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智勇賽後無法正常走路或退役,難忘那些拼到最後一刻卻失敗的奧運冠軍們

2024-08-09     新民周刊

「我沒有對不起自己……但我感覺很對不起隊里……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

文 |Eva

北京時間8月9日凌晨,巴黎奧運會舉重男子73公斤級比賽中,中國選手石智勇以165公斤的成績完成抓舉,領先第二名10公斤。隨後的三次挺舉,石智勇試舉191公斤均未成功,無緣領獎台。

走出賽場,這位兩屆奧運會冠軍流下遺憾的淚水。而根據石智勇社交帳號上更新的視頻,可見他在賽後已無法正常走路,只能斜著身子慢慢走。

石智勇表示:「以這樣的方式收尾,實在對不起大家了!夢幻開局,悲劇結尾!我自己也不知道說什麼,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希望自己能早日調整好狀態。」

賽前,很多人擔心石智勇的狀態。不過,他的腰傷恢復情況達到了這個周期的最佳狀態。在候場區的時候,石智勇稱自己狀態還不錯。「我在後台舉起了180公斤,我在泰國世界盃的時候,後台我都沒有舉起180公斤。」於是,他就和教練商量,開把要191公斤,「這樣對手舉202公斤就比較難」,而他的目標是用挺舉195公斤鎖定冠軍。

8月8日,石智勇在比賽中。圖源:新華社

但在第一次挺舉191公斤的時候,石智勇卻意外未能舉起。「第一把可能還是著急了。」走下賽場,石智勇回憶道。

「第一把失敗後,第二把就有點蒙了,第三把就力竭了,而且聽到腿部肌肉『啪』的一聲,現在腿很痛,腰還好。」

8月8日,石智勇在比賽中。圖源:新華社

「我沒有對不起自己,整個備戰過程我每天早上扎針、晚上扎針,去醫院拍核磁不知道多少遍,我的腰骶融合,椎板都沒了,所以兩年多我一直消失在國際賽場,是因為我一直沒辦法正常訓練,我嘗試了很多辦法,奧運會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石智勇在賽後流著淚表示,「但我感覺很對不起隊里,給了我所有的保障,其實賽前一個月我的腰明顯好轉,只是沒想到是這樣的結局。」

石智勇治療腰傷場景

巴黎奧運會是石智勇參加的第三屆奧運會,早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當時才23歲的石智勇拿下舉重男子69公斤級冠軍。

東京奧運會男子舉重73公斤級比賽中,石智勇奪得冠軍,並打破了自己保持的總成績世界紀錄。

對於30歲的石智勇來說,能參加巴黎奧運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突然發現我好像不能舉重了,就是我舉個100公斤,腰都痛得不行,突然間身上的零件好像壞掉了。」大賽備戰周期,石智勇遭遇嚴重腰傷困擾。他曾向媒體透露,這種傷病叫非特異性下腰痛,「椎管狹窄、腰間盤突出、許莫氏結節、骨關節炎……腰椎裡面的一個墊片(椎間盤)已經被我常年練舉重弄壞了,骨頭出現了病變,面對大強度訓練,我的肌肉可以承受,但是我的骨頭承受不住」。

長達兩年時間幾乎沒有進行過系統訓練的石智勇,是到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後,才勉強嘗試恢復系統訓練的。2023年12月舉行的國際舉聯卡達大獎賽,石智勇在男子73公斤級的比賽中,獲得抓舉冠軍(160公斤)和總成績亞軍(340公斤)。今年4月在泰國舉行的世界盃中,石智勇再次奪得抓舉冠軍(165公斤)和總成績亞軍(356公斤),他的奧運資格排名也提升至世界第二位。但在這場比賽中,印尼小將朱尼安夏橫空出世,舉起了365公斤的總成績,刷新了石智勇此前保持的世界紀錄。

後浪奔涌,傷病侵襲。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石智勇還是毅然踏上本屆奧運會的賽場。抓舉階段的穩定發揮讓他有了信心,「我覺得我能行」。遺憾的是,所有計劃最終成了泡影。

石智勇對媒體表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奧運會,如今奧運會結束了,他可能會考慮退役。

「我可能要放假了,我現在已經沒有毅力再堅持舉重事業,我的精神支柱只在奧運會上,我也實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了。」石智勇說,之後打算好好陪伴家人,迎接生活新的階段。

而全國各地的網友們則紛紛為石智勇送上了暖心祝福與鼓勵:「不用道歉,你永遠是我們的奧運冠軍!」「向老將致敬,你已經站在巔峰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接下來好好恢復身體吧。」

石智勇的故事,也讓網友們想起了劉翔和李寧。

2008年8月18日11時50分,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奧運會110米欄預賽現場,這是一個註定要讓國人心靈激盪的歷史時刻。發令槍打響,鳥巢沸騰,但僅過數秒,喧譁的現場便瞬間失語。已經起跑的選手都停下腳步側頭望向第二跑道,在那裡,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劉翔,面對13億國人無比期待的灼人目光,出人意料地黯然轉身,一個人默默地走回運動員通道。

繼北京奧運會一瘸一拐因傷退賽後,2012年倫敦奧運會,劉翔在跨欄時摔倒,跟腱斷裂,他單腳跳到了終點,親吻欄杆。那段時間,固然有一些人盯著劉翔的兩次失敗喋喋不休地謾罵,但溫柔的心靈撫慰同樣不少:「劉翔的心雖然可以是鋼鐵練就的,但他的身體卻是肉長的。」「無論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會愛你的。」許多中國觀眾,表現得平靜、寬容、善良。

在劉翔12年的職業生涯里,他一共參加了48次國際大賽,其中45場得到了獎牌——36金6銀3銅。他值得觀眾的尊重。

相比之下,老前輩李寧的故事更顯曲折。

1978年,改革開放元年。華夏大地上春潮湧動,一切都開始顯露生機。這一年,15歲的李寧正在廣西體操隊訓練館的單槓、吊環、鞍馬上揮汗如雨地上下翻騰、左右騰挪。兩年後,李寧如願以償,被選入國家隊。1982年的薩格勒布第六屆世界盃體操賽則成了他體操生涯的第一個高光時刻:一人獨攬男子個人全能、自由體操、鞍馬、吊環、跳馬、單槓6枚金牌,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奇蹟。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李寧再次驚艷世界,他一人獨得自由體操、鞍馬、吊環三枚金牌。其中自由體操更是中國選手的第一枚奧運體操金牌。

但4年後的漢城奧運會上,李寧卻因慘敗而歸飽受指責。個別極端的人,還奚落原來「體操王子」是「體操亡子」,嘲笑「亡子」何不以死謝罪。彼時25歲的李寧選擇退役,之後,他開始進軍商界。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李寧作為主火炬手點燃聖火。人生起起伏伏,而「運動員李寧」的一面最終得到了肯定,在中國體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些奧運冠軍的遭遇告訴我們,賽場有輝煌,有遺憾,爭金奪銀確實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只要奮力拚搏過,即是無愧於心。

綜合自新華社、中國青年報、鳳凰體育、人民網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622f32d40332fbd38a754f2f1fe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