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悍然入侵波蘭,閃電戰獲得極大成功,華沙的淪陷標誌著這個國家的滅亡;與此同時,蘇聯為了加大戰略縱深,同時也遵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兵波蘭,以布格河為界與德國共同瓜分波蘭。1940年春,蘇聯內務委員會在卡廷森林秘密處決4421名波蘭戰俘,他們包括軍官·政府官員·地主·資本家·知識分子·間諜等一大批波蘭精英分子,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卡廷慘案。卡廷慘案,被世界人民知曉時,蘇聯和納粹德國都互相指責是對方所為,直到1990年4月13日,在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問蘇聯之際,蘇聯才正式承認對卡廷事件負全部責任。這點上,蘇聯確實比不上德國,連敢於承認的勇氣都沒有。另外,據估計在整個二戰期間,共有650萬波蘭人死於戰爭。
波蘭為什麼亡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滅亡
1.波蘭的地理位置。波蘭處於德國和蘇聯兩個具有敵視又強大的國家之間,兩者如果要消滅對方,都必然要踏過波蘭,波蘭亡國的命運從納粹崛起和蘇聯的建立就開始註定。波蘭是一個可憐的國家,歷史上就曾經三次就被瓜分,這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2.波蘭的「閉關鎖國」。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無論是軍事思想還是武器裝備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可是波蘭高層對此視而不見,軍隊依然保持著原始狀態,二戰時,竟出現波蘭騎兵進攻德國的坦克,真不知道是悲哀還是愚蠢。
3.波蘭錯誤的外交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又重新建立,趁著德國戰敗,竟然吞併了德國的東普魯士地區;在蘇聯建立初期,又出兵蘇聯,侵占蘇聯領土。波蘭膽子真大,仗著英法的支持,把身邊的兩個大國都得罪了,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才出現《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共同瓜分波蘭的協議。
卡廷慘案為什麼會發生?
卡廷慘案發生並不是偶然事件,這是有著深遠的歷史。在1920年,蘇聯建立初期,波蘭就在英法的支持下入侵蘇聯,給蘇聯造成了重大損失,蘇聯從此便與波蘭解下了深厚的仇恨,報復自然而生。為了保證波蘭占領區的穩定,這些在卡廷森林中被處決的波蘭經營分子就成為了不穩定因素,釋放是不可能的,死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蘇聯準備永遠的占領波蘭,這個在以前俄國歷史中就發生過,要對波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這些波蘭高層就是被清算的對象,以掃除改造過程中的障礙。
波蘭亡國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畢蘇斯基,波蘭革命者,政治家,一戰後新生的波蘭共和國領導者和軍事獨裁者
1.不能四面樹敵。波蘭亡國就是不顧及自身的實力,仗著英法的支持,同時與蘇聯和德國為敵,滅亡不可避免。如果一戰結束後,波蘭高層能夠具有長遠的眼光,對德國報以同情和暗中支持,甚至不作為,二戰前倒向德國,最起碼能夠避免亡國的命運。至於為什麼不倒向蘇聯,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天然的對立。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在外交上就應該採取「一邊倒」的政策,想做牆頭草最終只能走向滅亡,這方面現在的日本做的不錯。
2.要與時俱進。波蘭,在二戰前期,無論是軍事思想還是武器裝備都沒有因為一戰而發生任何變化,軍事力量還是以騎兵為主,波蘭好像還是封建的現代國家,用「閉關鎖國」形容再也恰當不過。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永恆不變的法則。如果波蘭能夠從一戰中,總結經驗和趁著德國和蘇聯都處在虛弱時期發展軍事工業,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就不會這麼不堪一擊了。與時俱進,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國家的強大都是適用的。
3.要有危機意識。面對納粹的崛起和蘇聯的潛在威脅,波蘭並沒有充足的危機意識,依然幻想著英法的支持,本身並沒有積極的展開「自救」計劃,一旦面臨戰爭,就混亂不堪,迅速就亡國了。
卡廷慘案是悲哀的,也從側面說明了在亡國的大背景中人們的悲慘境遇,亡國奴的日子並不是好過的。從時間上說先是波蘭亡國,再是卡廷慘案的發生,這就是亡國後的代價。如果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只能做到一點,就是不斷促進國家的發展,只有不斷強大綜合實力才是一切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