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鍛鍊好,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專家建議:40歲前必須鍛鍊,50歲前適當鍛鍊,60歲後不鍛鍊、多保養。
最容易犯的5個運動錯誤
1強度大
人在劇烈運動時,體內過高的激素會使脾臟產生白細胞的能力降低,致使淋巴細胞中細胞活性大大降低,讓人更易染病。
2速度快
運動強度過大容易發生運動傷害。比較常見的有膝關節、踝關節、髖關節及腰部的疼痛和損傷。
3跑得多
人體一天中攝入的熱量越多,器官負擔越重,但如果再進行超負荷的運動,器官的負擔則翻倍,久而久之,加快器官衰老。
4早起就猛跑
不吃早餐或不補水就出門「狂走猛跑」,會導致血糖過低。
早起時,人體血液更黏稠,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運動風險更大。
5嚴寒酷暑無阻
研究表明,極端溫度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早晚溫差大時,一定要注意天氣變化,避免過度運動。
正確地休息也是鍛鍊
1小憩20分鐘,讓心臟動起來
小憩是減壓神器,能提高靈敏度和工作效率,也更有利於心臟健康。
研究發現,一周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於30分鐘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7%。
2喝杯熱茶,讓大腦動起來
研究發現,喝水能夠讓你的大腦提速14%,有助於保持思維敏捷。
3伸個懶腰,讓肺動起來
伸懶腰,集深呼吸、擴胸、展腰、舉臂、繃腿等動作於一身,可以通暢血脈、活絡筋骨,增加對心、肺的擠壓,增加全身的供氧,可以令全身舒爽、精力充沛。
4吃健康零食,讓腸胃動起來
在兩餐之間或餐前吃點健康零食,既可以讓你得到身心的放鬆,還有助於補充營養。
建議在上午10點或下午3點左右吃兩三次核桃,尤其中老年人和絕經期婦女。
5簡單運動,讓身體動起來
早上醒來做做伸展運動。可牽動全身,達到加速血液循環、提神醒腦的目的。
早晚刷牙時做提肛運動。預防便秘、痔瘡外,胃腸功能紊亂均有療效。
久坐後起身拍打身體。使之放鬆而避免頸椎和腰椎病。
穿鞋時做屈膝運動。蹲下身體穿鞋系帶。這個動作雖然小,但卻可以刺激小腿肚和腳脖處的肌肉。
時間不必太長,幾分鐘就能讓身體充分放鬆。
6曬太陽,讓免疫力動起來
曬太陽的好處不勝枚舉,平時可以多曬曬背部、雙腿和頭頂,有助於鈣的吸收、合成,還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曬15~20分鐘為宜,避免暴曬。
7發獃5分鐘,讓精神動起來
研究發現,心無雜念、腦子裡什麼也不想的時候,大腦中的α腦電波得到加強,具有加強記憶力、緩解疼痛,並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來源:養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