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放棄百萬年薪去做「雞」,獨門絕技大殺四方!

2023-03-28   火鍋餐見

原標題:阿里高管放棄百萬年薪去做「雞」,獨門絕技大殺四方!

本期看點

他放棄百萬年薪,只為一隻「雞」。

他亂點鴛鴦譜,鎖死「豆花+藤椒」CP,讓用戶尖叫。

他升級品牌,把餐廳變成「火鍋實驗室」,引巨量客流。

他就是白總管藤椒豆花雞創始人趙衛光,一個把「雞」玩明白的火鍋大佬。

「光動嘴,做不了事」的網際網路高管

偏偏要做這件事

趙衛光畢業於河南知名軍校,畢業之後就進入阿里巴巴上班,在別人一個月還在拿幾百塊錢的工資的時候,他第一個月的工資已經達到了1萬多,甚至四年後他從阿里辭職時年收入已經達到了幾百萬。

「那個時間其實是看不上做生意的,也從未想過創業,但是起點太高了,從上海回到鄭州後薪資差距太大,非常不適應,遭受了很多打擊,最後不得不選擇創業。」

「當時我愛人對我的評價就是,網際網路出身『光動嘴,做不了事』。」

趙衛光

頹廢過後,趙衛光認為自己決不能認輸,必須要沉澱自己,讓自己能沉下心做事。他認為餐飲行業是一個「勤奮行」,必須要實打實的干,才能出真成績,從加盟店開始一步步走上餐飲人的道路……

從網際網路跨界到餐飲行業,再到選定火鍋做為自己的品牌賽道,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網際網路行業和餐飲業完全不同,網際網路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它更多的是上層建築,而餐飲業是實體,每一步都需要落地。」

也許是網際網路行業出身的原因,趙衛光創立的火鍋品牌白總管藤椒豆花雞與傳統的經營模式不同,從門店規劃到品牌發展,都帶有濃重的「網際網路思維」,推陳出新的將餐飲店當做企業來運營。

「餐飲不是我擅長的,我更擅長管理,在戰略布局和管理體系上比較具有優勢,所以我是先做規劃,什麼階段該做什麼樣的事,運營模式是什麼,怎麼實現盈利,這些都是模式。模式先行,這就是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

把品類火鍋玩出新花樣

「1+N」的品牌模式不容小覷

白總管藤椒豆花雞生於鄭州,從2017年第一家門店面世至今,五年多的時間裡已發展全國店面200餘家,橫跨河南、山西、山東、河北、陝西、甘肅、廣東、內蒙等多個省份。

它的創新,早已從名字就開始了。

17年,健康飲食的概念被提出,恰好《舌尖上的中國》正在講述源自於四川大山深處、採用古法研磨的豆花,這一既綠色又健康的食材,成功引起了趙衛光的注意,他當即決定要以豆花為主題,開創自己的餐飲品牌。

主要食材定了,該做什麼樣的的口味呢?

那時,藤椒初入江湖,麻而不烈,香而不燥的綿長口感,讓人忍不住「上頭」,如青春般又麻又爽的味道,頗受年輕人的追捧,趙衛光知道這便是潮流。

藤椒、豆花也由此開始了首次融合。

白總管藤椒豆花雞

從豆花源起,遵循古法傳承;以藤椒為味型,做獨具品牌特色的產品;而「白總管」不僅是藤椒的別稱,也代表著品牌文化。以特色單品為品牌名,給顧客更多的現場感,正契合了現代人的消費審美。

單一的品味當然不能滿足食客的味蕾,白總管藤椒豆花雞雖然是單品類品牌,但品類絕不單一。

「我們的模式是「1+N」的一個模式。「1」就是我們藤椒和豆花,這個是我們的永恆不變的,加上N多種品類,這是一個不斷變化過程。」

在豆花這個「1」的基礎上,趙衛光持續開發出花膠豆花雞、藤椒豆花肥牛、金湯豆花魚、創意雙拼、麻辣激情四射蝦等新的單品,隨著季節的變化,仍然在不斷探索的新食材來豐富白總管的N,不斷在變化、一直在創新的產品種類,也讓白總管有著豐富的產品線和生命力的餐飲品牌。

揚言三年開店100+

卻被疫情狠狠打臉

從一開始趙衛光就下定決心「要做就做到最好」,17年的夏天白總管藤椒豆花雞來勢洶洶,在鄭州餐飲業掀起新的浪潮。

「從選定品類我就已經做好了三年規劃,17年要在鄭州開十家店,18年開始加盟業務,19年底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夠100家門店。」

前期的白總管也的確是按照這個計劃在一步步向前,似乎一切都很順利,卻殊不知危機正在來臨。

前期的大規模擴展讓趙衛光的資金開始吃緊,19年底,他想:沒關係,三年規劃已經順利完成,接下來的五年計劃也可以提上日程了,資金也能慢慢回籠。

本以為可以大展拳腳的20年,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亂了陣腳,開年就先封控了三個月,加盟商們年前準備的底料和食材,解封之後大多都過期了。

「為了保證食材新鮮,底料做的保質期都比較短。」沒想到原本的品牌優勢,卻差點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防止加盟商私自使用過期產品,沒有辦法,趙衛光只能主動給加盟商發通知,回收臨期產品並統一銷毀,損失高達上千萬。

21年疫情持續爆發,營業收入斷崖式下跌,門店租金居高不下、食材價格逐步上漲,餐飲業依然處於寒冬。

趙衛光意識到面對消費下沉,必須要調整戰略布局,白總管才能在這個艱難的時期活下去。

一是下沉市場,關閉與公司戰略不匹配的直營店,從房租上降低成本;

二是對店面進行升級,在設計上做「減法」,節省不必要的開支;

三是免收管理費,減輕加盟商的資金壓力,專注扶持加盟店;

四是專注調整產品口味,滿足更多受眾需求。

疫情之後的營業情況

21年,趙衛光先後關閉大衛城、正弘城等高線虧損門店,將目光投向西北等店鋪房租較低的地區,先後在蘭州、寧夏、陝西等西北地區開設50多家門店,以小成本,實現多盈利。

他解釋稱,大衛城等高線地區租金高,但疫情期間客流量卻與下沉門店基本一致,下沉門店可以降低投資預算,風險也相對較低。

品牌再創新

餐廳變成「實驗室」

風口,對於一個品牌的發展尤為重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2020年,由於疫情到店就餐的食客越來越少,不少餐飲人開始將目光放在短視頻上,但趙衛光卻始終處於觀望狀態,錯失了紅利期,直到2022年才開始轉入短視頻領域。

也正是這次的教訓,讓他意識到隨著環境的變化,品牌要不斷升級調整,要始終和顧客保持互動,增加顧客的體驗感。

2022年,白總管再次進行了品牌升級,完成了從單品類火鍋到豆花火鍋實驗室的過渡。

豆花火鍋實驗室

首次,刻板的傳統火鍋店裝修已無法滿足現代人是審美,IP成為品牌文化的集中體現。趙衛光以豆花和藤椒為靈感,打造出了獨屬於白總管的品牌IP——豆花寶寶和藤椒博士,有了豆花寶寶和藤椒博士的白總管褪去了往日紅白相間的嚴肅,更顯趣味化,動漫元素、太空范、科技感.......也開始成為白總管的新標籤,可愛的卡通元素也讓它成為了新晉打卡地。

其次,健康的食材要讓食客看得見,才能吃到放心。新升級的白總管藤椒豆花雞的門店裡專門設置了石磨,透過玻璃窗,食客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粒粒新鮮的黃豆在石磨的研磨下,迸發出香濃的豆汁兒,喚醒現代人兒時記憶的同時,強烈的現場感也更能讓顧客體驗「豆花現磨更好吃」。

工作人員在現磨豆花

最後,各種花樣的菜品,也在不斷刺激著消費者的多重感官。由白到黑的豆花,從顏色到口感的雙重升級,還有愛心豆花、星星豆花、月亮豆花簡直萌化食客的的心;就連這兩年在火鍋店大火的滷味,在白總管也能做得與眾不同,四川滷味與河南傳統老鹵重新融合,熱門小吃也要帶上地域色彩;年輕人最喜歡探索新奇的事物,「藤椒+奶綠」這個組合夠不夠「新」,夠不夠「奇」?「真是奇怪的好喝。」

特色菜品

疫情過後,火鍋行業的內卷愈演愈烈,各種新品層出不窮。

趙衛光說,未來白總管將轉戰品類賽道,在豆花的基礎上,增加更多品類,繼續升級創新,向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深度網際網路時代,無論在哪個行業,創新都永不過時,期待「白總管」把火鍋再次玩出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