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免費體檢查出結腸良性腫物,手術後身亡

2024-01-15     新快報

原標題:男子免費體檢查出結腸良性腫物,手術後身亡

近日,安徽六安一男子免費體檢查出結腸良性腫物,手術後不幸身亡被鑑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男子上海打工回老家插秧

參加社區免費體檢查出結腸良性腫物

這名男子叫楊開平,63歲,家住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獅子崗鄉。他的兒子楊先生稱:「5月初的一天,他到我家送東西時,看到六安市中醫院在社區設點免費體檢,便做了登記。

5月6日,六安市中醫院用兩輛大巴車將此前登記的市民接到醫院免費體檢,「沒想到,平時身體一直健康的父親通過腸鏡檢查查出有病。」

涉事的六安市中醫院

記者在楊開平當初的住院病案上看到,上面載明門診診斷為「結腸腫物」「直腸息肉」。楊先生稱,活檢結果為良性,「醫生說儘管是良性的,如果不及時切除容易發生癌變,後果難料。」

「當時我父親說家裡農忙,過段時間再看情況。」楊先生告訴記者,5月8日晚上,「醫生打電話給我父親說大便帶血,催他要儘快做手術,還說是隱血,肉眼根本看不見。」

多次手術後轉院救治

醫治無效不幸去世 家人報警求助

2023年5月10日下午,楊先生陪父親到六安市中醫院辦理入院手續,然後開始做手術前的相關檢查。

他回憶說,5月12日下午1時左右,父親被推進手術室,他一直在門口等候著,約2小時後父親被推了出來送進普通病房。第二天上午,我父親突然劇烈疼痛,從床上翻到床下。」楊先生稱,他馬上去找醫生,「醫生說不用緊張,沒事的。」

楊開平手術後疼痛難忍。

後經CT檢查和外科手術會診,醫生髮現楊開平系腸穿孔,需再次做手術救治。拖延數天後,5月17日1時左右,楊開平做完手術轉入ICU治療,直至9天後才轉到普通病房。

楊先生介紹說,後來父親不排便,CT報告顯示開始出現腸梗阻。

6月6日晚上9時,楊開平的病情愈來愈嚴重,被緊急轉送到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進一步救治,醫生診斷為腸梗阻,疑似消化道穿孔。

楊先生說,6月11日上午10:15,父親醫治無效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63歲,遺體至今還保存在當地殯儀館。

「當時我們從種種跡象來看,懷疑父親系非正常死亡。」楊先生對記者介紹說,父親去世當天他撥打了110報警,民警到現場調查了解情況後,叫他到派出所做了筆錄。

鑑定表明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兩家涉事醫院分別擔主次要責任

事發後,楊先生找到六安市中醫院和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認為他們存在醫療過錯,要求承擔責任。

9月6日,六安市衛健委將此事移交給六安市醫學會,委託對方對楊開平與這兩家醫院的醫療糾紛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

此事的爭議點是,楊先生稱父親是因結腸腫物入住的六安市中醫院,兩家醫院提供的醫療行為是極不負責任且存在嚴重錯誤的,應當屬於醫療事故。

六安市中醫院則認為,楊開平當初明確診斷為結腸腫瘤,多發性結腸息肉,且手術前充分告知適應症和潛在併發症風險,醫生不存在故意傷害病人行為,術後出現遲發性穿孔,手術醫生並不是故意隱瞞或拖延病情進行內科保守治療,楊開平死亡是因為發生了併發症,不是醫方的診療行為所導致,治療並不能控制併發症的發生,因而他的死亡與醫方的診療行為不具有直接因果關係,「不構成醫療事故,不應承擔責任。」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則稱,楊開平入院時被診斷為腸梗阻、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他們實施的各項治療和操作都是正確的,「我們的診療行為與楊開平的死亡後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

同時稱,楊開平的死亡原因系前期感染毒素入血,誘發他發生了急性冠脈綜合徵所致的心功能衰竭。

2023年9月27日,六安市醫學會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稱,六安市中醫院存在的過失主要有,當初外科會診後建議手術治療未立即執行,對手術併發症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處理不到位等,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存在的過失是,在疑似消化道穿孔的情況下,採取的相關措施不當,「醫方的這些過失醫療行為與楊開平死亡後果存在因果關係。」

該鑑定書上載明的鑑定結論是,「該病例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六安市中醫院承擔主要責任,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承擔次要責任。」

面對該結論,兩家醫院不服。2023年10月,六安市衛健委又委託安徽省醫學會醫學鑑定工作辦公室重新鑑定,後因醫患雙方對病歷的真實性、客觀性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被終止鑑定。

醫院相關人員已被警方立案偵查

三甲醫院等級評審公示期間

出現醫療糾紛被中止評審

2023年10月10日,六安市衛健委發布「情況通報」稱,當初楊開平在六安市中醫院組織實施的國家免費早癌篩查項目中被診斷為結腸腫瘤,後來他自行前往該醫院住院治療,因病情加重轉診至省級醫療機構治療,後來去世。

「事後我們接到患者楊開平家屬投訴,立即組織開展調查核實,並成立了醫療責任調查處置工作專班。」六安市衛健委在通報中稱,根據初步調查結論,責令市中醫院給予涉事醫生停職處理,還將醫療事故鑑定結論移交給警方處理。

12月22日,六安市公安局金安分局的一份立案告知書稱,楊開平醫療事故案,「我局經審查認為犯罪事實已經發生,符合立案條件,根據相關規定,決定立案。」

此外,記者採訪得知,2023年6月20日,安徽省衛健委發布的一份公示顯示,經專家組現場評審,六安市中醫院等醫院達到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標準,公示7個工作日,由於涉及醫療糾紛一案,根據有關規定,省中醫藥管理局已對該醫院中止等級評審。

舉報醫院過度檢查、

重複收費等獲200元獎勵

死者家人被醫院起訴索賠5萬元

2023年10月23日,楊先生向六安市醫保局舉報稱,他本人曾在六安市中醫院呼吸內二科住院期間,該醫院通過過度檢查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隨即,該醫保局對他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經專家組評審,部分內容屬實。

同年12月26日,六安市醫保局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稱,楊先生當年在六安市中醫院住院期間,該醫院存在過度檢查、重複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虛構醫療服務項目等違法違規行為,造成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損失1800餘元。

該決定稱,責令該醫院立即改正,退回損失的醫保基金並罰款4400餘元。

12月26日,六安市醫保局給楊先生髮了一份舉報獎勵通知書稱,決定給予他獎勵現金200元。

楊先生說,他也曾向六安市醫保局舉報過父親被過度檢查、重複收費等情況,目前尚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據悉,六安市中醫院曾向六安市裕安區法院起訴楊先生等人,稱他們曾在網上發布侵權言論,誤導公眾,對該醫院的形象、醫生及其他科室工作人員進行惡意攻擊,對該醫院及醫護人員的人格、名譽造成毀損,引發社會公眾對他們的醫療水平和醫風醫德的社會評價降低,要求立即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該醫院損失5萬元。目前,此事尚在處理中。

來源: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黃平

編輯:韓冬

校對:任倩妮

獲取資訊更新更快

關注新快報

歷時六年拍攝困難家庭圓夢大學;深入報道基層防疫人員「跑樓姐」;推出鄉村振興系列報道,用文字和鏡頭記錄廣東各地農村脫貧奔康;尋親圓夢行動、許願瓶行動、愛心團年飯等公益活動溫暖千家萬戶……新快報創刊25年,挺膺力行,不負使命,參與公共事務,關注民生福祉,積極記錄時代變遷。

想獲得授權轉載,請與後台編輯聯繫,留下希望獲得轉載授權的文章題目、轉載公眾號(包括ID)、聯繫方式等信息。

新聞線索報料微信:xkb_86

報料熱線:020-87776333

發行熱線:020-87133914

廣告熱線:020-87508868

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QQ:1315561244

刊登聲明:020-87568381

設為星標

不迷路

添加小新微信報料(微信號:xkb_86)

點亮 「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1dcccd056d5aaffee4a2164f5b045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