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南省最美退役軍人丨李浪:越戰越勇的「新農人」

2023-11-24   紅網

原標題:2023湖南省最美退役軍人丨李浪:越戰越勇的「新農人」

編者按:近日,湖南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聯合發布2023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充分展示了20名「最美退役軍人」的奮鬥之美、擔當之美與時代之美。即日起,紅網時刻新聞推出《2023年湖南省最美退役軍人》專題報道,深刻詮釋「退役不褪色 退伍不退志」的新時代退役軍人風采。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楊 通訊員 曾金春 周子珂 岳陽報道

「葡萄樹分枝之間的距離是有研究的,間距遠了果子少不划算,間距近了果子結得小也不行,距離合適才能多出好果。」葡萄園裡,湖南果天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法人李浪觀察著長勢。

工作中的李浪。

2013年,李浪懷揣對家鄉岳陽市湘陰縣的感情,轉業後毅然返鄉,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農人」。「以前在寧夏當兵,那裡盛產葡萄,甜得讓人忘不了,我想讓妻子和父老鄉親也能吃到這樣新鮮美味的水果。」

奔赴鄉村振興一線

一開始,李浪的父母並不支持他自主創業。「在父母看來,接受轉業安置是最穩妥的路。但我看著祖祖輩輩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並不高,就想用農業項目創業,帶領鄉親們致富,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經過反覆溝通,父母終於同意了李浪的想法。

2014年,李浪遠赴浙江拜師求藝。一年後,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20餘畝土地開始種植草莓。當時,這在湘陰還是頭一家。

很快,李浪嘗到了創業的甜頭,果園迎來了產銷兩旺開門紅,來大棚採摘草莓的客人絡繹不絕。

但好景不長,正當李浪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想套種葡萄時,一場洪災襲卷了他的果園,幾十萬元的投入化為烏有。接下來的幾年中,洪水和風雪接續侵襲,讓本想重振旗鼓的李浪灰心喪氣,心如刀絞。

工作中的李浪。

「之前因為經驗不足,大棚的立柱間距4米承受不住大雪。後來,我就一邊總結經驗教訓,一邊鑽研技術。」2019年,越挫越勇的李浪重新搭建起大棚,把立柱間距縮短至3米。年底,湘陰又下起大雪,這一次,他的大棚安然無恙。

很多人說李浪傻,不當幹部當農民,李浪卻表示,新時代農民很光榮,農村的廣闊天地依然大有可為。

「我是農民的兒子,祖祖輩輩面朝黃土,種植著傳統作物,獲取著微薄的收穫,從決定創業第一天起,我的想法就是要帶領鄉親致富,始終初心不改。」李浪語氣堅定地說。

9年多時間,曾經的小果園已經蛻變成200多畝的現代化果園,帶動當地50多名農民就業,增收最高的一年有1萬多元,人均年增收超過了5000元。

乘著農旅融合發展的東風,李浪的果園大受遊客喜愛。每年出售草莓、火龍果、藍莓、葡萄等水果40餘萬斤,帶動當地旅遊30萬人次,成為了網紅打卡點。李浪也獲得了一串沉甸甸、金燦燦的榮譽和頭銜:全國「雙帶」致富青年先進個人、省勞動模範、縣科普帶頭人……

走在公益事業前線

讓李浪時時放心不下的除了果園,還有他公益幫扶的對象。早在部隊時,李浪就曾資助了寧夏西海固的兩名小朋友讀書。

熱心公益的李浪。

「從軍12年,部隊培養了我的責任和擔當,我始終認為,創辦企業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履行社會責任。」李浪說。

2014年正月,退伍回鄉的李浪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到一條「給困難老人春節送慰問」的消息,第二天,他便與妻子買了幾百元物資上門給困難老人送溫暖。從此,他一腳踏進了湘陰的公益圈,心系公益事業。

2015年,李浪發起成立了「湘陰縣青年眾愛公益協會」,積極開展關愛抗戰老兵、捐資助學、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社區服務等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湘陰縣青年眾愛公益協會開展活動500多次,幫扶貧困對象和困難退役軍人1300多人次,資助困難學子300多人次。

此外,李浪還成立金湖社區、袁家鋪社區兒童服務站,服務困難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他通過策劃執行公益計劃,為全縣1至6年級貧困留守兒童給予每月的生活補助,開展親情熱線、課外輔導、心理干預等服務。通過引進公益項目,為湘陰縣農村學校建設了8個遊樂場設施。

當孩子們放學後走進留守兒童服務站,會有志願者老師輔導孩子們作業,還可以免費培訓音樂、美術等特長。

2020年,李浪引進「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為全縣11萬多名0歲至14歲的兒童進行免費篩查,並成功救治5人。

疫情期間,李浪的公益團隊多次為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送去慰問水果。如今,只要一提起李浪和他的公益團隊,鄉親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從綠色軍營歸來,再從綠色農業出發,李浪身上的軍人本色始終不變。

「退役不褪色,我將繼續保持優良作風,以新型職業農民的嶄新姿態,融入到社會和經濟建設的大潮中,為家鄉的美麗、為人民的幸福繼續奮鬥。」李浪說道。

來源:紅網

作者:王楊 曾金春 周子珂

編輯: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