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觀丨平台蓄力 做強科創新引擎

2023-11-08     蘭州日報

原標題:金城觀丨平台蓄力 做強科創新引擎

今年以來,蘭州市以系統推進強科技行動為牽引,聚焦「創新平台搭建、科技人才支撐、項目跟進服務、成果轉化應用」四個重點協同發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蘭白試驗區」「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等平台功能充分釋放。以產業帶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以發展提能級,使強科技之路越走越寬廣,蘭州市始終將目光鎖定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這個支點,一系列自主性、原創性改革由此而生。

當前,全市正在全力建設蘭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爭創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打造國家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的新階段。面對政策和機遇的疊加,如何實現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雙輪驅動」?這是一個亟需破解的問題,讓記者帶您走進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找尋其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密碼」。

築巢引鳳

將人才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高層次人才是科技創新工作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蘭州市政府部門和部分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發布了一批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的科技成果。

今年10月,蘭州工業研究院協同創新基地揭牌,由蘭州工業研究院聯合蘭州大學共同建立的蘭州工業研究院協同創新基地。「協同創新作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實現強科技、強省會的關鍵所在,對於增強該院科學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有效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技術難題,促進高層次產學研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以『院校合作』為基點切實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共同培育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蘭州工業研究院院長蘇生魁在揭牌儀式上說。

人才既要引進來,還要用得好、留得住。蘭州新區為持續優化人才政策供給,出台《蘭州新區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扶持辦法》《蘭州新區促進人才聚集獎勵扶持辦法》,率先在全省將納稅額度較高的民營企業主要負責人、500強區域總部高管納入人才認定範圍,自去年實施以來,首批認定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16人;制定《關於加強新時代蘭州新區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及配套細則,一攬子提供住房保障、獎勵補貼、子女入學、項目扶持等14項人才專屬服務,持續增強民營企業吸附力;出台《化工產業人才引進培養扶持辦法》,通過校企合作獎勵、發放生活補貼等方式,支持民營企業引進技術技能人才。打破戶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關係等限制,暢通民營經濟人才申報評價渠道,累計認定(評審)中高級職稱800餘人,初級職稱5000餘人。

既築巢引鳳,又固巢留鳳。隨著蘭州對創新人才吸引力的不斷攀升,逐步將人才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今年7月,甘肅省科技成果轉化(交易·評價)綜合服務平台在蘭州正式啟動上線運行,該平台包括成果展示、需求對接、成果交易、技術服務、人才培育、活動交流、合作機構等七個模塊,已匯聚科技成果88460項,技術需求1204項,培育技術轉移人才826人,將不斷解決成果產出零碎、轉化應用不足、科技供需脫節等問題短板,實現線上諮詢和線下服務的有效貫通、供需雙方的有效對接、專家和技術的有機融合。標誌著我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實現了新突破。目前,全市擁有以重離子加速器為代表的國家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級野外觀測站8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個,充分整合實驗室科研力量和地方資源優勢,整合人才資源,實現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與產業推廣。

據了解,下一步,蘭州市以甘肅省科技成果轉化(交易·評價)綜合服務平台為核心支撐,將吸引更多代表全國乃至全球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和人才,進一步集聚全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資源要素,加快構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

優勢互補

不斷向科技創新要效益

科技成果轉化是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那麼,如何用創新成果轉化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給出了生動的答案。

走進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檢驗檢測中心離子加速器及質量檢驗檢測工程實驗室,極具科技感的設備讓人眼前一亮。

「經過近代物理研究所幾代人60多年在重離子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科研攻關,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該所成果轉化與產業處副處長張錄衛說。

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在核物理與原子物理、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以及空間科學等領域遴選重點課題,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為改進產品性能、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今年,在甘肅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旗下的高新技術企業科近泰基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金川集團精密銅材有限公司、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謀劃成立「甘肅省離子放射治療技術創新聯合體」,旨在充分利用甘肅省在離子放射治療裝備及國產AB-BNCT裝置方面的特色優勢,有效聚集省內外相關資源,建立穩定的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推進相關成果在我省轉化,為蘭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

破除壁壘

讓高校成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

高校是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載體。破除各種壁壘,盤活高校科技成果、調動科研人員轉化積極性,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必然選項。當前,高校在產學研合作方面表現突出,成果轉化金額屢創新高。同時,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持續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的能力,推動大批存量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長久以來我們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一個誤區。其實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不只發生在像清華、北大或者中國科學院這樣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普通高校只要大膽創新,大膽發明,產出具備商業價值的技術和專利,它就一定會被引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一〇研究所副所長馮焱研究員如是說。馮焱認為,高校不乏新設備、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新標準,從科研成果轉型商業產品,具備一定的優勢。科研團隊、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間的信息非對稱性仍然是制約轉化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雖然,高校擁有優越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但是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許多難點、堵點問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部分成果成熟度不高、確權機制不明、利益鏈條尚未理順等,缺乏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支撐也是高校的短板之一。對此,馮焱表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周期長、風險高,以及涉及的主體多、環節多等特點,決定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仍存在不少梗阻制約。同時,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可能涉及到大學的資產管理處、法務處、財務處,甚至學生處,企業則涉及到市場部門、生產部門、投資部門等機構,這就形成了多頭管理,影響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如何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他希望高校、企業和政府能夠依託各自的資源優勢,在科研項目、配套服務、科技攻關、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交流。

用好平台

讓科技大市場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蘭州科技大市場是甘肅省科技廳、蘭州市政府共建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是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資源集聚融合和高效配置,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舉措,是我省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直通機制的主平台。

近年來,蘭州科技大市場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創新服務載體等205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協同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技術交易、科技金融、創業孵化、軍民融合等科技綜合服務。

「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市場上仍存在諸如科技成果高質量供給不足、科技成果供需對接精準程度仍需提高等問題。」蘭州科技大市場負責人陳喆龍對記者說。他認為,就高校和企業對科技成果內涵的理解來說,兩者存在本質區別。校企間仍缺乏供需雙方高效、精準對接的機制和平台。「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公司就搭建了信息平台,集聚科技資源,解決信息不對稱這個問題。」

此外,針對技術合同登記等內容,陳喆龍表示,按照簡易化、智能化和公共服務便民化的目標,目前網上技術合同登記流程減去了曾經的企業群眾辦事兩頭跑的麻煩,有效節約辦事成本。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從頂層設計、在高處蓄力,完善技術大市場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支撐作用,產品創新與產業發展才能勢如破竹。在蘭州市產業發展版圖上,隨著基礎研究的加強,築巢引鳳人才政策的實施,科技成果專業轉化平台的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的努力等環節被逐一「點亮」,蘭州市必將迎來加速發展的浪潮。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 靜 文/圖

編輯丨孫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5073c5c3a4c9def527c66298b7c22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