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尺度放國產片,分分鐘被封殺

2023-04-10     豆瓣電影

原標題:這尺度放國產片,分分鐘被封殺

本文作者:豆瓣 @霧風志MONA

首發公號: 霧風志 丨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丨

最近有一部新片,讓無數年輕人破防了。

故事現實得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

上學、畢業、求職、加班、拼業績。

日復一日,不斷重複的生活。

但卻有一個人,選擇了自殺

到底是為什麼?

在重複的背後,隱藏了太多黑暗的「不敢說」——

下一個素熙다음 소희導演: 鄭朱莉

編劇: 鄭朱莉

主演: 金時恩 / 裴斗娜 / 崔喜珍 / 宋永世 / 金宇謙

上映日期: 2022-05-25(坎城電影節) / 2023-02-08(韓國)

片長: 134分鐘

在公司的壓榨環境下,素熙目睹了直屬上司組長的死亡。

不久之後,素熙的屍體在水庫被發現……

與素熙共用一個舞蹈練習室的刑警吳宥真負責調查素熙的死因,雖然明確是自殺案。

但宥真發現素熙的「加害者」其實另有其人,她是被逼而死!

加害者是為了就業率把學生們隨便塞去外包公司的學校;

是壓榨實習生、違反勞動法的公司;是互相推脫責任的警察、教育廳和勞動局;

是對孩子一無所知的父母,加害者是創造出這社會的所有大人們。

而每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都有可能是「下一個素熙」。

正如海報上,素熙分明是主人公,她的臉卻是小而模糊的。

類似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金智英,素熙也是一個縮影,一個符號。

看簡介也應該能感受到,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現實到窒息的故事。

影片結構比較特別,可以簡單分為兩段。

前半段聚焦素熙,後半段則是宥真調查素熙案。

兩人只在舞蹈室有過一面之緣,沒有交流,除此之外沒有直接的對手戲。

雖然有兩人死亡,卻沒有刺激視覺的畫面,也沒有背景音樂,完全的寫實主義。

其中有個場面印象很深,素熙從舞蹈室出來,樓梯間看到外面下起了。

是從那時候開始嗎?素熙對生活的絕望感。

雪給人寒冷的印象。

當熱愛跳舞的素熙不再跳舞,只是靜靜旁觀後從舞蹈室默默離開。

就像素熙從過去的生活中離開,而等待著她的並不是嶄新美好的生活,而是昏暗又冰冷的現實。

構圖也充分起到表達情緒的作用——狹窄的樓梯,被「框」起來的、方形的天空中下著冰冷的雪。

前後兩幕連接在一起,可以感受到與舞蹈室室內截然不同的明亮程度、溫度差。

一明一暗,一熱一冷,素熙的心情變化也正是如此。

片中大部分下雪的場面,幾乎都和死亡有關。

雪的意象有著冰冷、絕望的意涵,這一層是比較明顯的。

另外結合後半段劇情對「加害者們」的控訴,或許雪的意象也和伏爾泰那句名言「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有關。

沒有人為素熙的死負責,每一個負責人在為了不負責而「踢皮球」,甚至受害者有罪論,指責是素熙本來就是「不良學生」。

學校班主任對素熙割腕的事不聞不問,只擔心素熙闖禍給學校聲譽帶來負面影響而指責了她。

無視公司的問題以及前組長的死對素熙的衝擊,還叫她繼續去上班。

後來宥真對班主任說,從時間上來看,素熙很可能就是從和班主任談話之後決定自殺的。

班主任不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只關心學校聲譽和就業率。

這所職業學校宛如大型勞務市場,就業率至上的利益集團,教導主任理直氣壯聲稱「這就是現實」。

不管學生專業是否對口,老師也沒有現場考察監管,只是把學生們隨便送去一些三四層外包公司,甚至有安全隱患的公司。

公司更是說素熙和其他員工們都是自願加班的,想必大部分職場人都能共鳴。

公司為了KPI,給員工大量難以在規定工作時間完成的任務,做不完只好加班,被說成「自願加班」。

但即使素熙加班,公司也以實習生不穩定為由,不給她應有的提成。

宥真一個個盯著他們,鏡頭就以她的視角從老闆橫搖到新組長,特寫他們的面部表情。

果不其然,每個人都心虛地躲避視線,不敢直視宥真。

公司和學校這邊都是無解,公司推責任給學校,學校推責任給教育廳。

宥真順藤摸瓜去了管理各學校的教育廳。

得到的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教育廳踢給勞動局。

教育廳專員再次強調就業率,每個人都表現得不痛不癢、一副不關自己事的樣子。

到這裡其實就不僅僅是素熙個案的範圍了,表現的是現實社會結構、制度層面的弊端——

以就業率為宗旨的教育系統,教育成為另一種商業,利益勾結自然會從中滋生。

教育廳分權(甩手)給學校,學校沒有規範執行和監管。

可憐的學生不被當獨立的人,只被當成「數據」。

這一切真令人寒心,卻無法反駁。

感覺根本是沒做什麼戲劇處理、毫不誇張的現實景象。

自殺率高居第一,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國家,不是一蹴而就的。

當然,這部電影揭露的弊端幾乎是東亞困境的共性。

素熙,不分國籍。

有意思的是每次在這類社會寫實類、揭露社會弊端的電影評論中,總能看到一派言論,大概是「只拍不改有什麼用」之類的。

電影里揭露的問題很大,但無解。

即使是作為警察的宥真,最終也無法向任何一人問責。

只能那樣虛無地送走素熙,看著素熙唯一想留下來的舞蹈視頻落淚。

可是,即使「拍出來也沒用」,即使不是每部電影都能像《熔爐》《素媛》一樣改變現實法律。

這世界也仍然需要像宥真一樣追根究底的人,需要像這樣看起來「沒用」的電影,話語權本身就是意義。

意義還在於這部電影的題材立意和表達的完成度。

現實批判力度很強,不是隔靴搔癢的類型,而是直白地指出環環相扣的利益結構弊端,分段結構剝絲抽繭地挖矛盾的本質,整體敘事呈現出遞增的尖銳感。

素熙跳舞作為開頭和結尾,前後呼應部分工整但不落俗套,是久違遇見的紮實劇本。

另外,結構上除了分段,宥真的探訪順序也有特別設計——在加害者的敘事中穿插的倖存者敘事。

他們是素熙的同齡朋友,也在這環境下掙扎著、手足無措的「素熙們」,他們也可能成為「下一個素熙」。

沒那麼絕望但是非常、非常揪心的一點:

當所有大人們都在厚臉皮地推卸責任時,這些同樣遭受壓迫的孩子們卻承擔著罪責感。

「不是因為你不在身邊,素熙才走的。」

總需要宥真這樣的大人,來告訴孩子們「不是你的錯」,或者告訴他們「一定要說出來」。

這也是電影的意義之一,不算什麼解決辦法但是很重要的事。

可能因為前不久才看完《黑暗榮耀2》,看素熙在下雪的冬天走入水庫時,想到劇中東恩和房東奶奶在漢江相遇,說著「我們等春天到了再死吧」的場景。

如果素熙走進水庫的時候,也能遇到什麼人;如果宥真早一點認識素熙;

如果前組長可以堅定地揭發公司罪行,如果小酒館老闆那天能和素熙說幾句話,是不是素熙就會活下來?

素熙,沒能等到春天再死·。

當不幸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我們又是否有審視的勇氣?

這部電影鏡頭語言表達很特別,因為沒有直接說出來,一個眼神的意義可能有很多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也許她也在通過鏡頭質問「加害者們」——創造出這種世界卻說著這就是現實的大人們。

也許,她只是看向了「下一個素熙」。

顛覆認知,三觀炸裂,這禁忌好劇我強烈推薦!

全裸出鏡!這尺度絕對是國產片第一

5次提名,一戰封神,這頂流影帝背後的故事太精彩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7b42c53e4df5b9882ab4133bca7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