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也隨之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各類博物館、博覽會、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如何通過先進的展示理念與手段,為觀眾創造新的服務和體驗。
位於山東曲阜的孔子博物館於2019年9月正式開館。據了解,這座規模宏大的博物館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烈副教授擔任博物館整體展陳設計。「希望觀眾能在博物館中得到什麼?」這是張烈和團隊在設計之初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反覆論證,「景仰、對話、洗禮」的六字理念最終被確定下來。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烈說道:「我們在做這件事時實際上是面臨非常大的一個挑戰,從2009年到2019年,在這十年收穫特別多。這不是傳統的博物館,關鍵是如何向觀眾傳達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偉人,他的思想、觀念,深刻影響到中國發展的歷程。它更多是表達一種精神和觀念。我們也在嘗試怎樣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手段,達到傳播和教育的一個目標。」
一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一邊是當代科技人文的前沿探索。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古今元素的強烈碰撞,新穎奇幻卻毫無違和之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烈提到:靜態的展示對現在觀眾的吸引力已經沒有那麼強了,我們需要新的手段,現在有一個說法是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要讓一個東西產生價值,首先要把觀眾的吸引力抓住,那媒體就是抓住觀眾注意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敘事非常重要的手段。
這是用新媒體藝術重新建構的一場與孔子跨越千年的時空對話,也是在新時代以藝術和創新讓傳統文化走進當下並邁向未來的一次積極探索。讓孔子思想與文化穿越千年時空,邁向未來暢想。
當前,藝術與科技手段的融合與創新,在教育傳播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感染力和傳播力,也正日益成為展覽陳列空間創新與發展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研究方向。由張烈副教授帶領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研究所正通過不斷探索,為觀眾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烈說道:「我們研究所近幾年做了幾個很有意思的項目,除了孔子博物館之外,我們還做了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中國館。世園會中國館它是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館,傳達中國的文化精神,表現中國人的世界觀。所以從它的策劃到設計到表達形式,都要求我們有一個宏觀的視野和高的站位,同樣在表現形式上儘量把中國傳統東方美學藝術和現在新的高科技進行很好的融合。」
未來,在新理念與新技術的驅動下,博物館的展覽展示將通過場景化、體驗化的展現與交互,不斷滿足個性化需求,順應新時代要求,奏響中國文博創新樂章。
本節目於2月20日在北京財經頻道播出。
廣通社-北京直通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責編:楊菁 | 編導:田聰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59565314a2c67d7eb4006d7e19ad6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