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宋君一席談
最近台媒和港媒相繼報道,美國知名智庫發現,中國軍事人工智慧(AI),可能將帶來驚人變化。
然而AI這項技術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的「專利」,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美國一直領先世界,但是現在美國智庫卻警告其西方盟友,要對中國提高警惕,可問題是西方在遏制中國AI能力發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不斷出台各種限制政策,但為何還是沒辦法阻止中國的崛起,這是出了什麼狀況,讓西方始料未及?
(台媒中時新聞網報道截圖)
據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美國跨黨派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一份報告指出,雖然中國軍事人工智慧正在以小幅度增長,但可能將帶來質的變化,並且發出警告,中國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說起這個新美國安全中心,其實在美國頂尖智庫中排名不俗,前些年的一項排名中,97家美國頂級智庫中位列第12名。並且在人工智慧方面,相當具有權威性,在中美關係沒像現在這樣緊張時,該智庫曾發文介紹中國的人工智慧戰略,並且為美國決策層獻計獻言。所以說,這個知名智庫不僅非常了解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甚至是人工智慧領域極具權威性的機構。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制裁中國半導體技術)
然後再看一個細節,該智庫指出,就整體而言,中國人工智慧的速度發展並不快,甚至能用漸進來形容,這與目前世界範圍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人工智慧技術突破,似乎顯得格格不入,這難道是在說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得並不好嗎?那為何美國智庫還要提出警告。
其實美國智庫並不是說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得不好,相反這才是積極的勢頭,因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爆發不同於其他軍工技術。在高中我們都學過函數,如果把傳統軍工技術的發展比作一次函數,那麼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就是指數函數。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理解,指數函數就是「厚積薄發」,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工作了10年掙了10塊錢,但他是一個「指數函數」,那麼他在第11年時,1年就掙了100塊錢。但這可不意味著他買彩票了,這是厚積薄發的成果,因為沒有那前10年,第11年就不可能一口氣掙100塊,而且更恐怖的是在第12年,可能半年就能再掙1000塊,這就是指數函數「恐怖」之處。
(指數函數初期增長慢,後期呈爆髮式增長)
而人工智慧技術就是典型的指數函數,就算目前來看,進展不快,但是最關鍵的是看到其發展的潛力,所以美國智庫發出的警告是正確的,中國人工智慧技術正以指數函數的勢頭髮展。不過就算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得快,這和軍工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僅憑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就能提高軍事實力嗎?
通常來說,人工智慧技術是一種模擬和模仿人類智能的技術,旨在使機器能夠執行智能任務,這樣來看,僅僅是能夠替代人類,感覺有點類似現代戰爭中出現的無人武器,但其實兩者層次並不相同。
說回現代戰爭中發揮神勇的無人機或者無人艇等武器,雖然感覺像是人工智慧,其實是有差別的,因為無論是無人機還是無人艇,很多都是需要操作手的,這些無人設備並不能進行自主決策。不過還是有些無人機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自主飛行、收集情報、執行任務,這僅僅是有了一點人工智慧武器的苗頭,但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AI武器。
真正的人工智慧武器要「有意識」地尋找、辨別需要打擊的目標,具有辨別自然語言的能力,是一種「會思考」的武器系統。
(美國MQ-9死神無人機)
目前來看,很多自行火炮或防空飛彈都有自動瞄準的功能,然而這也不是人工智慧技術,比方說一架客機飛過防空區,防空火炮也會對其進行瞄準,雖然不會貿然開火,畢竟這是需要人員操作的。也就是說,這種自動化的設備雖然有自動瞄準功能,但沒有自行識別的能力,而人工智慧武器就不同了。
關於目標識別與跟蹤方面,人工智慧可以通過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技術,幫助武器系統準確地識別和跟蹤目標。這為武器的精確打擊和避免誤傷提供了潛在的優勢。而且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武器系統可以擁有自主決策能力,在戰場上做出實時的、基於環境和目標條件的決策。這種自主決策能力可能使得武器更加靈活和高效。
不過人工智慧武器也並非完美,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武器系統中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和倫理挑戰。其中包括:誤傷的風險、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道德和倫理考量等。因此,在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於武器系統中時,需要進行充分的倫理審查和法規監管,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合規性。
(很多艦炮都具備計算機控制的火控系統,可以自動瞄準發射)
那麼根據美國智庫的估測,中國多久會迎來人工智慧的爆發呢?說實話,美國智庫也不知道,因為中國目前在軍工方面的努力,尤其是人工智慧方面,保密措施非常到位,但是有報告指出,中國正在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人民解放軍。並且近些年中國無人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不僅開發出了一些列無人機,甚至有些無人機都可以自行針對敵方目標進行察打,還能夠進行電子戰對抗。這樣看來中國無人武器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而對此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施加「技術控制」,遏制中國大規模開發和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說白了美國智庫所說的「技術控制」,也就是美國針對中國出台的限制令,並且還要其西方盟友進行配合。
從去年開始美國政府便開始限制半導體技術出口中國,而這個半導體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又是非常重要的,說是核心也不為過。因為人工智慧技術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來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並且對於實時性和功耗也有很高的要求。半導體技術可以提供高度集成的晶片和專用硬體加速器,以滿足人工智慧應用的需求。例如,圖形處理器(GPU)、神經網絡處理器(NPU)和專用加速器等硬體可以加速深度學習算法的執行,提高人工智慧應用的性能和效率。
(半導體技術在人工智慧領域至關重要)
總之,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崛起的勢頭已經被美國發現,並且早在去年就不擇手段打壓遏制,然而這對我國來說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因為回顧中國發展歷史可以知道,在軍事現代化初期,中國可能會模仿美國、俄羅斯等先進的技術,然而來到了人工智慧時代,各國發展基本上處於同一起跑線,都是一個新鮮事物的應用,就看誰能夠抓住機遇,取得爆髮式的進步,就將占得先機。
而美國不斷遏制打壓中國,恰恰暴露出了美國的不自信,而我國也不能依靠西方的技術,因為總有一天會遭到無情的制裁。而半導體技術封鎖,的確對我國很不利,但是也給了我們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有朝一日,定會設法取得突破,而且要秘密進行,打西方國家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