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欽點」的學霸,身上這四個特點很明顯,學渣完全不一樣

2023-10-08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小學老師「欽點」的學霸,身上這四個特點很明顯,學渣完全不一樣

孩子究竟是善於學習的「學霸」還是成績墊底的「學渣」,家長們還真不一定一眼就能看出來。不過對於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來說,他們對於學霸身上的特點卻是十分清楚的。

新的學期開始了,王芳的兒子正在就讀小學一年級的下半學期。提起兒子的成績,王芳很是頭疼。「我覺得我家孩子腦筋還是挺聰明的,可是這成績就是上不去,學習運太差了。」每次和朋友們聊天的時候,王芳都要替兒子「打抱不平一番」。

前不久,孩子班上舉行了新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為了兒子的成績提升,王芳特意在家長會結束後留了下來,她想要和老師好好聊聊。「老師,你說我家孩子為啥總是成績墊底?我明明看著他不像學渣呀!」

孩子的班主任老師聽到王芳這樣說後並不意外,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他,對於家長的想法有著極強的同理心。「您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如果僅憑成績就把孩子定性為學渣,這也確實有失公允。」

聽到老師這樣說,王芳緊皺的眉頭舒展了不少。老師隨後又接著說道,「不過我也覺得您家孩子確實還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間的。耍小聰明並不能夠帶來成績的提高,真正的學霸從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獲得好成績的。」

聽到老師說自家孩子「耍小聰明」,王芳下意識的想要反駁,不過話到嘴邊她又咽了回去。事實上在輔導孩子功課時,她也發現了孩子身上的這個特點,或許自家孩子與學霸之間的距離就是「真聰明」與「耍小聰明」之間的距離了

小學階段,學霸身上這四個特點很明顯

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學霸」身上大多有這四個共同特點,分別是專注力強、學習目標感明確、樂于思考、有好的學習習慣。

專注力強的學生通常能夠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在同樣的時間內,專注力強的孩子能夠保持更加高效的學習狀態。在課業壓力較為繁重的當下,保持較高的專注力水平,這無疑會為他們的成績提升提供助力。

明確的學習目標感,讓學生們能夠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保持著較高的自律性,同時他們內在的內驅力,也更有機會得到激發和釋放。當學生們內心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感時,他們更能夠憑藉自身的意志力,去抵抗外界的環境誘惑。

樂于思考,善於思考的學生總是能夠擁有更為發散的思維繫統,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學習問題時,更有機會找到舉一反三的解決方法。機械式的被動記憶並不如靈活的主動思考更加具有持續性的競爭力。

小學一二年級,是養成好習慣的重要階段,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帶來好的成績。但很多孩子,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也不知道如何建立的。

這樣的孩子,剛開始一二年級成績還可以,到了高年級,課業增加,就跟不上趟了。而那些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則一路開掛,成績扶搖直上。

「學渣」孩子身上的哪些特點容易被父母誤以為是優點?

在部分家長看來,孩子身上「耍小聰明」的行為是他們腦筋靈活的特徵表現。但是事實上學習是容不得半點虛假和糊弄的,耍小聰明的行為並不會幫助孩子走上學習的捷徑,反倒會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學習認知。

只注重記憶不注重思考的學習方式,或許會讓部分記憶力強的孩子嘗到甜頭。但事實上,這種機械性的重複記憶,並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當學習內容的難度加大時,機械性的記憶所帶來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

「一心多用」的學習方式,並不能夠幫助孩子在同一時間段內,收穫不同科目的知識內容。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的孩子,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狀態之中,不夠專注的學習態度,只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降低。

聰明的家長,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真學霸」?

1、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父母的輔導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一二年級的低年齡段兒的學習階段。父母的輔導可以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這對於提高孩子的學習專注力有一定的幫助。

但很多父母,是不會輔導,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我建議這樣的家長,讀一讀《好習慣帶來好成績》這本書。我家孩子二年級轉學之前成績墊底,沒什麼好的學習習慣,我也是用這本書,陪著孩子一起,把成績逆轉到了年級前三。

這本書看起來薄薄的一本,沒什麼特別的,但真正讀起來,我發現,乾貨真的太多了!書籍是有26年教學經驗的成雅梅老師撰寫的,她教過的學生,有考上北大的,清華的,復旦的,不勝枚舉。成雅梅老師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心得,系統的整理成一本書——《好習慣帶來好成績》,她認為,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不論到幾年級,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確實如此,像預習、複習、寫作業,這三大模塊中,就有不少孩子是沒有養成正確習慣的。成雅梅老師把這些內容,一一的拆解,為啥孩子不會複習,家長要起什麼作用,如何科學的複習,你想了解的,書本中都有。

語文是很多孩子都頭疼的科目,因為作文太難寫了,怎麼把語文學好學優,就有關於學課本、字詞訓練、寫作文的技巧等內容,讓家長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數,輔導孩子時,也知道從哪裡下手了。

我家孩子寫作文是老大難,剛開始寫日記,就很費勁,半天寫十幾個字,語句也不通順。現在上三年級了,300字、500字的作文,都不在話下了。他的作文,還經常會被老師當做範文在班上念。我參考的就是書中關於寫作文部分的內容,對孩子進行輔導的。

不會輔導、不懂輔導、一輔導作業就炸毛的家長,我建議你認真看一看《好習慣帶來好成績》這本書,培養孩子7個自驅型學習的好習慣,以後輔導輕鬆,孩子成績提升也更快!

2、幫助孩子科學的設定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定,對於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是如果學習目標設定的不合理,孩子從中所獲得的激勵作用就會有所打折。

學習目標設定的過高,孩子會因為一時間無法完成而感到沮喪、失望;而學習目標設定得過低,孩子們又會因為過於簡單就能完成而失去興趣。

3、鼓勵孩子多花時間去思考

尹建莉在談到自己女兒的教育時,她坦言不過是小學階段教的好,孩子底子打好了罷了。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孩子整個學習生涯的基礎,如果家長們能夠利用好這一時期,幫助孩子養成學霸所具有的學習習慣特徵,那麼相信孩子之後的學習將會由此得到助力。

枕邊育兒寄語:

在小學階段,家長們不要過分的關注孩子某一時期的成績結果,相應的父母們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孩子日常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思維的觀察上。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和竅門,引導他們一步一步的夯實基礎,提升自我,這其實才是幫助孩子成為學霸的捷徑。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432353f3e985dce0462ab1754885b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