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即將過去。
內地院線方面,《速度與激情10》一騎絕塵,票房比《銀護3》先一步破5億,幫好萊塢挽回了一絲顏面。
臨近月底,新片開始井噴。
光5月26日這一天,就一口氣上了四部新片。
被罵上熱搜《小美人魚》,內地和北美票房差距懸殊,冰火兩重天。
《刀劍神域進擊篇:暮色黃昏》憑藉固定的粉絲受眾,發揮穩定。
作為愛情電影,《溫柔殼》也是常駐院線的類型,不功不過。
唯獨這一部《川流不「熄」》,不論是票房還是排片占比,都在四部新片里墊底。
上映第三天,排片僅為0.5%。
只有《小美人魚》的零頭。
甚至連上映3天的《造夢之家》都有2.5%的排片,但票房卻比《川流不「熄」》還少。
我所在的六線小城,第一天只排了三場。
我怕它淪為「院線一日游」,趕緊在上映首日去看了。
中午場次,連我一共兩位觀眾。
我抱著忐忑的心情看完了電影。
走出電影院,我心生感慨:
一共四位一級演員(楊新鳴、塗松岩、何賽飛、林永健)參演《川流不「熄」》,不應該落得這樣的下場。
1
爺孫版「人在囧途」,是我看完電影的第一觀影感受。
加上李屏賓的攝影,久石讓的配樂,讓這部電影流露出幾分《菊次郎的夏天》的感覺。
他,叫張大川(楊新鳴 飾)。
是一名退伍老兵。
與兒子張建國(塗松岩 飾)一家生活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鎮上。
張建國和妻子常年忙於工作,對自己的兒子張小松(胡昌霖 飾)不管不問,把他扔給張大川獨自照顧。
張大川像很多老人一樣,喜歡講「當年情」,喜歡沉浸在過去的歲月中。
手機,別人教了他很多次,他都學不會如何接電話。
一輛老爺車,連維修的零件都停產了,他還不願放棄,天天幻想著把車修好開出去。
張大川不願意,也跟不上現在的社會變化。
自然而言,他和兒子兒媳、孫子的代溝,越來越大。
當年上戰場,張大川都沒在怕的。
而如今最怕的,卻是孫子的班主任。
他覺得年輕人都不在乎他的感受。
年輕人只覺得他一天天沒事找事,倔得很。
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改變了張大川的生活。
一天,大川接到老戰友去世的電話,於是他決定獨自前往北京,參加戰友的葬禮。
張大川覺得反正這個家也沒人在乎自己,乾脆說走就走。
這回恰好是暑假。
張大川在收拾行李的時候,被孫子張小松看見了。
張小松正值青春叛逆期,比起在家上補習班,還不如出去旅遊。
他「威脅」張大川,要是不帶他,就告訴爸爸媽媽。
張大川拗不過,只能帶上這個「拖油瓶」孫子。
從未單獨出過遠門的祖孫倆上路了。
後來這一路上遇到的囧事,充分說明:
誰是拖油瓶,還真不一定。
《川流不「熄」》從類型上看,屬於典型的公路片。
今年大火的進口片票房冠軍(截止目前為止)《鈴芽之旅》也是公路片。
國內之前比較有名的公路片,大部分都是搞笑類。
典型例子:《人在囧途》《泰囧》《心花路放》《後會無期》。
公路片的好處,是觀眾可以更有代入感。
旅途上出現的一切戲劇衝突,都能讓觀眾更沉浸於此。
最終,主人公完成思想變化,情感體驗。觀眾也更能跟他們共情。
比起搞笑,《川流不「熄」》給觀眾帶來的,更多是溫暖治癒。
2
去參加戰友的葬禮,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
張大川,是這個任務的執行人。
由於帶上了一個張小松,這就使得整趟旅程,充滿了不穩定的因素。
對於情侶而言,一次旅行,可以成為分手的導火索。
對於家人而言,則有可能是一次彼此了解的機會。
我注意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張大川和張小松這一路北上。
經歷火車、自駕車、徒步。
爺孫兩人的羈絆,是隨著交通工具的降級而增強。
交通工具越便利,兩人的距離反而是越遠的。
在火車上,小松只顧著自己,要麼睡覺,要麼搗鼓他的相機。
直到張大川的錢被騙子偷走後。
兩人只能捆綁在了一起。
到了天津,換上姑姑的小車接著上路。
兩人的活動空間被限制在了狹小的車內。
老人只相信地圖,年輕人更相信導航。
這裡,又是兩代人思想的一次碰撞。
結果證明,張小松是對的。
張大川因為固執不肯相信導航,結果越來越遠,中途還因為教小松學車,把車給撞了。
上了高速後被警察攔了下來。
到這裡,張小松對爺爺都是要多嫌棄有多嫌棄。
但是,當他看到警察得知爺爺,是因為要去北京出席戰友葬禮露出肅然起敬的表情,開始對爺爺的過去產生了興趣。
之後,他們坐大巴前往北京,結果中途大巴又壞了。
爺爺大腦一熱,乾脆徒步。
張小松雖然不情願,但放心不下爺爺,只能一路同行。
這一路上,反而看到了很多平時看不到的風景。
在西瓜地里吃西瓜那一幕,真的太日系,太《菊次郎》的feel了。
兩人一路吵吵鬧鬧,又相互依靠,不知不覺中關係開始變得融洽。
張小松終於從爺爺的口中,知道了他為何不能坐飛機的真相。
這源於一段殘酷的戰爭經歷。
而張大川曾經夢想退伍之後,去當一名飛行員。
結果沒能如願。
他把這個夢想寄希望於兒子張建國身上。
而兒子也沒活成他想要的模樣。
不過,他現在才知道,這份夢想得到了傳承。
兒子把這份夢想傳給了張小松。還把他當年做的模型飛機送給小松。
在這趟旅程中,張大川得到了成長,學會了理解、變通,接受新事物。
張小松從爺爺身上學會了堅韌的品質和處事方式。
其他人雖然沒有一同上路。
但也間接因為他們這趟旅行,人生也悄悄地發生改變。
3
公路片類型,只是《川流不「熄」》的表達方式,內核是關於中國式家庭的探討。
塗松岩和楊童舒在片子飾演一對雙職工。
男的是保險經紀,女的是外科醫生。
人到中年,為了維持家庭,他們整日在外奔波。
忙起來就顧不上照顧兒子。
他們自以為張大川退休了沒事做,幫忙帶孫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卻從未真正關心過父親,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老人孩子不在家之後。他第一次發現這個家如此靜悄悄,空蕩蕩。
當看完兒子寫的日記後,他才發現自己其實並沒走進過父親和兒子的心。
電影最後,他願意為了家人,做出了改變。
塗松岩的戲份不多,但對於演繹中年男人的辛苦和無奈,拿捏到位,很有共鳴。
代樂樂在電影里飾演塗松岩的妹妹。
她正和丈夫的婚姻出現問題,正處於離婚的邊緣。
最讓我深有感觸的一點,是她極力在父親張大川面前表現得跟往常一樣,但還是瞞不過父親的雙眼。
女兒,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父親手中的一塊寶。
孩子過得好不好,為人父母一眼就看得出來。
導演說他想去拍一些純粹真實的人,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就能夠看到一個純粹且真實的家庭。
電影里三代人的溝通問題,正是當下我們社會中家庭關係普遍存在的困擾。
雖然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看到電影最後一家人的全家福,所有人真正的笑容。
你有理由相信,血濃於水的親情,真的可以衝破那些代溝和隔閡。
最後再提一下前段時間在網上殺瘋了的何賽飛。
她在這部電影里一人分飾兩角,和楊新鳴老師的對手戲,承包了不少笑點。
對了,電影結束之後別走開,還有一個超長的彩蛋,別著急離場哦。
END
感覺國內已經好久沒有出現過質量較高的公路片了。
而當國產公路片都一股腦門往如何逗你笑的方向狂奔時,《川流不「熄」》反而願意慢下來。
不搞噱頭,不搏眼球,用最質樸的情感來打動觀眾。
我們的大銀幕不應該只有某一類,某幾種電影。
電影市場應該是多元的,百花齊放。
《川流不「熄」》是一次勇敢的嘗試。
內地廣闊的市場是有足夠的試錯空間的,也許這一次的表演不盡人意。
但是,只要是好電影,用心做的電影,是不會被埋沒的。
一定要相信觀眾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