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da C1S讓業內重新認識三色雷射 比單色雷射和LED好在哪裡?

2023-04-06     小胖聊科技

原標題:Vidda C1S讓業內重新認識三色雷射 比單色雷射和LED好在哪裡?

Vidda C1S讓業內重新認識三色雷射 比單色雷射和LED好在哪裡?

伴隨Vidda C1S在各大平台賣爆,關於三色雷射技術的各類探討又接踵而來。能夠明顯感覺到,當用戶真的體驗過採用三色雷射的智能微投以後,才能真切的體驗到該技術的優勢。作為投影儀的核心參數,光源決定了它的亮度和畫質效果。從最初的燈泡機推出歷史舞台後,LED光源、單色雷射以及三色雷射不斷湧現成為主流。尤其是代表未來顯示技術的三色雷射已經開啟了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但在這個推動行業進步的檔口,也有不少打折科普旗號汙衊三色雷射有散的內容出現,讓消費者摸不清頭腦。今天這篇就給大家重新認識一下三色雷射,也分析一下為什麼LED和單色雷射會逐步推出市場。

在雷射顯示領域,三色雷射光源是目前唯一能達到100% Rec.2020色彩標準的顯示技術。同時,三色雷射電視的顏色表現能力遠超單色雷射和LED光源,顏色更加鮮艷,能真實再現自然界豐富的色彩。對顯示技術而言,三基色的純度越高,顯示色彩的能力越優秀。紅、綠、藍三種基色都是純雷射光源,比雷射螢光技術的光譜更窄,所以準直性更好;它可以達到更大的色域面積,更大的邊界,甚至超過人眼可見的光範圍。可以說,自三色雷射技術應用以來,這種優勢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但已經解決的「散斑」問題,卻始終被「異教徒」們攻擊,所以我們要重新認識三色雷射。

在三色雷射發展初期(十年前),確實會使投影射光在空間上形成隨機不規則分布的細小干涉紋,居高不下的成本和影響圖像的散斑確實影響了三色雷射在消費市場的腳步,但精準的色彩、非常高的色域、色深以及高對比度和流明,使得該技術在很長時間停留在電影院等商用場景(早已具備成熟的解決散斑問題方案)。如今,無論是海信、三星等國際顯示巨頭還是光峰、Vidda、堅果等消費品牌都已經具備了消除散斑的技術。

以去年堅果去年推出的三色雷射N1系列雲台投影為例,應用了LSR 動態消散斑專利技術(LSR 全稱 Laser Speckle Reducer,含義為雷射消散斑模組)。在平面區域內進行X、Y方向二維高頻振動,利用振動的隨機性,來消除雷射間的相干性,可實現超過 96% 的散斑消除,帶來的畫質體驗遠超LED和單色雷射。

再看Vidda不久前推出的C1S,藉助海信16年的雷射顯示技術沉澱和超2000項雷射顯示專利,搭載的海信LPU三色雷射引擎,以四大「黑科技」創新解決了散斑問題。其中的微晶抗噪算法可有效抑制噪點達99.9%;而OPT超分消色差技術的消色差效果可達98%,實現了畫面無重影;積分鏈勻光集成技術可將畫面亮度均勻性提升至97%。而在消散斑技術方面,海信擁有全球最多的102件專利,因此Vidda C1S搭載的全新多維動態消散斑解決方案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散斑的「人眼弱感」。

反觀ALPD1.0單色雷射,作為過渡技術峰米已經疊代至「5.0」並且在ALPD4.0已經重新回歸RGB三色雷射,並且具備了量產能力。走向淘汰邊緣的ALPD 1.0單色雷射技術,早已無法滿足當代人的畫質要求和健康消費理念。從色彩表現來看,ALPD 1.0單色雷射的色域值僅有三色雷射的一半,色彩表現非常糟糕;而且,單色雷射其實只包含短波藍光,這是對人眼視網膜細胞有潛在傷害的因素,尤其對兒童的視力有很大隱患。而三色雷射的光譜,由一道較弱的藍色雷射和紅、綠色雷射組成,三種原色都非常集中,說明色彩純度極高,這也是三色雷射色彩畫質能做到業界最高的原因。

至於LED光源,當下市場份額占比依然較高,不過如果追求更高的亮度就會損失色彩,從而影響觀影體驗。再加上高亮度必然帶來高發熱,散熱帶來的噪聲問題也都需要考慮進去。不過LED光源採用的是紅綠藍三色,能覆蓋90%以上的sRGB色域覆蓋,品質好的甚至能達到98%,這比不少採用單色雷射的產品表現還要出色。

毫無疑問,當三色雷射解決散斑問題之後,不僅市場份額在提升,用戶的認可度也達到了空前高度。Vidda C1S首發不足半個月,先以綜合熱銷指數9.9分拿下天貓投影儀熱銷榜第一;又以近15天熱度飆升10倍+的成績拿下京東投影機排行榜的第一名,而且有26.3萬人正在追捧。可見,我們已經到了重新認識三色雷射的時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1cc97513736023a53d5dcefccf6bc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