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穗召開

2022-08-20     信息時報

原標題:第十八屆國際絡病學大會在穗召開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漫 通訊員 劉嫚)8月20日,第十八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第九屆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在廣州舉行。會議以「絡病理論原創結合現代科技 踐行守正創新促進中西融合」為主題,展現了絡病理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產生的一系列創新成果。鍾南山、姚新生、吳以嶺等眾多院士以及來自海內外10萬餘名醫學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齊聚大會。

大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據介紹,絡病理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經過40餘年的研究,將中醫整體思維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系統構建絡病研究三大理論框架——「絡病證治」「脈絡學說」和「氣絡學說」,形成指導臨床疑難雜病、「脈絡-血管系統病」和神經、內分泌、免疫類疾病的系統理論,屬於重大理論原創,創立了「理論+臨床+新藥+實驗+證」一體化的中醫學術創新與轉化新模式,為中醫藥學科傳承創新作出了示範。

近年來,以絡病理論指導臨床重大疾病防治,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併發症、腫瘤等慢性病管理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提出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血管病變的干預策略,研製出一系列創新專利中藥,被列入國家多項指南、共識、教材,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理想的藥物選擇。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國際絡病學大會到現在是第十八屆,這十八屆長盛不衰,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院士、專家參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西醫有共同語言,只要用現代醫學證明這個藥物、這個技術、這個方法是有效的、安全的,就是科學的、可信的、合理的,就是可以推廣、可以鑽研的。

鍾南山院士致辭。通訊員供圖

會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成為與會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披露,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目前心血管病患人數約3.3億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教授在題為《絡》的報告中指出,微血管病變成為國際醫學界亟待突破的難題,保護微血管在防病治病中具有重要意義。由吳以嶺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開展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該年度生命科學領域最高獎項。

該項目的課題組從2005年開始潛心研究,對3.3萬條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通心絡膠囊,對微血管的保護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治療心律失常的參松養心膠囊則能改善微循環。治療慢性心衰的芪藶強心膠囊,同樣保護微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66cc5ebf332edce6b7c5ebd7e23fb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