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情,高考也無情。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原本應該正月初七開學,然後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高三複習中,卻因為「新冠疫情」爆發,直到現在也不確定開學時間。
無形之中,這一年的高考備考和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在校時間變短,而自學時間卻變長了。那麼高考成績的好壞,就取決於學生的執行能力和自學能力,簡而言之,就是自律和自學。
毫無疑問,如果這個寒假不抓緊時間複習,沒有通過自學完成大部分學習任務,那麼到了疫情結束開學,在高考前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調整,根本沒有閒暇去回顧基礎知識,只能刷一些模擬題、查漏補缺,就要急急慌慌地上考場了。
所以這個寒假的重要性,不管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通常來說,高三第一學期是第一輪複習,主要是抓住課本,熟悉掌握原理公式,然後理清各科的知識脈絡;然後從寒假到4月底是第二輪複習,主要是通過刷高考題,熟悉基礎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典型例題的解題方法。至於第三輪複習,一般是高考前最後30天,主要就是查漏補缺和調整狀態。
但是目前「新冠疫情」肆虐,高三學生都是在家隔離,因而往年在老師指導和督促下進行的第二輪複習,今年只能靠自學來完成了。可以說,抓住這個寒假,那麼高考必將前程似錦;放棄這個寒假的自學,就等於放棄了今年高考。
自律就是執行力,就是按照預先制定的學習計劃,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可是自律說起來簡單,很多同學卻就是做不到。
比如學習計劃明明很詳盡,但每天只能低效率的「偽勤奮」,坐在書桌前一整天,不要說集中注意力,簡直就是昏昏欲睡。雖然書桌上既沒有手機也沒有平板和電腦,也沒有父母同學的干擾,但是盯著書幾個小時就是看不進去,心裡的焦灼和迷茫卻與日俱增。
這種情況下,高三學生首先要做到放下手機、拒絕閒書,然後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我想每個同學在寒假剛開始,都制定了臥薪嘗膽、野心勃勃的學習計劃,比如早起讀英語,每天刷5套題,晚上還要改錯題、寫作文,然後我們會把學習計劃貼在牆上、放在眼前,每天不斷下決心,卻每天都在後悔。在情不自禁的一次次拖延和妥協中,寒假學習計劃終於變成了一張廢紙,同時也摧垮了我們備戰高考的信心和勇氣。
怎麼解決呢?高三複習要有周計劃和日計劃。周計劃是長期計劃,制定的目標必須完成;日計劃是短期計劃,需要每天早上制定,每天晚上調整,使得計劃日趨合理,更符合高三的學習進程。
年輕時所有經過的苦,都是我們成長路上值得驕傲的甜。
高三複習不是簡單地重複和刷題,基礎要牢靠、弱科要補強,考前練習也要模擬實際情境,卡著時間,「真刀實槍」地操練,才能練就真本事,在高考時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