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這麼多錢,跑那麼遠潛水,卻啥都不能碰?

2023-02-23   窮游網

原標題:我花這麼多錢,跑那麼遠潛水,卻啥都不能碰?

我們先來看一組圖

圖片來自網絡

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覺得,我「嗶——(消音)」太殘暴了簡直令人髮指!那麼很好,我們給你發一朵小紅花。

如果你覺得,哎喲好可愛好神奇吖我也想去玩玩看(≧≦)/……的話,那麼我強烈希望你能看完這篇文章。

不要觸摸海洋生物!

不要觸摸海洋生物!

不要觸摸海洋生物!

要的事情先說三遍,哪怕你懶得聽我嘮叨原因,也請一定要記住這個原則。

這真的不是動物保護主義者玻璃心,而是人類隨隨便便的一個動作就真的 能給海洋生物帶來滅頂之災

以珊瑚為例,科學研究表明, 珊瑚礁每年只能生長1-2厘米左右,這還是在海水環境理想的情況下。 一片珊瑚礁的長成需要上千年,而當遭遇惡劣的環境或是人類的破壞,珊瑚就會大量死亡。

正常的珊瑚礁; 被破壞而死亡的珊瑚 圖/@Shutterstock

如今全球60%的珊瑚都因為人類活動而掙扎在死亡邊緣,這個數字在潛水勝地東南亞達到80%。由於人類的破壞,電影《夏日麼麼茶》拍攝地馬來西亞熱浪島上已有80%珊瑚死亡。

也許若干年後,你潛水時就只能看見一片慘白的珊瑚屍體,而不是鮮艷瑰麗的水中花叢。

我出海潛水,花這麼多錢,

跑那麼遠,為什麼碰都不能碰?

首先, 要為你自己的安全著想

野生動物都有自己的安全保護機制,當捕食或者有外部威脅靠近時,動物們都會啟用自己的武器。 明刺易躲,暗毒難防。許多海洋生物都是毒門高手,如石頭魚、箱水母等等,無論你是否故意,只要你碰到了它們,它們會毫不猶豫地用毒刺反擊,劇毒的毒液可能輕輕鬆鬆就讓你喪命。

獅子魚很美也很毒,它背鰭上刺的毒性僅次於刺鰩,幾乎沒天敵 圖/@Shutterstock

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地問,告訴我哪種有毒哪種沒毒,我不摸有毒的不就好了嗎?海洋是一個巨大的未知世界,絕大多數品種的生物是人類所不了解的。

圖/@Shutterstock

你若是膽敢站在珊瑚礁上,誰知道你正好擋住了哪只水母的去路,或是驚擾了哪只正在裡面休息的劇毒海星?人類在水下並不能像在岸上一樣活動自如,因此最好的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不要觸碰任何水下生物。你不是神農,無法嘗百草而不死,繩命如此美好,別鬧。

你發現「隱身」在岩石上的普氏鮋(Scorpaena plumieri)了嗎?圖/@Shutterstock

尊重生命,

是負責任的旅行者的基本素質

許多人會唾棄虐待貓貓狗狗等小動物的行徑,因為他們能理解那種痛苦。想像一下,若有一個人,把喵星人和汪星人按到水裡,在水下把玩,你會不會覺得這種行為毫無人性?

回到最上面那組圖,若你覺得這對海洋生物來說不算什麼,或許是因為你一直生活在岸上,並不覺得離開海洋的環境有任何不妥之處。但換位思考一下,你會發現, 將海洋生物帶離他們原本生活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極端殘忍的行為

正如喵星人和汪星人在海里無法生存一樣,海星、珊瑚等海洋生物離開了海洋也很快會一命嗚呼。

圖/@Shutterstock

對你來說,那可能是 被你玩膩了就棄之一隅的珊瑚,而對於珊瑚來說,那可是成百上千年的生命,和無數海洋生物的棲身之所

或許有人覺得,只是撈上來玩一會兒,馬上放回海里,不會怎麼樣。 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那麼可憐的海洋動物可能要面臨無數次撈上來、扔下去、再撈上來、又扔下去的命運,這將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息。

海龜每隔一段時間需上岸呼吸空氣,而若你此時硬拽著它在水中擺拍,它可能會在水中溺死。 換做是你,能經得起這種折騰麼?

圖/@Shutterstock

海洋生命都很脆弱。當你觸摸海洋生物時,你身上的細菌很有可能會破壞海洋生物上的保護膜,使他們生病、互相傳染並最終死亡。 而即使你戴手套、穿蛙鞋,也會容易誤傷海洋生物。在熱浪島,為了防止人們浮潛時用蛙鞋誤傷珊瑚, 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命令禁止使用蛙鞋

事實上,許多國家針對海洋動物都制定了各種保護的法令,玩弄、傷害海洋動物的行為極有可能違反當地法律。

還有一個小細節, 也讓海洋生命遭受著危害

比如,對於大多數旅行者來說,防曬是前往海邊旅行時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但你可能不知道,防曬霜對你來說是保護,對珊瑚礁卻是毒藥!

因為防曬霜中的化學物質不僅會殺死生長中的珊瑚,加劇珊瑚的白化現象,也會導致很多魚類、海洋生物的疾病發病率增加,比如成年雄性魚類的雌性化等。

為了保護海洋生態系統,自2020年1月起, 泰國(全國境內所有海洋自然公園)、美國夏威夷州、美國佛羅里達州基維斯特市、荷蘭博內爾島等一些地區和國家相繼開始禁止使用和銷售含有Oxybenzone(氧苯酮)等常規成分的防曬霜。

圖/@新華網

夏威夷將禁止部分防曬產品 圖/@華盛頓郵報》官網

眾所周知, 木村拓哉和他的妻子工藤靜香都是衝浪愛好者,二人結緣也是因為衝浪。直到現在幾乎每年夏天都會被八卦雜誌拍到和家人在海邊衝浪度假,他們卻從來不在衝浪時使用防曬霜

圖/@Shutterstock

因為在木村拓哉看來,塗抹防曬霜會對海洋產生不必要的污染,他願意和太太工藤靜香從自身開始做起,為保護海洋環境盡一份綿薄之力!在木村拓哉眼中, 和保護海洋環境比起來,海上風吹日曬帶來的皮膚老化+顏值下降又算得了什麼呢?

喜歡海上運動的旅行者, 可以採用物理防曬方式,比如選擇 穿戴具有防曬功能的面鏡、水母服等裝備來防曬。 在浮潛時,也不要用力蹬踹揚起大量沙子,這些沙子可能會導致珊瑚蟲窒息,對於淺水區域的生態也同樣會造成威脅。

圖/@Shutterstock

做一個安靜的看客,

不去打擾水中生靈

我們都知道蝴蝶效應, 生態系統里的每一環都會對其他環節產生難以估摸的影響,因此人類的一點點破壞行為,都在影響著海洋生態的平衡。這責任聽起來沉重,到了每個人身上, 其實只需要你做一個安靜的看客,不去打擾那些水中生靈而已。

「Take only pictures, leave only bubbles」——拍照以外無他圖,獨留漣漪盪海洋,這就是潛水界的守則。

圖/@Shutterstock

下次到海島旅行潛水,一定要記得「只看不動」的原則,若遇到不負責任的導遊或潛水工作人員為了討好顧客,抓捕海洋動物供人擺拍,也請制止並向潛店甚至潛水認證機構投訴

很多時候,旅行者並不是故意做出不當行為,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行為會帶來的嚴重後果,甚至會興高采烈地在社交網絡宣傳自己「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因此請大家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這種「親密接觸」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樣才能避免那些無意識的傷害,讓更多旅行者看到海底的瑰麗世界。

圖/@Shutterstock

一起做負責任的旅行者

( • ̀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