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孫紅雷在參加綜藝節目《萌探》的時候,遇到了一個14歲的小群演。對於這樣的童星,孫紅雷給予了較大的關注。如今成為童星已經不是多稀罕的事情了,畢竟網絡世界如此開闊,機會已經變得越來越多了。
《萌探》這個很受關注的綜藝節目中,這個14歲的群演為了拍戲而選擇了退學。這個事情被孫紅雷知道後,他表示很可悲。在成長的過程中,小演員還沒有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或許更多的是聽從了家人的安排,過於短視眼前的利益了。為了如今能夠當一個群演就可以放棄學業,以後是否還要放棄更多呢?
童星因為過早地進入職場,開始演戲而嘗到了人間的冷暖。很多人都會被金錢沖昏頭腦,覺得賺錢非常容易,而忽略了真正的危機。放眼娛樂圈,優秀的演員太多了,娛樂圈從來不缺少好看還優秀的演員。那什麼樣的演員能夠長期地有戲拍呢?有深度的演員,有學識的演員,不停止去學東西的演員。
如果14歲的那個小群演只能有精力拍戲而兼顧不了學業,那就必須做出選擇了。有的演員是很能吃苦的,學業拍戲兩不誤,這當然是辛苦度加倍了,但是成長也是加倍的。這樣的演員既把握了機遇,也留住了成長的空間。在越來越多人投入演員這個行列的時候,有的演員是連劇本都讀不懂的,這個幾乎是致命的專業缺失了。沒有哪個導演是會手把手教人演戲的,沒有人給演員去研讀劇本的。演戲拼到最後,就是拼對劇本的理解度。每個演員對於角色的解讀都會不一樣,能夠演出來的就是他們理解的樣子。
為什麼有的演員演戲很空洞,或許沒有靈魂的感覺,那就是不夠敬業,對戲不夠理解啊。之前陶虹曾經討論到了演員的厲害之處,就是看「戲保人」還是「人保戲」。「人保戲」的演員在哪裡都能夠立得住,而「戲保人」則沒有那麼穩定。這就是對劇本解讀能力的劃分了。14歲,一個正在瘋狂吸收知識的年紀,如果錯過了學習,那幾乎就回不來了。孫紅雷也勸說其要好好讀書,藝人的形象真的不是唯一的。眼光放長遠一點,人生不僅僅是眼前的那點可見的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