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女兒陳子美,85歲在美國險被趕出屋,解困後稱還是中國人好

2023-05-30     臨溪柚子

原標題:陳獨秀女兒陳子美,85歲在美國險被趕出屋,解困後稱還是中國人好

2004年4月14日,一位高齡老人在紐約皇后區聖約翰醫院去世,可憐她的屍首一直停留在醫院,直到一個月後,大兒子才姍姍來遲,為母親收斂屍體,整衣下葬,老人下葬時穿的,是她生前一直反覆嘮叨的那副穿著打扮,她生前的婚服。

這個老人是誰?為何晚年如此淒涼的孤身在醫院,這不免要說起她充滿悲劇的一生。

陳家幼女

這個老人名叫陳子美,是陳獨秀的幼女,也是陳獨秀最寵愛的孩子,至於為何晚年過得如此淒涼,還要從她幼時說起。

陳子美生於1912年,具體年月份現在已經不可知,是陳獨秀和第二任妻子高君曼的小女兒。

陳獨秀

高君曼是陳獨秀原配的妹妹,因為經常來姐夫家玩,受過高等教育,崇拜新思想的少女,就這樣迷戀上這個男人。

於是她不顧家人阻攔,執意要和陳獨秀來往,陳獨秀也十分看好這個和他有著同樣先進思想的女孩兒,在他心裡,這才是他的革命伴侶,而不是裹著一雙小腳,滿口三從四德的傳統女人。

後來陳獨秀名氣大漲,他也有了選擇婚姻的底氣,他就決定拋棄那段讓自己痛苦的婚姻。

毅然而然地帶著高君曼跑到上海,在那裡定居下來,兩個人共生育有三個孩子,有一個送人了,留在身邊的只有一子一女,女兒是陳子美,兒子是陳鶴年。

雖然身為姐姐,下有弟弟,但陳子美還是最受父親寵愛,陳獨秀為人嚴厲,但對於這個女兒,卻十分寵溺,旁人進都不讓進的書房,他卻允許陳子美在自己辦公桌旁邊吃點心,這是他其他子女都沒有的待遇。

陳子美曾回憶道:我和父親各做各的,他寫他的文章,我吃我的點心,專心地忘了對方的存在。

由此可見陳獨秀對這個小女兒的寵愛。

陳子美的母親高君曼,陪著父親陳獨秀一起度過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從懷揣熱情反清反帝的有志青年,到後來的共產黨領導人,高君曼一直在他身邊從未離開。

陳獨秀出去組織活動,高君曼就為他洗衣做飯照顧孩子;陳獨秀被抓,她四處奔波找關係,甚至還和陳獨秀一起進了監獄。

作為陳獨秀的賢內助,一直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高君曼無疑是十分合格的了。

但好景不長,患難夫妻的感情也沒能維持長久,因為陳獨秀一直在外忙碌奔波,夫妻倆分多聚少,在精神層次上就漸漸產生了隔閡。

畢竟高君曼不僅要照顧姐姐和自己的孩子,還要擔憂丈夫的安危,日日頂著這種壓力的高君曼身體逐漸虛弱,甚至有時候陳獨秀還不能理解解高君曼的所作所為,認為她思想覺悟怎麼還倒退了?

因為陳獨秀常年在外,美滿的家庭在陳子美十幾歲時慢慢不復存在,陳獨秀和高君曼感情破裂,和兒女的感情也漸漸變淡,幼時那種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1925年,陳獨秀和高曼君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高曼君帶著一雙兒女移居南京,一家三口住在一個破舊的房子裡。

高君曼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落魄貧窮,陳子美姐弟倆也不得不半工半讀來減少經濟壓力。

高君曼的影視形象

作為父親的陳獨秀除了每個月寄來三十塊錢,基本上退出了陳子美姐弟倆的生活範圍。

雖然父親是一個大名人,但他們一家的生活,卻過得十分艱難,畢竟在那個男人都生存艱難的時代,帶著兩個孩子的年輕寡婦,就像水上的稻草,隨風飄搖。

後來高曼君的病情加重,父親寄來的錢只卻也支撐不了母親的醫藥費,作為姐姐的陳子美只能提前擔負起照料弟弟和母親的重任。

其實早在和丈夫一起時,高曼君就病了,只是一直無錢醫治,他們生活一直磕磕絆絆的,風裡來雨里去,高君曼從來沒過上過安穩日子,更別提靜養了,離婚後,高君曼的因為無錢醫治更加嚴重。

隨著母親的倒下陳子美和陳鶴年的生活也陷入更加深暗的低谷。

1931年,高君曼肺結核已經到了晚期,在南京的小破屋子裡,滿懷著遺憾和不甘,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帶著對姐姐的愧疚、對外甥們的虧欠、還有她舍不下的一雙兒女,以及直到她死都沒有來看她一眼的丈夫。

她捨不得、放不下的有太多了,身為女兒的陳子美一直看在眼裡,她決定一定不能和母親一樣,一輩子過成如此悽慘。

高君曼的離世對不到二十歲的陳子美是一個十分大的打擊,她的弟弟還小,而她現在也算是無父無母了。

父親陳獨秀一直沒有露過面,也沒有參加過母親的葬禮,只是派兄弟前來弔唁一下。

難道陳子美對父親沒有怨言嗎,那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的,不止怨言還有怨恨。

喜結聯姻,不被祝福

那時候陳子美剛剛從職業學院畢業,或許是自小對父愛的缺失,在陳子美十分無助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大了她十歲的男人,張國祥。

民國時期結婚照(圖文無關)

正值芳齡的陳子美獨立又漂亮,她繼承了母親優越的外貌,張國祥對陳子美十分著迷,因此展開了熱烈的追求,這哪是一個泡在黃蓮水裡的小姑娘見過的架勢。

張國祥的條件很不錯,在旁人羨慕的銀行里工作,日子過得滋潤舒坦,為人也紳士體貼,陳子美在他身上感覺到了久違的重視和安全感。

愛情說來就來,陳子美在張國祥的陪伴下很快振作起來,兩個人也在一起了,在名為愛情的河水中滋潤著,日子過的甜蜜又幸福。

1932年,陳子美偶然得知父親陳獨秀被關押到南京的監獄,於是就想帶著丈夫張國祥去看望父親,陳子美滿心歡喜的想得到父親的祝福,畢竟在中國人的觀念里,結婚還是要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才算一個完美的婚姻。

但誰知道一見面,陳獨秀得知女兒竟然嫁給一個比她大十歲的銀行員工,雖然不了解這個女婿,但陳獨秀在陳子美的言語中,就對這個女婿喜歡不起來,訓斥起陳子美,說她:「年幼無知,後果不堪設想」。

陳獨秀對女兒的婚姻強烈反對,甚至讓女兒離婚。

其實陳子美不明白父親為什麼情緒那麼抵抗,就見了一面,怎麼就要她和張國祥離婚?

在剛剛進入婚姻的陳子美心裡,張國祥千好萬好,比一直將她和母親、弟弟拋在一邊不管不問的父親可靠得多了。

可想而知,這次的見面鬧得父女倆十分不愉快,陳子美更是直接坦言:「以後我再也不來看他了」。

誰知,這一言竟成了真。

1936年,陳子美生下了二女兒張樹德,短短五年,她已經生了三個孩子了。

孩子生下來後,丈夫突然說,要將鄉下來的「表妹」帶來,表妹雖然帶著孩子,但可以幫陳子美分擔一些,陳子美還以為是讓這個所謂的表妹來家裡幫傭,欣然答應了,可誰知道,這個帶著孩子的「表妹」卻讓陳子美疑惑重重。

這個表妹在家裡,可比她更像個理所應當的女主人,敏感多疑的陳子美再三觀察下終於發現了端倪,而這個所謂的「表妹」也不裝了,直接表示,我是張國祥的原配。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陳子美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被丈夫張國祥欺騙了整整五年,孩子都生下三個了,她才發現,自己一直生活在謊言中。

陳子美瞬間想起了父親對自己的叱責,為什麼父親對丈夫那麼牴觸,她想,父親是有自己的看法的,畢竟他是那麼厲害的一個男人。

陳獨秀

但是陳子美除了忍受,別無他法,她自己經歷過一次破碎的婚姻帶來的傷害,況且一個母親帶著孩子的日子,她是深有體會的。

在年幼時的陳子美心裡,母親就是執意要離婚才會過得那麼辛苦,年紀輕輕就因為患病無錢醫治而去世了。

陳子美的內心糾結萬分,最後她哭鬧著讓張國祥和原配離婚。

父母皆有著先進思想的陳子美其實也深受影響,他覺得一個男人怎麼能有兩個妻子,而且原配沒有離婚,她就能忍受的了丈夫在她之外另娶?

不過顯然,心思單純的陳子美,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結果,張國祥的原配要求,離婚不離家,意識就是,我不是她妻子,但我還要住在這個家裡,還要求張國祥另給她贍養費。

張國祥答應了,可想而知,這樣的離婚,和沒有離有什麼區別?

1937年,日軍襲擊南京,陳子美和丈夫艱難維持的平靜日子被打破。

為了避難,兩個人前往重慶,而陳子美聽說父親陳獨秀在重慶江津避難,就萌生了想要去見他一面的想法。

此時的陳子美意識到她終究還是渴望和父親相見的,但張國祥不願意妻子去見老丈人,他認為老丈人對他意見太大,加上他有原配妻子的事情,已經讓陳子美知道了,他害怕老丈人會勸妻子和自己離婚。

這次,陳子美沒能如願見到父親,也因為這次張國祥的阻攔,陳子美錯過了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但當時接近陳獨秀不是個明智的舉動,因為陳獨秀走錯了路,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不僅他自己,接近他的人都受到了牽連。

張國祥勸阻陳子美,就算為了孩子們,也不能去見陳獨秀。

為了孩子,陳子美恍惚間答應了。

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貧病的雙重打壓下於平津離世。

陳子美多年前的一句氣話,竟然成真了,父親去世了,那一生聲名遠揚的父親去世了,陳子美久久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阻礙了陳子美和父親見面,導致陳子美沒能見上父親一面,陳子美和張國祥的關係因此惡化。

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她最後還是走上了母親的老路。

母親去世,弟弟離開她加入了革命,兄長們即使不是那麼親近的關係,但接連的去世,還是給了陳子美不小的打擊,直到連父親也走了,陳子美的精神徹底被壓垮了。

陳獨秀的後人合照(前排左長琦、中松年妻竇珩光、右長璞;後排左長瑋、右長璵)

她不再是以前那個憧憬愛情的小女生,和丈夫的婚姻也慢慢走到了盡頭,加上陳子美發現丈夫嫌棄她和孩子這麼多人,難以養活,要和她離婚。

哪有這麼多理由,陳子美想到了很多,她的父親、母親,還有張國祥的原配,不過是張國祥厭倦了和陳子美的生活,她的心跌落到了谷底,陳子美已經醒悟。

曾經的山盟海誓已經煙消雲散,過去那個天真的陳子美也一去不復返,陳子美被迫和張國祥離婚,獨自帶著幾個孩子生存,她終究一錯再錯。

但沒想到丈夫竟然如此狠心,連撫養費都不肯給,陳子美咬咬牙,心一狠,將孩子扔給丈夫撫養,自己一個人離開。

異國居住,險被趕出

後來陳子美在上海的一家婦產醫院找了個助產工作,她曾經在職業學院學的婦產科,這也算她的對口工作了,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但在此期間,陳子美很快迎來第二春,這個男人叫李煥照,是在上海浦東開車,為人還算老實,陳子美覺得一個人還是太孤單了,就又和他走到了一起,兩個人還養育了兩個孩子。

在這期間,陳子美和前夫的大兒子張肇山進入軍校,被人誣陷進了大牢,在調查背景時,又被人查出他的外公竟然是陳獨秀,因為這個身份,張肇山的境遇更加困難了,竟是連身也翻不過來,後來屈死在獄中。

唯一和陳子美還有來往的,只有她的小女兒張樹德,偶爾會去看看母親陳子美和弟弟,除了大兒子的死亡帶給她的打擊,日子還算平靜。

晚年陳獨秀

但這樣的生活很快也一去不復返,從1966年起,因為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陳子美一家過得格外艱難,陳子美的大兒子因為陳獨秀外孫的身份,屈死獄中,現在他們一家子又因為陳子美和陳獨秀的父女關係,整天過的膽戰心驚,丈夫李煥照受不了這種被人指指點點的生活,最終跟陳子美提出了離婚。

1970年,再一次被拋棄的陳子美心如死灰,陳子美帶著小兒子決定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

因為當時港口查的比較嚴,她們的身份也是個問題,陳子美只有從海上「偷渡」過去,那次的經歷是這個女人做過最冒險的決定,她在身上綁上醬油瓶,從海上飄到香港去,即使那時候的陳子美已經將近六十歲的高齡。

到了香港,陳子美和早已經偷渡過去的小兒子在香港停留了一段時間後,香港卻突然宣布:「把偷渡來的人全部遣送回去」,陳子美只能帶著兒子,離開香港,前往國外。

1975年,陳子美帶著小兒子來到美國,兩個人在此定居下來,靠著陳子美的婦科技術,她還開了一家小診所,可惜隨著她的年齡增大,小診所也倒閉了。

1982年,陳子美攢了一些錢,買了一套公寓,顯然日子真的開始好了起來。

但後來陳子美竟然越來越潦倒,只能靠著微薄的救濟金生活,還倒欠了許多公寓管理費而被告上法庭。

據陳子美的鄰居說,她的小兒子突然消失了,陳子美也跟著變得貧困起來,雖然陳子美沒說她的積蓄是誰拿的,但她心裡應該清楚。

陳子美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被告上法庭,一下子引起了華人圈的關注,一查不得了,這竟然是陳獨秀的幼女,陳子美。

1997年,陳子美身為陳獨秀的女兒,被華人圈格外重視,又得到「中華海外聯誼會」的救助,獲得了一大筆的救助金。

已經頭髮花白的陳子美在媒體面前,情不自禁地說道:「還是國人好」。

最後還是父親保護了她最後一次,還是國人的幫助她才能繼續生活。

她這輩子因為父親陳獨秀吃盡了苦頭,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婚姻讓她麻木。

最後還落得孑然一人,客死他鄉。

不過在此時,或許在陳子美心裡,早已經原諒了父親,只是遺憾再也見不到他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2542b19c2b4f651a861f6665f547a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