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曹仁賢:建議儘快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

2022-03-06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曹仁賢:建議儘快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

文:劉青青 石丹

ID:BMR2004

曹仁賢的兩會關鍵詞

光伏、新能源、電力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

在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商學院》記者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將提交關於儘快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和關於加大力度推廣科技計劃項目後補助機制等建議的議案。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併網裝機容量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底,光伏發電併網累計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大關,達到3.06億千瓦,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

作為我國主要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已經成為重要的電力來源,但其發展卻始終面臨著電價形成機制不完善、東西供需嚴重不平衡等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形成掣肘。

「按照《可再生能源法》,根據光伏電站當期成本和合理收益厘定新建項目上網電價,加快推進光伏開發利用,保障『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已是當務之急。」曹仁賢建議,儘快完善光伏發電價格形成機制。

具體而言,曹仁賢建議根據各地區光伏電站度電成本加合理收益核定新建項目保障性收購價格,每年核算1次,有重大變化適時核算調整,和各地煤電價格脫鉤;建議加快推進綠電交易市場走向成熟,適時建立配額制的強制綠電交易市場,釋放綠電供需雙方發展潛力。快速形成較為成熟的光伏發電電價上網機制,有利於調動整個光伏產業鏈的發展積極性,進而推動整個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助推中國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在2060年實現碳達峰的「雙碳」目標。

與此同時,曹仁賢建議儘快建立光伏電站儲能系統價格機制。對於發電側配置儲能的項目,由各省電網公司根據當地電網情況,每年核定一次儲能配置比例,價格主管部門每年核定一次儲能成本價格,並將儲能成本納入光伏電站保障性收購價格的成本核算中,對於電網側儲能項目(或者共享儲能項目)參照成本加合理收益的辦法核定調峰、調頻服務價格和利用率。

面對全國光伏發電產業存在的嚴重消納問題,儲能已經成為一種最好的解決策略。但在行業興起之初,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之間往往不能兼顧。因此,在保證發展速度的前提下,如何管理好發展質量已經成為儲能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其中,價格機制是行業上下游利益相關者最為關注的一點。保持儲能系統市場價格始終保持在合理範圍內,對於儲能系統的供貨端與需求端來說,都是一件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事情。

此外,曹仁賢還注意到,目前,國家實施的各類科技計劃,基本上都是採取「事前補助、事後驗收」的模式。該模式可以讓項目承擔單位儘早獲得經費,儘早啟動項目,為我國產學研合作和科技進步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但隨著科技創新疊代速度的加快以及企業參與國家科技項目的意願越來越強,該模式也明顯存在一些弊端,包括項目申報容易被人為操控,申報周期過長、項目過程管理繁雜,無法確保獲補助項目的成果先進性,項目成果轉化率低等弊端。

為此,曹仁賢建議:一是儘快健全完善科技計劃項目後補助機制,二是在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各類科技計劃中全面推廣後補助機制,三是加大力度支持科技成果產業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5e247b7e89a29dfe3f2b0bf0e5da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