異株的到來做出快速反應。

張文宏提醒,國際和國內的數據均顯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來臨時感染的風險較高。而對於二次感染, 大約60歲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風險較高。

疾控建議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按照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發《關於印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合理佩戴口罩。同時,繼續保持勤洗手、常通風,咳嗽或打噴嚏遮掩口鼻這些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飲食,戒煙限酒,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根據自身狀況適度運動,將有助於維持良好的機體免疫力。

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關注自身健康,尤其要關注家中老人、孩子的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不適症狀,可先行抗原檢測,並居家隔離休息。必要,時及時就醫。

儘早接種新冠疫苗

根據《應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的要求,妮妮建議相關目標人群,儘早完成疫苗接種,全面築牢免疫屏障。

轉發

讓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