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裡的夏日,暑熱蘊清涼,荷田滿幽香,午憩有青簟,夜晚聞蛙鳴,宜攜琴訪友,宜調香品茗,動則清風弄月影,靜處潭畔聽松風。國風裡的夏日,是遙遠的;詩歌中的夏日,愜意悠長。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很喜歡寫荷花。
楊萬里的荷花,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清淡靈動,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大明烈。
一幅是清澈小池之中,尚處幼嫩的荷尖,蜻蜓一點,那是水墨畫中大量的寫意留白;一幅是蓮葉接天,觸目深綠,點綴著朵朵紅蓮,花與葉均在全盛之時。
但論起「清涼」的袪暑意蘊,單憑「小池」二字,就已是涼意滿滿,思之忘暑了。
《憶王孫·夏詞》
宋 李重元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涼。
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李重元不算特別不出名。但是,他以女子口吻描寫春夏秋冬的四首「憶王孫」,卻均是意境極好的佳作。
雨後難得清涼,讓雨水一激,滿院荷香。倚在涼爽的竹榻上,這是多麼愜意的一個夏日午後啊,連針線這種輕鬆活計都懶得做了。
用涼水冰鎮好的水果,是最適宜這個慵懶的午後了。「沈李浮瓜」太有生活情趣了。吃完水果,一個長長的午覺,瓜香、花香都能如夢,這樣的夏日,再長都不覺得苦吧。
《鷓鴣天》
宋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夏涼總與雨相聯。
秋雨愁緒一懷,冬雨寒瑟淒冷,春雨美則美矣,卻往往讓人心生不勝依依之感,還是夏雨淋漓痛快啊。
三更一場大雨,洗出來滿目潔凈,帶來一日清涼。這種時候是萬不能辜負的,傍晚日頭徐徐落去,卻仍是興致勃勃的在村舍外,古城旁漫無目的隨意閒逛,美啊。
《夏日登車蓋亭》
宋 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浮生若夢」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紙屏、石枕、竹床,助人好眠,手中的書都沒看兩眼就酣然入夢了。
真是一個長夢啊,不經意間的與靈機的一次邂逅,夢醒之後,幾番思忖,莞爾一笑之下,豁然開朗。生命之書,翻到了新的一頁。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時機」。眼前的失意與躊躇都不算什麼,泛舟一葉於江湖,漁舟唱晚,不亦快哉。
《夏意》
宋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蓆上,渾身清涼;透過薄紗簾,紅艷艷石榴花入眼滿是蓬勃之意。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午睡醒來,耳邊傳來一陣陣黃鶯的啼叫聲。
短短四行,有聲有色,雖是夏景,卻字字清爽。
寫庭院,落墨在有深深別院的景深;寫榴花,有薄薄夏簾的前景;寫綠樹,有明暗光色的轉換;寫黃鶯,從鳴聲聽得,句句從空際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