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起可視化,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火得一塌糊塗的大屏了。
從我身邊很多從事可視化的朋友來看,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將可視化大屏作為企業數據工作展示的「高級手段」和「對外平台」,這就苦了這些做大屏的人,甚至造成很多IT人最怕聽到老闆的一句話就是:「給我做一個高端大氣的可視化大屏!」
其實,可視化大屏不僅是要在視覺上美觀炫酷和與數據契合的科技感,更重要地是突出重點數據,做到美觀性與實用性共存的效果。我之前也曾經在一個團隊里為公司做過可視化大屏,經歷了與需求方的不斷交涉、修改,最終做出了幾張比較滿意的大屏:
FineReport大屏
FineReport大屏
FineReport大屏
這樣的大屏不僅擁有著高端的科技感,而且都是經過了多次的版面設計和修改,這次大屏效果在同行業內部交流過程中反響不錯,在這次大屏的開發過程中,我亦總結了一些獨家的大屏技巧略作分享。
做大屏的一點經驗分享
首先要說一下我們製作大屏使用的工具——FineReport 10.0,是採用最新的可視化大屏圖表,默認採用深色背景+螢光配色,非常符合浸入式的大屏體驗;而且能根據圖表類型和數據要求,提供 '輪播'或'刷新'兩種動畫形式,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業務需求。
同時FineReport10.0最厲害之處,在於它基於webgl等技術,對動畫不斷優化調整,能讓做出來的效果更加簡潔炫酷。
通用的大屏設計原則
一個大屏的設計主要可以分為兩塊,一個是數據指標的選用,一個是與這些指標對應的組件的使用。
其中我們首先要明確要分析的指標有哪些:
- 比率類指標:指兩個值相除後的指標,如銷售額完成率,產品達標率等。
- 時間序列類指標:指按照時間粒度排序的指標,如分月銷售額統計等。
- 數字總計類指標:表現形式為一個總的數字,如銷售總額,用戶總量等。
- 文本類指標:這一類是以純文本展示的指標,如詞雲圖,人員名單等。
- 子部分布類指標:這一類指標是指將一個主要指標按照不同地區,不同分公司,不同產品線等子部分布展示的指標,如地圖和各分公司銷售額分布圖等。
明確了指標之後,就要選擇這些指標對應的組件,一般來說要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1、大屏指標在8-12個為宜
FineReport大屏
大屏上的展示空間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將所有的數據都堆到大屏中,領導想要看到的也只是一些關鍵數據,因為大屏上的指標數量最好在8到12個之間,這也是數據指標數量的主流配置,這個數量的時候,大屏整體看起來不空也不擠。
少於8個的話,大屏就會顯得空曠,而且也不經濟;多於12個的話,這麼多的數據指標擠在在一個張大屏上,要做到井然有序,確實很考驗設計者的功力。
但是如果數據指標真的很多,實在是不能刪減,那麼我建議使用報表塊,將這些數據整合到一起。這樣,多個數據指標就可以在一個報表裡面展現出來,不用占用很多空間。比如像下面這樣:
2、比率類、數字類和子部分布類指標要合理布局比率類、數字總計類和子部分布類指標就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既要保證攝入量,也要營養均衡。
比率,數字總計和子部分布這三類指標在每張大屏中幾乎必然出現,並且出現的次數也很多,次數分布也比較均勻,究其原因是這樣的:
一般大屏都需要有數字總計類的指標,而且往往是核心指標,這樣方便領導知道核心指標目前的總體狀況。但是僅僅一個數字並不能反映出當前指標的完成情況,所以也需要有比率指標,它反映了部分占總體的占比。
另外,比率也只能體現一個占比情況,要想知道總計類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具體情況,還需要子部分布類指標,例如用地圖展示出全國營業額中各個地區的營業額情況。
所以大家要善用這三類指標,都要有,而且數量要均衡。
3、時間序列指標、文本指標不可過量
時間序列類指標和文本類指標就像食物里的微量元素,是必須攝入的營養,但是不可過量。
對於文本類的指標,因為領導們看大屏就是想擺脫枯燥的傳統表格類報表,如果在大屏上還是大量出現,領導肯定是要發火的。
而時間序列指標的出現機率甚至跟數字總計類指標的機率一樣,這是因為時間序列類的指標可以反應某個數據隨著時間變化的趨勢,這是相當直觀而有意義的。不過,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季度,月度和日這些不同的粒度將一個數據指標用多個圖表展示,但是這樣並沒有意義,選擇最合適的一個粒度就好,多了沒有必要。
4、高頻組件儘量減少重複
報表塊、餅圖、柱形圖、儀錶盤、折線圖、條形圖和地圖這幾個組件出現的頻率都非常高,可以說是大屏圖表組件裡面的常規武器了。
很多同學可能都覺得這些組件大家都用爛啦,這有什麼可說的啊?
我本來也這樣以為,但是看完了所有的這些經典大屏後,我發現自己還是tooyoung,too simple!原來這些常見的組件也可以千變萬化,玩出花來,比如地圖可是是這種:
儀錶盤也可以做成這種:
還有這些
其他的組合圖,餅圖,折線圖等等也有好多千變萬化的玩法,大家在以後做大屏的時候可以多嘗試變換一個樣式,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5、使用3D效果
通過設計師設計的圖片作為背景來拓寬圖表樣式,實現3D柱形圖、3D圓環圖等效果,設計師設計自定義圖片,圖片為具有一定特效的圖表,把數據去掉。
或者,可以通過上文提到的報表塊疊加,將圖片作為底層背景,上層疊加數據,即可實現自製圖表效果。
6、自定義地圖
通過自定義圖片作為地圖背景,重新描點形成json文件,實現地圖的3D傾斜效果。
- 設計師設計自定義地圖,輸出地圖圖片(壓縮到1M以內最好,不然加載太慢)
- 設計器點擊伺服器->地圖數據,進入地圖編輯頁面,自建自定義地圖,放入壓縮好的圖片
- 對地圖描點,根據實際業務情況描點(可按省份描也可按大區描)
- 保存json文件,重啟設計器即可在地圖圖層中選到自定義地圖。
總結
其實大屏的設計一方面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另一方面也需要善用大屏工具,一個好的可視化工具能夠讓你做起大屏來得心應手,像我這一次用的FineReport就完全沒有涉及編程,換成是數據小白也一樣能夠做出高端大氣的大屏。
福利:關於FineReport個人免費版的獲取,可以私聊回復我「大屏」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