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0歲男孩小傑(化名)
一覺睡醒,脖子突然「癱」了
甚至連平躺都變得困難
小傑疼得在家哇哇大哭
這可把媽媽嚇壞了
她趕緊帶著孩子來到醫院檢查
10歲男孩頸椎老化程度
超過成年人
已是不可逆傷害
小傑媽媽告訴杭州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推拿科王建之主任,大概一個月前,小傑感覺脖子和肩膀酸脹,但那時稍微活動活動還能緩解。
沒想到短短一個月,症狀越來越嚴重,小傑開始頭暈,頸椎痛得坐立難安,連睡覺都像在「受罪」一樣。
王主任查看小傑的頸部DR片,驚訝地吐出四個字:一塌糊塗!
小傑頸椎病變嚴重,小關節錯位,頸椎反弓,明明才10歲,頸椎已經跟30歲的人一樣,老化程度甚至超過不少接診的成年人。
一般這種程度的頸椎病很難在小孩身上看到,患者以長時間對著電腦辦公的白領居多,最關鍵的是,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治療只能得到改善,也就是說,頸椎病將伴隨小傑終生!
一個10歲孩子
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頸椎病?
在王主任和小傑媽媽的反覆追問下
小傑終於支支吾吾道出了實情
孩子暑假手機、平板不離手
暑期已接診十幾位小患者
最小的3歲
原來,小傑的爸爸媽媽平日裡工作較忙,暑假把小傑托給了老家的長輩們照看,老人家疼愛孩子,捨不得嚴厲管教,近一個月以來,除了吃飯、睡覺,小傑幾乎是手機、平板不離手。
王主任告訴記者,孩子的骨骼、韌帶還沒發育成熟,頸部肌肉等都比成年人弱,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設備,頸椎受損的可能性更大,且進程也更快,今年暑假過了一個多月,他們已經接診了十五六個小朋友,最小的才3歲。
手機管理
成為家長最大難題之一
正確引導很重要
孩子的手機管理
已經成為不少家長暑期難題之一
有家長表示
因為手機,自己和孩子還產生了爭執
臨近開學
如何正確幫孩子一點點「戒斷」手機
調整狀態投入學習生活?
一、設置過渡期
在開學前引導孩子制定一個與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將手機暫時交給父母保管,或者設置螢幕使用時間。假期中對電子設備的使用比較多,孩子很難做到說斷就斷,因此需要給孩子一個的適應過程,在開學前逐漸減少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間。
二、和孩子「約法三章」
為了增強孩子的主動性,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協商制定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規則,規定好什麼時候能玩,每次能玩多久等等,並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陪伴和情感支持。和孩子「約法三章」,明確約定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時長。父母在執行規矩時必須立場堅定,不可動搖和妥協。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三、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開學前,家長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機等電子設備轉移到其他積極的活動上,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鍛鍊身體、做遊戲、做家務,帶孩子出去爬山、踢球、逛博物館等,讓孩子認識到除了手機等電子設備外,生活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四、家長要做好榜樣
在手機等電子設備管理的過程中,家長的以身作則很關鍵。很多父母是手機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頻繁用手機,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機就難有說服力。跟孩子一起制定好的規則,大人也要主動遵守。比如,當孩子需要學習時,可以把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或調成靜音模式;再比如,不要把電子設備帶進臥室或帶上餐桌,避免在孩子睡覺前和吃飯時使用。
五、多一份耐心和理解
當孩子玩手機等電子設備玩得停不下來的時候,要對孩子多一分耐心和理解。看到孩子又在玩手機的時候,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缺乏自制力的標籤,更不能一著急就上手或責罵,企圖用語言或者肢體暴力解決問題。我們得先提醒一下自己,孩子的大腦還沒能跟得上,所以情有可原,看到孩子可能進步的空間,讓自己的情緒先穩定下來。然後,多提醒孩子幾次:你已經玩了10分鐘了,該去寫作業了;或者已經9點了,該去刷牙洗漱了,給孩子一個緩衝和提醒的機會,幫他慢慢地把「車」剎下來,避免加重孩子開學前的焦慮感。
面對手機「
戒斷反應
」
這些雷區不要踩
對於孩子狀態的回歸
家長不可操之過急
以下破功雷區要避開!
避免功虧一簣
雷區一:急剎車。假期中,孩子很多方面都處於鬆弛狀態,如果突然承載過多壓力,易導致孩子情緒低落,甚至有牴觸情緒,對開學產生恐懼心理。
雷區二:強制。家長強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娛樂活動,孩子可能產生牴觸、逆反情緒。
雷區三:嚴厲責罵。孩子在心理調節和情緒控制上需要不斷強化,有些孩子適應開學的時間長,若家長一味地嚴厲責罵,只會激化矛盾,還可能把「壞孩子」的意識植根於孩子內心。
希望孩子們都能儘快調整好狀態
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點亮【在看】,轉發關注~
來源:杭州日報、中國教育報
編輯:凌文秀
審校:石洪開
監製:殷美玲
事關你家水費!濟南這些用戶,水價有變
核污水入海,「搶鹽潮」又來?網友:上一次搶的都吃完了嗎
一碗水餃下肚,一家9口全被「撂倒」!竟是因為…
精彩視頻,歡迎關注「齊魯晚報」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