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結束了
小夥伴們大都回到工作崗位上了吧?
景點、上班路上被堵的好難過
又要面對本年度假期清零的現實
是不是覺得假期綜合症又嚴重了幾分
不如刷刷微信
看看大咖對未來交通的設想吧~
罒ω罒
劉傳凱
北京牛電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副總裁
主持人:2020年即將到來,您覺得在過去的20年以來,國內人們在交通出行方式上出現了哪些重要的變革?在物聯網、AI技術的驅動下,出行工具的新趨勢、新需求是什麼?今年有哪些參評產品您覺得有哪些體現趨勢的產品?
劉傳凱:以我的身份還蠻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我本身現在在做的就是電動自行車、電動兩人車。我們在解決的問題就是城市交通的一個問題,用更智能的方法去解決城市塞車這種現象,能夠讓消費者更方便地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打造一個更好的,能節省時間,達到一個更好的平衡。
所以,還是因為整個大的城市裡面這種擁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我們自己本身雖然看到現在很多這種電動車,四輪的EV這種市場非常蓬勃,但是我們自己本身還是認為,四輪車畢竟是四輪車,它所占的路面的面積還是相等的。也就是說,當你把這個汽油車換成四輪車之後,還是一樣,擁堵的情況還是無法解決。我們更相信,兩輪車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是在城市中間出行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當然我們也樂見其成去看到,四輪車從『油』轉到『電』的一個大的趨勢,我覺得這個趨勢在國內來講已經是慢慢成為氣候了。雖然在國外,現在情況下,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的確不管是從大的汽車品牌也好,或者國內這種新能源公司來講,都已經往『油』轉『電』去做了很大的努力。
今年會是一個爆發年,一直到年底的話,可以看到很多原來的,做了百年的汽油引擎汽車的公司都開始有電的EV的這種車型的出現,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趨勢。加上未來智能的部分以後,人工智慧也好,當然這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但是我們可以看得到,未來這個移動空間絕對是很大的一個出行的趨勢。因為,人們對於A點到B點中間的一個運輸的過程,它可能不再是一定要經過自己本身去做這樣一個駕駛,它可以完全像是,我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像坐電梯一樣,你按到五樓,你從一樓自然就到五樓去了。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達到一個目的,對很多人來講,實際上就是非常方便的。
我也認為,在一個很擁堵的城市裡面,它會更安全,能夠提供更安全的出行方式。所以我蠻樂見其成,從智能出行,從AI,從人工Automatic Drive自動駕駛到智能移動空間的這樣一個趨勢的發展。然後再加上比較環保的能源,應該來講它會是一個很完整的一個閉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