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識你中招了嗎?

2019-12-18     中國茶文化知識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茶品眾多,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這也恰恰是茶的魅力所在;

想成為茶界真正的高手,可是要經過一翻苦學精進,否則很容易犯一些常識性錯誤。

今天茶小妹就來總結哪些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識。

歡迎對號入座,看看你中了幾招?(偷偷的告訴你,茶小妹中了3招,哭暈在廁所)。

1、鐵觀音不是綠茶、大紅袍也不是紅茶

鐵觀音和大紅袍是青茶,為半發酵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烏龍茶;

武夷大紅袍、廣東鳳凰單樅、台灣凍頂烏龍、安溪鐵觀音,並稱為「中國四大烏龍茶」。

2、安吉白茶並不是白茶

安吉白茶雖然名字中有白茶,但從加工工藝來說,它屬於綠茶;

安吉白茶的原料采自一種「低溫敏感型」變異茶樹樹種,而得名。

3、black tea不是黑茶

雖然直譯是黑茶,但這裡指的的確是紅茶;

為什麼紅茶要翻譯為black tea呢?

我們知道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始祖,因為煙燻工藝,成茶為黑色,茶湯顏色也很濃深。

所以在17世紀進入英國時,便先入為主的譯為black(黑)tea(茶)了。

4、紅茶的茶湯越紅越好?

單純看茶湯顏色來評判紅茶品質優劣,有些片面;

還是綜合來看其外形、香氣和顏色;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並不是茶湯越好品質越好;

頂級的金駿眉茶湯並不是深紅色,而是金黃色。

5、普洱茶不是紅茶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嚴格意義上講,熟普洱茶採用的加工工藝更接近黑茶類;

所以在六大茶類中黑茶類包含熟普洱茶。

6、普洱茶並不是越老越好

這裡有一個前提條件,是質量合格的普洱在一定的時間內,其品質會轉化到最好的狀態,超出這個時間,品質也慢慢走低;

普洱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在存儲過程中會被慢慢氧化掉,

並轉化形成新的有益物質,逐漸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在此之後就不適宜繼續氧化了;

存儲普洱茶要注意不能密封,讓茶葉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保持接觸,以便於其氧化,但要防止接觸異味。

7、抹茶並非磨碎的綠茶

抹茶起源於隋朝,流行於唐宋,尤其是宋代,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點茶茶藝;

後傳入日本,並演變為日本茶道;

抹茶需要在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遮陽覆蓋;

用天然研磨碾成超微粉狀;並不是簡單的把綠茶磨成粉末。

8、花茶並不是花朵越多越好

茉莉花茶為再加工茶類,北方尤其喜愛花茶;

品質好的茉莉花茶含花量是極少的,在窨制花茶後,要把花朵撿剔出來:

一則花瓣會影響口感;

二則經過窨制後的花瓣已經沒有營養價值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7kwHm8BMH2_cNUgJw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