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能從中國「清零」策略學到什麼?中國即將啟動非滅活疫苗混打

2022-02-19   新加坡眼

原標題:外國能從中國「清零」策略學到什麼?中國即將啟動非滅活疫苗混打

本期報道包括:

一、華爾街日報:外國可從中國清零策略學到什麼

二、中國將啟動非滅活疫苗混打

三、新加坡政府發放更多抗原快速檢測儀

四、昨增社區病例1萬8254起,客工宿舍病例65起

五、昨通報新增4起死亡病例,病死率降至0.174%

六、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65%

華爾街日報:

外國可從中國清零策略學到什麼

近日,一些西方媒體開始關注中國式抗疫對全球的貢獻,以及如何學習中國經驗。當地時間2月16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題為「中國清零策略可供他國學習」。

作者Greg Ip說,自從中國採取清零策略,外界都在猜想,究竟能堅持到什麼時候。每一次出現新的、傳播力更強的變異病毒株,「清零」策略就需要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做出限制和追蹤。

但是,中國堅持下來了,而且從中國內部看,成績斐然。在北京,前來參加冬奧會的外國人必須只能在特定範圍內閉環活動,但是,在這個範圍以外,城市生活看來十分正常,商店、博物館、辦公室、地鐵、公路正常運作,跟2019年別無二致。美國人今天還在設法恢復疫前生活,而中國人早在2020年就恢復正常生活了。

作者說,西方人很難冷靜地評估中國的抗疫作業。很多人還在質疑病毒的起源以及中國追蹤、隔離確診者和密接者的手段是否侵犯個人自由。確實,中國官方認為,中國抗疫成功恰恰是中國體制比美式民主優越的證明。

作者認為,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混淆了大家對中國抗疫成就的看法,也讓大家對中國式抗疫的學習價值視若無睹。中國式抗疫看來達到了兩年前人人追求的目標——低死亡率以及最小的經濟干擾。儘管有人質疑官方的冠病死亡數據,中國的人均病死率是全球最低的之一,而中國2021年經濟發展的步伐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出現阻礙。

人們在小販中心排隊打包

作者說,許多評論員說的沒錯,不可能永遠清零。既然冠病病毒已深深紮根在人類社會,中國最終還是必須與它共存。香港特區目前出現的疫情,恰恰說明,一旦病毒傳播開來,要採取檢測、追蹤、隔離的手段是很困難的。

雖然如此,作者認為,還是有必要搞清楚,中國究竟為何能夠這麼長時間內維持動態清零。這是因為中國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尤其在病毒檢測上。5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必須兩天內完成全員檢測,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則要求三天內完成。中國官媒報道,1400萬人口的天津上個月4.5小時就完成全員檢測。相比之下,很多美國城市在奧密克戎波的時候,檢測要麼嚴重滯後,要麼根本沒有進行。

為了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干擾,中國對「清零」做了調整。以1300萬人口的西安為例,限制措施是以社區為範圍。中國的做法是,出現疫情的地方必須進行嚴格的短時間的限制,這樣,全國其他絕大部分清零的地方,可以享受毫無限制的正常生活。這種策略獲得了民眾的支持。

  • 全球關注,西安疫情告急!今起徹底切斷國內國際所有航線

作者說,抗疫是有代價的。儘管出口強勁,抵銷了負面因素,但是,中國的消費收入仍受到封城和旅遊限制的打擊。有學者統計,去年1月至11月,中國有440萬家中小企業關閉,只有130萬家新註冊成立;他估算,在疫苗採購上,中國花費了近1000億美元。

儘管如此,他說,比起其他國家,中國人的正常生活被疫情影響的極少極少。在其他國家,一波波的疫情嚴重損害了商業,迫使學校關閉,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將來,中國一旦開放,也會面對這類干擾,但是,由於中國在疫苗和治療上有時間做好準備,衝擊不會太大。因此,普通民眾看到中國式抗疫的優勢,因此給予支持和配合。

作者說,《柳葉刀》曾刊登文章說,政府能否成功領導抗疫,關鍵在民眾是否信任政府。對政府信任度越高的,越能配合各種抗疫措施。根據世界價值觀調查,中國人對政府信任度高,美國人低。

作者總結說,中國式抗疫的成功關鍵,並不在於體制的優越性,而在於美式民主實在需要大大改進。

中國將啟動非滅活疫苗混打

第一財經報道,中國對冠病病毒疫苗未來加強免疫接種提出了新的相關要求,加強免疫方案有兩種:一是同源疫苗,一是異源疫苗;相關部門對疾控接種系統進行了培訓,將在目標人群中開始異源接種。

所謂同源加強免疫,指加強免疫採用與基礎免疫同一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接種,目前階段,中國實施滅活+滅活疫苗加強或腺病毒載體+腺病毒載體疫苗。

所謂異源加強免疫接種,是指接種與之前疫苗技術不同的疫苗,也就是俗稱的「混打」;目前階段,中國實施滅活+重組蛋白疫苗或滅活+腺病毒載體疫苗。

第一財經引述流行病學專家說,目前中國自然感染人群極少,而中國國外無論是發達和發展中國家都有約25%至50%人群經歷過自然感染;自然感染可以產生高於疫苗所誘導的免疫保護力。

另外,在中國國外還有一定比例人群由於自然感染和接種疫苗,產生了更高的雙重保護力。所以,中國有必要推進不同技術路線疫苗的序貫免疫,通過異源序貫免疫策略,優化現有疫苗的組合和效力。

新加坡政府發放更多抗原快速檢測儀(ART)

最近兩周內, 抗原快速檢測(ART)自助檢測儀的需求激增,新加坡政府因此開庫向零售商發放更多自檢儀以應需求。

今日衛生部說,本地一出現供應短缺,當局就會立即從庫存發放自檢儀給零售商,上周就已應零售商的要求這麼做。自檢儀需求增加也反映人們的防疫意識提高了,更多人負起責任定期檢測。

(圖源:Ministry of Manpower)

本地去年6月至今已售出約900萬個自主檢測儀。如今,民眾在超級市場和便利店也能買到自檢儀。本周內衛生部將在全國範圍內4個社會服務中心和47個家庭服務中心運送約14萬個自檢儀。

從前天起,衛生部允許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冠病確診者預約到綜合檢測中心或快速檢測中心,在專人監督下免費進行檢測,病患在檢測後的30分鐘內即可從HealthHub應用獲取確診記錄,以此來緩解診所及醫療中心的壓力。

新加坡 ICU重症仍有兒童1人

2月17日,衛生部通報,ICU重症病房有32人,比前一天少3人。

按病情分,19人為插管病危,比前一天少1人;13人為輸氧觀察,比前一天少3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1人(-1),六旬10人(=),40歲至59歲10人(-2),0歲至11歲兒童1人(=)。

(括號內代表跟昨日統計人數對比增加+、減少-或持平=)

ICU重症病房已連續四天有兒童病患一人。

過去14天在治重症病患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輸氧病例增至164人

包括一名青少年和4名兒童

普通輸氧病人有164人,比前一天增11人。

其中4人是0至11歲兒童,1人是12歲至19歲青少年。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昨天通報4起新增死亡病例

衛生部昨晚通報4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930起。

按死亡日期統計,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如下:

總體病死率降至0.174%

本波疫情病死率為0.038%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2月17日,新加坡一共出現53萬3425起確診病例,其中930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80%降至0.174%。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目前出現96起死亡病例,大部分為前一波的德爾塔確診病例,也就是說,他們確診的是德爾塔病毒株,但死亡則發生在奧密克戎波的期間。

本波疫情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040%降至0.038%。

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儘管沒有出現擠兌跡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ICU病房占用率自一月中旬以來逐漸上升,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為9.1%,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新加坡2月17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2月17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1萬8545起,含本土1萬8319起、境外輸入226起,累計53萬3425起,破53萬起。

在1萬6883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3320人(18%),ART抗原檢測陽性1萬5225人(82%)。具體細分如下:

新加坡是少數把ART陽性也計入確診統計的國家。衛生部指出,由於許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為輕微症狀,不少是通過自檢確診,原則上無須上報,部分人員主動上報統計,因此,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情全貌,實際感染人員肯定比數據高,有專家判斷高兩三倍。

昨天新增的1萬8319起本土病例當中,1萬8254起為本地社區病例,65起為客工宿舍病例。

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本土病例增長率為1.28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1.28,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128起。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54天維持三位數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226起,連續54天維持三位數。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從去年12月23日起,新加坡VTL(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措施限制50%旅客名額售票,但無停止旅客入境。

2月16日,當局宣布,即日起恢復VTL全額售票,並將開通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以色列、菲律賓、峇淡島、民丹島VTL。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65%

在過去28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為無症狀或輕症,0.3%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為/現為ICU重症(輸氧觀察+病危插管),0.03%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2月16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人口比例為92%,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0%。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65%。

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即5歲及以上的健康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4%。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586人(46%),普通輸氧病例54人(33%),ICU輸氧觀察病例3人(23%),ICU病危插管病例7人(37%)。

普通住院病患升至1276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1276人,比前一天大增112人。

根據年齡分布如下:

過去14天變化如下: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增至6萬1330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136人,累計1萬9075人;死亡病例新增4起,累計930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類似方艙醫院)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6萬1330起,比前一天增8996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9316人,累計45萬零168人。

活躍病例6萬2802人,比前一天增91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