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要讀書 更需讀好書
文丨朱斐斐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這是一代宗師苦讀詩書至登峰造極時的感悟,讓天下讀書人感慨良多。的確如此,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豐富我們的知識;讀書可以引導我們明理,做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個人,是一個不會進步的個人;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讀書,讀書也可以讓我們收穫良多。
多讀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寫作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極其重要,無論是在讀書時期還是進入工作以後,我們在寫作時運用一些書中的好詞好句和生活哲理,會讓人眼前一亮。尤其在機關單位工作,寫材料、寫調研文章、寫年度總結,都是體現一個人文采的地方。如果你有多讀書,那麼滿腹經綸,寫出來的東西也是與眾不同的。
多讀書,可以增長一個人的見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書,可以增長見識,可以讓你感到充滿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前進的方向。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讓你變得更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才可以在職場之路上愈走愈遠。
多讀書,可以陶冶情操。現在人的生活壓力極大,需要適當調整一下生活,讀書也是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讀書可以調節身體的血管流動,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書的海洋里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方法。
然而,我們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書並不一定能讀好書。因此我們也要注重如何讀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熹曾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意思就是讀書的方法就是要慢慢來、一點一點進行,多讀幾遍,遇到問題多思考。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能苛求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提高。如果不了解這一點,那麼只會增加自己的負擔。在我們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逐漸深入和提高的。因此縱然你讀書千萬本,但是你沒有精讀,也是枉然。讀書要細心揣摩,要細讀多思,反覆琢磨,反覆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讀書要重複積累。有價值的書刊雜誌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複學習,「溫故而知新」。重複是學習之母,重複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讀書要學以致用。古代學子十年寒窗讀的書不能說不多,但為什麼有些會成為「書呆子」呢?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也印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讀書之美,美在感悟;讀書之美,美在積累;讀書之美,美在量變促質變;讀書之美,美在溫故知新。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累,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114bb0903a8ac5214afddf58437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