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安卓系統這麼好用,怎麼現在才用在汽車上?

2019-06-19     汽車觀察者1885

隨著用戶對汽車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多,汽車變得越來越智能化,車企也在IVI(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上開始下功夫,將智慧型手機的部分手機應用放到車機系統中,於是基於安卓定製開發的車機系統和蘋果的CarPlay開始流行起來。

在今年的CES ASIA上,一款搭載原生安卓系統的Polestar 2亮相了,它搭載了最新的標準化安卓系統作為其IVI,不同於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和車企打造的智能車機系統,或是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這樣的手機鏡像解決方案。Polestar 2採用的是直接由谷歌開發的Android Automotive OS,就仿佛有一台安卓手機直接安裝在你的車上。Polestar 2也是率先搭載了該系統的汽車品牌。

相比於不對外授權的塞班和iOS系統來說,安卓系統又開源又免費。任何人和機構都可以免費使用谷歌安卓手機作業系統的原始碼,加上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晶片製造商的支持,安卓生態迅速從手機擴展到了平板電腦、智能汽車等領域,一直火熱到現在。

安卓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開放的生態,正是這一系統促進了智慧型手機生態的繁榮,所以對於汽車也將產生同樣的促進作用。在國內,因為安卓系統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成功,有豐富的軟硬體生態,開發、適配成本低廉,無論是傳統車廠還是還是造車新勢力,在選擇基礎OS平台時,都願意以安卓為基礎。目前吉利、車和家、小鵬、愛馳、蔚來、威馬均採用安卓進行深度定製,比如蔚來汽車的整個車載系統就是基於安卓開發的。

車企通常都擅長硬體製造,而在軟體方面的實力較弱。開發獨立的作業系統對車企來說需要巨額資金的長期投入,並且後續軟體的升級疊代也是個大工程。車載系統十分複雜,其中的代碼量號稱是飛機控制系統的數十倍,乃至數百倍,所以BUG也會層出不窮,想要穩定運行必然需要一個龐大的軟體研發團隊做後盾,而此項人員開支對車企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負擔。既然市場上有比較成熟的安卓系統,車企就直接拿來做開發模版了。不過,目前的車載安卓並不如手機安卓這般流暢,死機情況頻頻發生。

除了死機之外,整個安卓系統的邏輯同汽車的使用場景就完全不符。安卓以觸摸控制、提供不同功能APP為基礎交互邏輯。雖然一些車廠在車載安卓上引入了語音交互功能,但這並非是整個系統層面的語音交互,依舊離不開觸控。只不過為了駕駛安全起見,開車時要少用觸控功能。

汽車和手機的應用場景不同,一些場景天然更適合手機,比如看新聞、發信息等等。一些場景則更適合汽車,比如導航、停車等。不過相比於手機上若干APP來說,汽車上需要的就少得多了。對於車企來說,基於安卓開發是一個坑。安卓系統在設計的時候只為手機設計,導致它的模塊化和定製化能力比較差,所以一些車廠用安卓定製化開發的時候要做一些大的改進,而且後期還要不停地升級,主機廠只能自己去維護,額外增加了負擔。就連安卓系統的創造者谷歌也沒有將安卓直接用於車載系統,而是最以手機投屏的形式來實現,不存在安全性問題。目前谷歌正在研發的Android Automotive則是同手機版安卓系統完全不同。

安卓系統接入性高、生態開放,但是安全性差、BUG多。在本來就不適合車載環境的前提下改造出來的車載系統,安全與兼容問題尤其突出。尤其當車企對安卓系統進行大面積修改之後,架構邏輯很可能產生兼容問題引發系統崩潰,當這種情況出現在車中,小則引發車主不便,大到可能觸發安全隱患。

所以,原生安卓並不是IVI的最佳選擇,但是目前的車企別無他選。不過也正因如此,這片市場的空缺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7lhvGwBJleJMoPM7Q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