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電影投融資亟待破局

2022-08-16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電影投融資亟待破局

論壇現場

8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投融資峰會」在京舉行,電影投融資領域代表共聚一堂,從投融資角度,熱烈討論了一個行業內頗為急切的問題—— 疫情下電影行業愈發艱難,該如何打破困局?

疫情之下,投融資的經驗和規律

在峰會的上半場,頭部影視公司及影視投資人分享了疫情期間已經成功運作的投融資項目,以及電影投融資中遵循的基本規律。

近期,博納影業集團發布即將上市的好消息。據博納影業招股書顯示,《長津湖》貢獻了博納去年近七成收入。可見,博納影業的發展得益於主旋律電影的製作。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介紹了《長津湖》的融資情況,「在北京作為文化企業很幸福, 《長津湖》在最難的時候,得到了北京市委宣傳部領導的鼎力支持、得到了北京銀行的資金支持。

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 蔣德富

得到融資之後,博納出品的電影幾乎都獲得了成功,蔣德富總結了博納電影創作的經驗,「進行主旋律電影商業化運作,立意是主旋律,但是類型可以是多樣化。」依循這樣的經驗,博納在8年內上了9部電影,獲得票房216億,給予金融機構以投資信心。

從宏觀上來講,電影投融資遵循著一些可以把握的規律。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挺偉指出,「 電影投資有三個明顯的效應。

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挺偉

「第一是 頭部效應。頭部影片的投入資金不斷加強。」大投資的頭部影片在電影市場中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例如《獨行月球》在今年暑期檔票房占比30%以上。

「第二是是 集群效應。一部電影眾星雲集,反應出電影前期投資的集中度高,大家形成合力共同對電影進行加持。」

「第三是 聚合效應。頭部的項目越來越集中,企業聚合度越來越高,電影工具效應越來越明顯,不同區域聚合了不同的資金。」

這些規律在當下的電影業可以得到印證,說明投資者對電影行業尤其是頭部影片存有信心,電影行業也在繼續拿出亮眼的電影項目和電影票房表現予以回應。

最難的一年,融資如何破局?

頭部影片之外,其他電影項目仍然面臨著融資難題,疫情之後也有許多投資者傾向於選擇觀望的態度。峰會的下半場圍繞這一問題展開。

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芳對電影融資如何破局提出了幾點建議。

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瑞芳

一是 電影創作要捕捉觀眾的情緒,「電影是一種情緒產業,是在服務觀眾的情緒,創作者這一方在當下這樣壓抑的情緒下,不確定和比較被動的情況,需要思考如何捕捉觀眾所需要的情緒疏導點。」拿出了適合當下的好作品,才會讓投資者更有信心。

二是 投資者應該把握住現在的好時機。「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經過疫情這三年的時間,留下來繼續在電影行業生根的人已經是行業內的精英人士,他們值得被投資。」

針對今年的電影市場,業內出現了一種非常消極的論調,「今年是電影最難的一年。」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指出了這一現象,但他同時強調,電影市場基本面還在,有向好的一面,「存量觀眾和存量市場現在還存在。8月13日國家電影局的數據,暑期檔票房達到73.82億,已經超過去年三個月的票房73.81億。有一些影片,比如《獨行月球》《人生大事》等都達到或者超過了預期。」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黃群飛

黃群飛指出, 資本應對電影市場保持信心,繼續支持電影業,「不僅僅是投資頭部影片,也要投資中小影片,要多樣化。」只有這樣,影片的供給才能持續跟上,中國電影市場才有未來。

下一階段,投融資機制如何改進?

針對電影投融資機制具體存在的問題,論壇嘉賓各抒己見,提出了改進對策。

應該建立更長效的投融資機制。」劉瑞芳指出。根據她的電影製作經驗,目前更多的投資方式是聯合投資,即到後期宣發才找合作方,這樣的投融資結構比較單一。應該建立更長效的投融資機制,比如銀行信貸、基金、機構直投,讓投資人和製作人坐在一起溝通,尋找更多的合作方式。

應該建立品牌基金投資電影產業。」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獨行月球》總製片人劉洪濤給出了這一建議。他發現,很多電影公司在闢謠,說有人在打著他們影片的幌子融資,這是因為金融機構面向普通投資人融資的過程中走偏了,「未來若出現像有品牌的電影公司一樣的品牌基金,來投資電影產業,這樣才容易讓投資人信服。」

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獨行月球》總製片人 劉洪濤

應該開拓後影院市場來平衡電影投融資結構。劉洪濤和劉瑞芳都針對這一方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劉洪濤指出開拓後影院市場的必要性,「成熟的電影工業不僅僅依賴於票房,若未來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僅占影片收益的60%或50%,衍生品、版權等各種各樣的銷售收入等資金可以平衡投融資結構。後續可以用於支持一些非爆款項目。」

劉瑞芳給出了開拓後影院市場的具體建議,她舉出了已有的經驗。電影的實地產業開發方面,例如《我和我的家鄉》系列中設計了一所學校,劇本創作前期和當地就進行了溝通,將其作為千島湖的一個打卡地進行開發,現在已經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她還提到,可以參考網劇和綜藝的盈利模式,「例如一部綜藝節目,會用音樂跟電商做文創、跟遊戲做引流、展覽落地、跨行業合作聯盟等等。」電影也可以學習這類多樣化的盈利模式。

「現在電影融資難,因為電影不景氣、資本紅利期已過,這隻說對了一半,上一個紅利期已經過了,我們要準備好迎接下一個紅利期。」黃群飛這樣總結。

他認為,只要在政策上繼續鼓勵電影產業化發展,電影行業加強自律,重獲資本的信心,行業內抱團取暖,團結一致夾縫中求生存,就能共同迎接中國電影下一個高潮。

本屆中國電影投融資峰會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中國電影基金會等聯合主辦。

北京廣播電視台黨組副書記、副台長、機關黨委書記,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韋小玉,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北京銀行行長助理、公司業務總監,北京銀行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戴煒進行了致辭。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副理事長周建東,浙文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影事業合伙人葉寧,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完美世界影視負責人曾映雪,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宋維才等參加論壇。

在峰會上,中國電影基金會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調研編寫的《北京電影投融資發展報告(2022)》一併發布。

文 | 龍增桃

編輯|李佳蕾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71c2c3c8be90b5239f362f5033c36ef.html

11月市場啟幕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