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聊齋》,被央視反覆重播,事實證明,老國產片的尺度不低

2022-07-10     電影七

原標題:32年前《聊齋》,被央視反覆重播,事實證明,老國產片的尺度不低

上個世紀70年代,鮑方導演的《畫皮》,在華語電影市場上掀起過一陣「聊齋熱」。

因此,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也成為了當時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比如風靡一時的《精變》,《胭脂》、《鬼妹》、《狐緣》、《碧水雙魂》,以及當年最有名的徐克版《倩女幽魂》。

但是,要說到改編《聊齋志異》的影壇第一人,其實是導演李翰祥。

在1960年,李翰祥憑藉一部《倩女幽魂》,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櫚獎的提名。

時隔多年,在徐克導演的《倩女幽魂》里,很多橋段都是借鑑李翰祥的版本。

比如說,寧采臣寫給聶小倩的那首詩,原著中並沒有這樣的情節,是李翰祥自創的。

縱觀李翰祥的整個導演生涯,他拍的《聊齋》的故事,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頗為成功。

唯獨有一部作品,卻在票房和口碑方面堪稱慘敗。

當年,在結束《一代妖后》的拍攝後,李翰祥帶著劇組遠赴敦煌莫高窟,再次將《聊齋志異》搬上了銀幕。

《敦煌夜譚》這部電影,改編自《聊齋志異》里的「蓮香」一章。

導演李翰祥將蒲松齡筆下的「鬼狐愛情」,與敦煌的文化氣息相融合,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而且在敦煌莫高窟的戲份,全部都是實景拍攝,這在當時算是國內首例。

從前期的籌備到整部電影拍攝完成,《敦煌夜譚》可謂是一波三折。

據了解,在拍攝期間,經費一度陷入緊張,為此導演李翰祥去接拍了幾部風月片,才最終籌集到資金。

直到1991年,電影才得以與觀眾見面,只可惜僅僅上映7天,只斬獲了52萬的票房。

儘管這樣的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電影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被埋沒著實令人感到惋惜。

故事剛開始,畫師桑子明(王霄 飾演)奉朝廷的命令,在莫高窟第三十八洞繪製壁畫。

為了心無旁騖,他選擇住在了一個山洞裡。

每當桑子明在洞中作畫時,洞口都會有一隻狐狸在遠處觀望。

聽說這件事的好友于飛(蕭小華 飾演)告訴他,此狐狸是個妖精,讓他多加小心。

由於桑子明的畫技高超,得到了節度使李懷讓的賞識,所以讓他為自己的女兒畫一幅人像畫。

原本這件差事也難不倒他,但是問題在於,李懷讓的女兒早就去世,只能通過他的描述,靠想像來畫出他女兒的模樣。

於是李懷讓說了一大堆,李懷讓硬是無從下筆,所以乾脆表示,你就按照你的想像畫,哪裡不行在改。

為了尋找創作靈感,桑子明與好友于飛,來到月牙泉附近散步。

結果,他意外在這裡撿到了一幅古琴。

桑子明想將古琴帶回去,于飛卻勸說他,這是無主之物,附近還鬧鬼,容易給自己引來災難。

但是這個桑子明偏偏不信邪,對著于飛說道:「男鬼我有利劍,女鬼我則開門納之。」

夜裡,天突然下起了大雨。

桑子明聽到洞外有人呼喊救命,只見一名女子昏倒在地上。

他趕緊將女子帶到洞內,並給她換下了衣服。

等女子醒來後,發現自己一絲不掛,立刻認為眼前的這個男子對自己做了不軌之舉。

還沒等桑子明解釋,便要求他對自己負責。

見此情況,桑子明所幸「認罪」,並把女子留在了洞中,兩人共度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事後,女子告訴桑子明,小女子名叫蓮香(王小鳳 飾演),原本是個青樓女子。

有幸遇到公子,只要對方不嫌棄自己,甘願永遠陪伴在公子身邊。

貪圖美色的桑子明,卻不想給蓮香一個名分。

看到這裡,其實大概有些觀眾應該能夠猜到,這個蓮香並非是人,而是那個每日守在洞中的狐狸精,她一直仰慕桑子明的才華,所以想盡辦法接近他。

第二天,桑子明就以蓮香的樣貌,畫了一幅畫交給了李大人。

李大人看後並不太滿意,認為畫中的女子與自己的女兒的氣質相差太大。

根據李大人的描述,桑子明又將畫拿回去修改。

當天夜裡,桑子明翻來覆去都想不到該如何畫。

就在這時,他一時興起,就把撿來的古琴彈上了一曲。

結果,就有一位容貌姣好的女子聞聲而來,對方自稱是李懷讓的侄女,名叫李燕兒。

兩人可謂是一見如故、互生愛慕,很快就確定了情人關係。

桑子明根據眼前的李燕兒,畫了一幅畫送給李大人看,結果對方讚不絕口,說是和自己去世的女兒一模一樣。

其實,這個李燕兒是李懷讓死去的女兒,她遊蕩於人間時,聽說父親對她甚是想念,要求桑子明為自己畫像,便現身讓他來畫。

然而,令桑子明沒想到的是,自己和李燕兒相處久了,偷嘗了禁果,被吸了陽氣渾然不知,很快就一病不起。

蓮香見到自己的愛人如此,便勸說他離李燕兒遠一點,卻被桑子明大聲斥責,說是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

而李燕兒在聽說此事後,深知問題的嚴重性,便打算在離開前,幫助桑子明恢復元氣。

在此期間,蓮香也意外得知了李燕兒的悲慘遭遇。

原來,李燕兒起初並非孤魂野鬼,奈何地府的判官收受賄賂,將她從投胎的名單上替換。

於是蓮香決定幫助她,以同樣的方式賄賂鬼差,幫助李燕兒成功還魂。

最後,李燕兒換了一個身份,和桑子明有情人終成眷屬。

《敦煌夜譚》的故事,也就到此結束。

整個故事看下來,不得不承認《敦煌夜譚》改編得非常成功。

首先,它忠於原著。

《聊齋志異》的主題,大體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歌頌美好愛情;

第二類,是窺探複雜人性;

第三類,是諷刺貪官污吏。

而《敦煌夜譚》的故事,將這三種主題進行了巧妙地融合。

故事的開篇,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桑子明和蓮香,以及李燕兒的愛情故事。

緊接著,通過對桑子明的心理描寫,來說明人性不可測。

在結尾處,對地府的暗諷,藉此來諷刺官場上的貪污腐敗。

其次,在服裝、場景、人物塑造方面,《敦煌夜譚》都做到了相當的精細到位。

特別是飾演李燕兒的演員周潔,她原本是國家一級舞蹈演員。

在片中,她的那段羯鼓舞蹈表演,將古典舞蹈的意韻,表現得美輪美奐,令人心曠神怡。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夜譚》在上映前,電影就被刪減了大概5分鐘,才得以與觀眾見面。

但是在一些電影評分網站上,該片卻被打上了「情色片」的標籤。

雖說片中是有一些大尺度鏡頭,但是目的並不是為了博人眼球,而是一種藝術上的呈現。

而且,在很多年以前,《敦煌夜譚》曾被央視電影頻道多次重播,片中的鏡頭一個沒有迴避。

由此可見,這樣的定義有些不實。

總的來說,《敦煌夜譚》是一部改編極其成功的電影。

被埋沒至今,與當時電影市場的大環境有一定關係。

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片憑藉著濃厚的藝術氛圍,成為了很多影迷心中的經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27a16980e1b711f636cf13eb305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