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不負荊楚萬千才。4月7日,「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湖北省第三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以下簡稱「民賽」)在荊州拉開帷幕。來自全省的222名優秀民間技藝傳人,在「漆藝、刺繡、烙畫、陶藝、泥塑、根雕、木雕、草竹編」八個項目上同台獻藝競技,開展「從腦尖創意到指尖輕舞的角逐」。
本屆民賽由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荊州市人民政府主辦,荊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湖北省民間工藝技師學院承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漆藝分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駐荊州傳統工藝工作站、湖北省工藝美術協會、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重要論述精神,實施湖北技能強省戰略,弘揚工匠精神,推動傳統工藝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
——前瞻性布局,聚力人才高端引領。湖北於2017年開展首屆民賽,致力於搭建民間工藝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聚合平台,充分挖掘新時代技能人才的創新創造潛能,展示魅力與風采。以人才高端引領,推動青年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增強國際賽事競爭力。民賽為省級一類大賽,選手通過作品展示、現場製作、作品創作概述,決出金、銀、銅獎及優勝獎。對獲得各項目前3名的選手,授予「湖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符合人社部相關規定的職業(工種)按程序晉升技師職業技能等級,已具有技師職業技能等級的可晉升高級技師。
——創新性發展,凸顯非遺傳承品牌。以大賽為依託,在荊州先後舉辦三屆「荊楚問漆」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全國漆藝邀請賽;成立漆藝傳承發展聯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漆藝分會。荊州市在漆藝領域研究傳承、技藝水平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占據全國「C位」。2017年、2019年先後兩屆民賽,產生16塊金牌,23塊銀牌,30塊銅牌,推出48位民間工藝「全省技術能手」,擴充了非遺傳承大師、民間工藝等高技能人才大軍。2023年,湖北民間工藝技師學院再創佳績,組織並承擔啟動了《漆藝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工作。從民賽脫穎而出的民藝學院教師馬廣波、范建軍,代表湖北參加全國第二屆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榮獲工藝美術品設計師獎項(漆器設計與製作)職工組一等獎,擦亮了湖北非遺傳承漆藝品牌。
「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湖北省第三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大篷車」行動去年11月在荊州市啟動,歷時4個月拜訪近百位民間工藝大師及傳承人,收集百餘幅涉及各個領域的傳統工藝代表性作品,基本掌握湖北省民間工藝發展現狀。為各級相關部門支持全省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施策扶持的依據,為民賽升級和創建「湖北省民間工藝技能傳承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突破性轉化,推動民間工藝產業發展。民賽遴選的民間技能人才,是推動民間工藝產業發展的「金種子」,是賦能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一村一匠」的領軍人物。湖北充分利用大賽選才成果,以實施《湖北省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為抓手,立足湖北「51020」現代產業體系,催生更多新產業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推動湖北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與創新,引領民間工藝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增色添彩,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目前,湖北傳統工藝產業遍布全省,迸發出澎湃活力,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擴大就業創業等發揮重要作用。
(王叢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30d1c8e5e687d0339fc33293f056b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