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才:《中國詞話史》(修訂本)

2023-10-30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朱崇才:《中國詞話史》(修訂本)

《中國詞話史》(修訂本),朱崇才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版。

內容簡介

詞話是中國古代詩學文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書是一部全面系統呈現中國詞話產生、發展、演變歷史的理論著作,全書運用歷史學的觀點與方法,對中國歷代詞話作出了歷史化的闡述,對詞話文獻具體內容進行介紹、梳理、評點、總結,從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乃至還原詞話歷史發展的面貌,以期描述評論歷代詞話產生、發展、繁榮直至衰落的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晚唐五代詞話的開端、北宋詞話的成立、北宋蘇軾及其門生幕吏、南渡前後詞話的繁榮、南宋中後期詞話、金元詞話、明代詞話、清前期詞話、近代詞話等。

該書將複雜的詞學主體、紛繁的詞話對象、曲折漫長的詞話發展歷程,建構為一個有機整體,對中國歷代詞話作出了獨特闡釋,對於繼承和發展這筆巨大的詩學文化遺產,建立中國詩學在世界詩學體系的話語權有重要意義。

目 錄

新版前言

自序

緒論

第一節 詞話的定義

第二節 歷代詞話的基本狀況

第三節 詞話史的研究

第一章 晚唐五代:詞話的開端

第一節 唐代歌曲的有關文獻

第二節 詞籍、史部、筆記雜著中的詞話

第三節 《花間集序》與矛盾詞學觀的開始

第四節 「詞」的概念之確立

第二章 北宋:詞話的成立

第一節 北宋前期

第二節 北宋後期:筆記小說中的詞話

第三節 北宋後期:詩話及詞籍序跋題記

第四節 詞話專著的出現

第三章 北宋:蘇軾及其門生幕吏

第一節 蘇軾的詞學觀

第二節 蘇門四學士及李廌

第三節 陳師道、李之儀、趙令畤

第四章 南渡前後:詞話的繁榮

第一節 南渡前後的詞話專著

第二節 李清照《詞論》

第三節 南渡前後成卷詞話

第四節 南渡時期詩話筆記中的詞話

第五節 南渡前後詞籍序跋題記

第五章 南宋中後期詞話

第一節 南宋中後期詞話概述

第二節 南宋中後期筆記小說中的詞話資料

第三節 南宋中後期史部、集部中的詞話資料

第四節 以學為詞及詞學考證的興起

第五節 詞籍序跋題記的興盛

第六節 對於北宋詞人的評價

第七節 文章政事的新聲

第八節 南宋中後期重要話詞者及成卷

第六章 張炎《詞源》及宋末元初詞話專著

第一節 楊纘《作詞五要》

第二節 周密《浩然齋詞話》及其他

第三節 張炎《詞源》

第四節 沈義父《樂府指迷》

第五節 陸輔之《詞旨》

第六節 雅正派詞話專著的理論意義及影響

第七章 金元詞話

第一節 南北文化的交流與金代詞話

第二節 元好問的詞學觀

第三節 元代前期詞話

第四節 元代後期詞話

第八章 明代詞話

第一節 明代詞話的概況及特色

第二節 明代詞話專著

第三節 明代詞話的主情率性傾向

第四節 明代詞話的「花草之風」

第九章 清前期詞話

第一節 詞學的中興與詞話的繁榮

第二節 雲間派及東南文士群

第三節 陽羨派及萬樹的詞學觀

第四節 歷代詞話的整理集成

第十章 浙西派

第一節 浙西派前期:朱彝尊與汪森

第二節 浙西派中期:厲鶚與王昶

第三節 浙西派後期:吳錫麒與郭麐

第四節 浙西派的影響及流變

第十一章 清中期詞話

第一節 清中期詞話專著

第二節 清中期散見詞話

第十二章 常州派

第一節 張惠言《詞選》的開山意義

第二節 周濟對常派詞學的發揚光大

第三節 浙常二派之交替

第十三章 近代詞話

第一節 近代前期

第二節 劉熙載《藝概·詞概》

第三節 近代後期

第十四章 常派的推廣及中興

第一節 譚獻與陳廷焯

第二節 端木采、況周頤與「重拙大」

第三節 常派之流風餘韻

第十五章 王國維與古典詞學的終結

第一節 《人間詞話》:中國現代詩學的開端

第二節 《人間詞話》:中國古典詩學終結的標誌

第三節 《人間詞話》:對現代中國詩學轉型的影響

附錄一 引用書目(按拼音排序)

附錄二 詞學術語索引(按拼音排序)

後記

後 記

《詞話史》出版發行之後,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考驗。學術的成立,不僅需要深入細緻的研究,也需要在光陰的河流中歷經大浪淘沙。因自以為該稿的主要觀點直至今日仍能成立,故當江西教育出版社提供再版機會時,筆者感謝之餘,即欣然同意重新出版。

《詞話史》

本書材料的搜集、提綱的構思、部分章節的撰寫,開始於1990年。約1992年寫成提要,並將其作為博士論文的第三章「詞話的歷史發展」。在此基礎上,1994年寫成初稿,後又經過近十年斷斷續續的增刪修改。

2006年出版後,又在訂正數處訛誤後,發行了二刷。此次重新出版,為與所在的叢書相一致,遂改名《中國詞話史》,在內容上,核正了部分參引資料的訛誤。

本書參考、引用諸多前輩及同行學術成果,注釋及引用書目中已一一列出。然讀書未廣,記憶有差,若有雷同、遺漏等弊,在此先表歉意。如蒙不棄,賜一二語提命之,感激不盡。

在這長達十餘年的材料搜集和構思寫作過程中,先師唐圭璋教授《全宋詞》《詞話叢編》《詞學論叢》《唐宋詞簡釋》等著作,不但是本書據以構思、寫作的基本材料,而且是本書得以完成的精神力量源泉;先師「以古證古」「觀古察今」「將心比心」的學術精神,是指導本書的基本思想。

在十多年的學習探索過程中,筆者深切體會到,郁賢皓師關於文獻材料須「竭澤而漁」,治學「板凳須坐十年冷」的教誨,確是做學問的不二法門。李靈年教授在資料搜集、項目推進的過程中,給予了許多關懷指導,謹在此亦表示衷心感謝。

《詞話學》

本書由博士論文之一部分發展而來,因此,筆者希望通過本書再次面世的機會,再次表達對於諸位指導、評閱、答辯老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謝。

我的博士論文是在唐圭璋師、郁賢皓師、常國武師指導下完成的。三位恩師在選題、材料、觀點、論證、行文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具體的指示,筆者能夠完成論文並獲得通過,主要是導師教誨督促之功。此外,曹濟平師、王長俊師也給予了許多幫助。

論文初稿完成後,曾延請沈玉成研究員、劉乃昌教授等人評閱。各評閱老師既給予了許多讚揚勉勵,又認真負責地給予了許多指導及批評意見。這些意見對於論文及本書的修改和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1993年6月,本論文通過答辯。答辯委員會主席為王水照教授,委員為周勛初教授、卞孝萱教授、楊海明教授、鍾振振教授、郁賢皓教授、常國武教授。

《詞話理論研究》

論文通過後,王水照教授在百忙中親筆寫信向出版單位推薦,對於先生的提攜獎掖,我感激不已,銘記在心。鍾振振教授也給予了熱情的鼓勵和幫助。同門王兆鵬師兄、劉尊明師兄除在平日切磋中給予我許多啟發外,還幫助聯繫出版單位,在此也一併表示感謝。

在本書的寫作修改過程中,還得到楊海明教授的許多指教和鼓勵,師兄王步高教授、程傑教授也給予了指點幫助。

本書稿曾列入「211工程——全球語境中的中國文學資源及其傳播策略研究」項目基金。在這裡,我要特別地感謝何永康老師。何老師對本書的寫作不斷地給予鼓勵,並將其列入這一基金項目。同窗好友駱冬青教授在本書的寫作、出版過程中也給予了許多幫助。

《詞話叢編》續編

另外,高校古委會直接撥款項目「《詞話叢編》修訂續編補編」、「《詞話叢編》三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第一批研究項目「詞學研究電子資料庫」項目,為本書稿提供了有力的資料支撐。在此謹向評審及資助單位致以敬意。

本書得以再次出版,衷心感謝江西教育出版社領導對於學術出版事業的執著追求,衷心感謝編輯樊令先生的青睞與不棄。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朱崇才

2023年7月修訂於淮陰古運河畔

《近現代報刊詞話彙編》

作者簡介

朱崇才,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字美學、宋詞和詞學理論研究,曾師從著名詞學大師唐圭璋教授。主持《詞學研究電子資料庫》的建設,研製《詞學電腦專家系統》。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詞美學研究》。著有詞學專著多部,論文數十篇。承擔高校古委會直撥項目《詞話叢編三編》(2012)。科研項目獲得過多項獎項:《詞話學》(詞學專著)獲夏承燾詞學獎二等獎,《詞話叢編:續編》(詞學資料彙編)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