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質網發布了最新一期國內汽車投訴排行及分析報告,在2023年6月共受理車主有效投訴信息14236宗,再創年內新高,環比上漲8.3%,同比上漲24.9%。今年上半年累計投訴量達到67776宗,較去年同期上漲13.9%。本月受理的有效投訴信息共涉及724款車型,投訴達兩位數(含)以上的車型119款。
6月,國內汽車消費者投訴意願持續高漲,部分自主品牌車型投訴量出現短期異常增多,帶動月投訴量再上新台階,達到歷史第二高點。從典型投訴問題來看,「影音系統故障」捲土重來,榜單中涉及車型達到7款。同時,「儀表台開裂」和「部件老化」這兩類問題依舊頻繁現身榜單,涉及車型主要是日系品牌車型。相比之下,本月榜單車型所涉及到的服務問題大多為「系統升級問題」,投訴多來自部分自主和日系品牌車型。
6月,自主品牌投訴量和占比持續攀升,達到近五年來最高點,投訴量環比上漲約14.2%,達到8630宗,投訴占比提高3.1個百分點,為60.7%。合資品牌的投訴量較5月也略有提升,為5423宗,但投訴占比有所下降,為38.1%。相比之下,進口品牌的投訴量和占比雙雙回落,分別為177宗,占比1.2%。
本月除自主品牌投訴量環比大幅提升外,美系、日系和歐系品牌投訴也出現一定增長,其中日系品牌漲幅較大,環比上漲6.2%,投訴量為2410宗,占比16.9%,力壓德系品牌成為投訴占比第二高的國別品牌。反觀其餘各國別品牌,本月投訴量環比均有所下滑,法系品牌投訴量降幅最大,較5月下降39.2%,投訴量為138宗,占比1%;美系品牌投訴量為1072宗,占比7.5%;德系品牌投訴量1662宗,占比11.7%;韓系品牌投訴量129宗,占比0.9%;歐系品牌投訴量189宗,占比1.3%。
從車型屬性來看,中大型車投訴量延續了上個月的漲勢,環比上漲約33%,投訴來自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值得注意的是,本月SUV車型投訴量迎來爆發,環比上漲44.8%,投訴量創造年內最高紀錄,投訴增量來自於部分日系和自主品牌車型。具體情況是,SUV的投訴量為5600宗,中大型車3041宗,緊湊型車2597宗,中型車2106宗,小型車341宗,MPV為276宗,緊湊型車138宗,其它車型86宗,微面30宗、大型車14宗,跑車1宗。
本月2021款車型的投訴量出現大幅增長,較5月上漲91.8%,投訴增量來自某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2023款車型投訴量首次突破千宗,躋身第一陣營,投訴量環比上漲約29%,投訴大多集中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
本月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投訴量持續爆發,環比呈現出翻倍式增長,投訴占比已超過總量的1/3,較5月提高20.5個百分點,投訴量為5204宗,占比36.6%;汽油車型投訴量為6888宗,占比48.4%;純電動車型投訴量為1451宗,占比10.2%;油電混動車型為377宗,占比2.7%;汽油+48V車型為176宗,占比1.2%,增程式車型為85宗,占比0.6%,柴油49宗,占比0.3%。
6月受理的投訴主要分為質量問題、服務問題、其他問題和綜合問題。單純質量問題投訴量大幅回升,環比上漲16.1%,達到8206宗,占比57.7%。服務問題投訴量結束「三連跌」後出現反彈,較5月上漲94.2%,為3022宗,占比21.2%。相比之下,其他問題雖然投訴量環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著較大的體量,為1979宗,占比13.9%;綜合問題為1023宗,占比7.2%。
6月受理的質量投訴中,發動機/電動機投訴故障數和占比迎來逆勢增長,占比較5月提高13.2個百分點,投訴問題集中在「混動模式故障」。轉向系統投訴故障數環比出現微增,占比提高0.5個百分點。具體數據是,車身附件及電器投訴量為8255個,占比55.4%;發動機/電動機投訴為3489個,占比23.4%;變速箱為1016個,占比6.8%;前後橋及懸掛系統為793個,占比5.3%;轉向系統為678個,占比4.5%,制動系統472個,占比3.2%;輪胎181個,占比1.2%,離合器26個,占比0.2%。
6月的服務問題中,服務收費、銷售欺詐和服務流程不完善「三分天下」,占比之和超過了總量的七成。其中服務收費投訴問題點環比暴漲3.6倍,一舉成為占比最高的服務問題,具體表現為「變更價格」,投訴集中在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其他問題中,「價格變動」依舊占據絕大部分投訴份額,占比較5月提高3個百分點。「疑似減配」投訴問題點本月也略有增長,環比上漲16.5%。
具體投訴情況是,比亞迪漢的6月投訴量為368宗,相比5月的254宗進一步提升,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一位2022款 DM-i 121KM 尊享型車主表示,去年九月購車,今年新款漢增配FSD+鋁合金懸架+蘋果NFC+變道輔助+方向盤加熱,降價2萬元,買車不到一年的老車主毫無補償,比亞迪這種行為讓老車主覺得十分失望,買車時一分錢優惠沒有。訴求是補償FSD+變道輔助+方向盤加熱。車市價格變動是常有的事情,但不少新能源車的消費者對於降價很難接受。除了價格變動之外,一位2022款 DM-i 121KM 尊享型車頭投訴了發動機自動啟動問題,車主表示,電量96%時,默認EV模式行駛,車輛自己進入HEV模式強制啟動發動機,儀錶盤顯示為ev模式手動切換ev模式也不行。
豐田皇冠的6月投訴量為318宗,相比5月的146宗明顯提升,排名6月投訴榜第二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它在之前已經因相同的問題多次上榜。比亞迪海豹的6月投訴量為207宗,排名第三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疑似設計缺陷。有車主表示,他們的愛車遇到了座椅生鏽塌陷、車身多處生鏽的問題。豐田銳志6月投訴量為167宗,排名第四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這也是豐田系老車型的常見問題。長安歐尚Z6新能源的6月投訴量為63宗,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影音系統故障。
一汽豐田RAV4榮放的6月投訴量為58宗,排名第六位,典型投訴問題是變速箱抖動、吃胎偏磨。從用戶反饋來看,出現變速箱抖動問題的,主要是2.0L車型的CVT的變速箱。比亞迪元PLUSS的6月投訴量為52宗,排名第七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東風標緻408的6月投訴量為51宗,排名第八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價格變動、發動機燒機油,它之前已經因為相同問題上榜。比亞迪驅逐艦05的6月投訴量為47宗,排名第九位,典型投訴問題是混動模式故障、價格變動。一位2022款 DM-i 120KM 旗艦型車主表示,「在EV模式下(非虧電狀態),比亞迪偷偷遠程啟動車輛發動機,並且沒有任何頁面提示,能量流也不顯示發動機啟動」。長安馬自達昂克賽拉、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的6月投訴量為44宗,並列第十,昂克賽拉的典型投訴問題是部件開裂。影音系統故障,宋PLUS新能源是混動模式故障、變更價格。
一汽豐田卡羅拉的6月投訴量為43宗,排名第十二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東風日產天籟6月投訴量為38宗,排名第十三位,典型投訴問題也是儀表台開裂、部件老化。華晨寶馬X3、吉利帝豪L Hi·P的6月投訴量為36宗,並列第十四位,X3的典型投訴問題是與宣傳不符、發動機燒機油,帝豪L Hi•P是系統升級問題和影音系統故障。
捷達VS5的6月投訴量為35宗,排名第十六位,典型投訴問題是輪胎開裂、制動系統異響,豐田漢蘭達的6月投訴量為32宗,排名第十七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系統升級問題。奇瑞瑞虎8的6月投訴量為31宗,排名第十八位,典型投訴問題是車內異味、疑似設計缺陷。寶馬3系的6月投訴量為30宗,排名第十九位,典型投訴問題是制動系統異常磨損、爆胎。
一汽大眾速騰、日產軒逸的6月投訴量為29宗,並列第二十位,速騰的典型投訴問題是輪胎開裂、影音系統故障,軒逸是空調問題、燈罩裂紋或變形。東風弈炫MAX、奇瑞艾瑞澤8的6月投訴量為28宗,並列第二十二位,弈炫MAX的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系統升級問題,艾瑞澤8是門窗漏風、影音系統故障。
本田飛度、思域的6月投訴量為26宗,並列第二十四位,飛度的典型投訴問題是發動機異響、變速箱抖動,思域是輪胎起皮、輪胎開裂。五菱繽果、哈弗H6、別克凱越的6月投訴量為25宗,並列第二十六位,繽果的典型投訴問題是影音系統故障、車載互聯故障,考慮到它是一款剛剛上市不久的新車,未來的投訴量或進一步增加。哈弗H6的典型投訴問題是變相收費、車載互聯故障,凱越是儀表台開裂、部件開裂。騰勢D9的6月投訴量為24宗,排名第二十九位,一位2022款 DM-i 1040 尊貴型車主表示,升級後確實可以讓之前的20多度降到16度,但這是冰箱裡什麼都沒放的情況下,但凡裡面放了一小瓶水都達不到,廠家宣傳的是5度冰箱,不是一個升級後能到16度就得讓人接受的冰箱,升級後冰箱的出風口正對著主駕駛的座位,導致無與倫比的熱,開著20度冷氣都會讓主駕駛屁股+胳膊熱出汗,熱風可以直達方向盤,非常非常非常的熱,甚至燙手。廣汽本田凌派的6月投訴量為21宗,排名第三十位,典型投訴問題是發動機缸內有異物,車身生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