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乒賽,丁寧在決賽遭遇老搭檔劉詩雯。
本以為會是好友共聚巔峰的故事,卻沒想到兩人之間打的異常火爆,劉詩雯直接4:2送走丁寧,甚至還在一局中打了個11:0剃光頭。
這件事情在網上引起很大的爭議,在賽後採訪中,劉詩雯更是直接挑釁道:「國際上沒有規定不能打11:0,我上來的時候教練也沒有說不能打她個剃光頭。」
這一番話,更是直接將丁寧、劉詩雯兩人推到風口浪尖。
作為曾經的國乒雙子星,女雙比賽的最佳拍檔,兩人從10歲起便相識,開始嘗試一起搭檔,卻沒想到會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兩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反目為仇」呢?
1
1990年,丁寧出生在黑龍江一個體育家庭中。
她的父母都是前省隊專業球員,尤其是母親,還曾是省女籃隊的隊長。
只不過因為傷病影響到狀態的原因,她的父母紛紛錯失進入國家隊的機會。
再到之後相愛之後,便選擇退役轉業回到家鄉,繼續從事和體育相關的工作。
不過可惜的是,不知道處於什麼原因,丁寧並沒有繼承父母的「高個子」的基因,雖說放在普通人中也算不錯,但遠沒有達到母親對籃球運動員的要求。
成為籃球運動員是不可能了,但父母依舊沒有放棄將丁寧培養成一名優秀運動員的想法。
丁寧6歲的時候,便跟著母親到市體育館中開始嘗試各種運動。
當時,丁寧的母親還擔任著市體育館的職務,認識不少的教練,算是給丁寧謀出路。
只不過很多教練一看到丁寧這個身高,便搖搖頭不說話了。
丁寧的身高就很尷尬,籃球、排球這些要求身高的,丁寧顯得就有些矮了。
但偏偏丁寧又比普通人高些,像體操、跳水這些運動,丁寧又顯得太高了。
思來想去,也就對身高不太要求的桌球,最適合丁寧。
於是母親便藉助自己過去的人脈,自費將丁寧送到了遼寧省隊參加集訓訓練。
恰巧這個時候的國內乒壇,因為執教理念發生了變化,大部分等教練,更偏愛身高較高的選手。
如此一來,丁寧這種反而成為了優勢。
一眼便被當時的教練相中開始了重點培養。
不知道是因為父母運動基因的原因,還是身高帶來的優勢,受到重點培養的丁寧,很快就展現出來過人的天賦。
先是代拿下全省少乒賽女單冠軍,又一舉捧回了「娃娃杯」冠軍。
也正是因為這種亮眼現,在1999年的時候,年僅9歲的丁寧又被周樹森中,選入到北京隊之中。
這個周樹森在國內名聲雖然不顯,但在國際上確實鼎鼎有名。
曾經國乒五虎將之一的周蘭蓀,正是他的哥哥。
而周樹森本人則是國家隊著名教練,卸任之後兜兜轉轉來到北京隊,前後曾經培養出過20多名優秀的國乒運動員。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是張怡寧和郭焱。
而這兩位師姐,也恰恰正是丁寧所效仿的偶像。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份「偶像的力量」,丁寧在周樹森手底下訓練是絲毫怨言也沒有。
教練怎麼說,她就怎麼練。
畢竟在丁寧的心目中,偶像的教練也算是半個偶像。
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以及周樹森教練優秀的指導能力,丁寧短短一年的時間進步飛速,
只能說,如果偶像的力量如果用對正地方的話,也確實會產生不錯的效果。
2
對於桌球運動員來說,光靠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還是要在賽場上見真章。
所以從2000年開始,丁寧便開始頻頻參加賽事。
甚至在中間有一段時間,還短暫與廣東隊的劉詩雯組成搭檔,一起征戰賽場。
這個劉詩雯比丁寧小一歲,也算是天才人物。
兩人的合作也是得心應手,很快便展現出統治力。
不過兩人並沒有因此而打出名堂,因為彼此分屬不同的隊伍,很快便草草分開。
兩人開始在各自的賽場上發光發熱,呈現南北並立的局面。
之後兩人憑藉各自優異的成績,先後都被選入到國青隊之中,作為隊友一起隨隊征戰亞青賽,一起奪回了團體金牌。
只不過在單項項目中,兩人這次卻沒能組成搭檔。
丁寧和張繼科一起拿下了混雙亞軍,又自己單獨拿下了一個女單亞軍。
反觀劉詩雯則是奪得一個女雙冠軍。
兩個亞軍的含金量能不能閉上一個冠軍,這個事情並不好說。
只能說關於兩人誰更強的爭論,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2004年世青賽的時候,丁寧與劉詩雯因為一歲只差,被分到了不同的分組。
丁寧一舉拿下了女單、女雙、團體三項冠軍金牌。
而劉詩雯則是拿下了女雙、混雙、團體三項金牌。
以最後的結果來看,兩人的成績是不分上下的。
不過對於國家隊來說,這樣的好苗子自然是越多越好,所以在2005年的時候,丁寧與劉詩雯兩人一同被選入到國家隊之中。
只是進入國家隊之後,兩人的發展卻發生了變化。
劉詩雯一入隊便被當成種子選手培養,第一年便與老將郭焱組成搭檔,拿下亞錦賽冠軍。
之後又在城運會之中,先後擊敗世界冠軍郭躍、李曉霞,拿下全國女單冠軍。
一時間,所有的媒體聚光燈都聚焦在這個年僅16歲的小將身上,
甚至不少人都將劉詩雯稱為是「小鄧亞萍」。
反觀丁寧,自從加入國家隊之後一直不溫不火,甚至沒有什麼比賽可打。
不過,看到好友能夠越來越好,丁寧內心也是非常高興的。
這段時間,也算是丁寧與劉詩雯關係最舒服的階段之一。
此時在大多數的心目中,劉詩雯無論是實力還是成績,都要遠遠好於丁寧。
然而這種情況在2009年,卻突然反了過來。
3
2009年,原本一直默默無聞的丁寧開始突然發力。
她現實在世乒賽預選賽中,力壓偶像師姐張怡寧,以整個預選賽排名第一的成績,直通到世乒賽正賽之中。
並一舉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啟了世乒賽制霸之路。
這真是因為這一年的優異發揮,從2010年開始,丁寧便一躍成為國乒隊主力層。
這個時候,尚且還沒有打出來的劉詩雯,就顯得有些尷尬。
或許是為了培養一下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的劉詩雯,也或許是考慮到兩人之前的情誼,
所以從2010年開始,丁寧便與劉詩雯組成女雙搭檔,共同征戰世界賽。
不得不說,教練組的這個決策非常的高明。
丁寧與劉詩雯早先便有過一次合作,之後又是同一批進入到國家隊,擔當過多年隊友,默契自然不用多說。
在2010年兩人剛剛組成搭檔,便一舉拿下了亞運會冠軍、公開賽亞軍。
兩人甚至隨著隊伍一起拿下了世界盃冠軍。
只不過有些可惜的是,兩人的這次搭檔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
不知道是對這個成績有些不滿意的原因,還是因為想要排列組合,亦或者是其他原因。
到了2011年的時候,丁寧改為與李曉霞成為搭檔,直到2012年再次換回與劉詩雯搭檔。
這一年,丁寧本來有希望成為最快大滿貫的選手,可是在至關重要的奧運會決賽中,卻因為種種原因遺憾敗給了李曉霞。
具體過程不用多說,只能說這次的比賽失利,原本不可一世的丁寧,突然喪失了舍我取誰的霸氣。
很多時候,比賽比的就是心氣,若是自己都對自己能贏產生懷疑的話,那麼失敗也是常態。
幸好在這段低谷時期,丁寧有著劉詩雯陪伴。
如果說在當時,最被看好乒壇CP是張繼科、丁寧的話,那麼最讓人嚮往的乒壇姐妹花就是丁寧、劉詩雯。
只是兩人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段友情會結束的這麼快。
2015年世乒賽女單比賽中,張寧與劉詩雯成功會師決賽。
兩人都是當時國乒最強的女單選手之一,這場比賽自然打的非常焦灼,比分一度被拉到3:3,比賽拖到決勝局。
不過比賽現場發揮,往往是最看重氣勢的。
劉詩雯因為是追分的一方,所以氣勢相較於丁寧要更甚一些。
果不其然,在決勝局剛剛開始,劉詩雯氣勢如虹連得兩分。
就在劉詩雯準備乘勝追擊的時候,丁寧突然不慎受傷,請求暫停。
這個時候,即便劉詩雯想要說什麼,也顯得沒那麼合適了。
等丁寧處理好傷勢回到賽場的時候,劉詩雯早已經沒有先前的氣勢。
最終比賽遭丁寧逆轉,成功奪得冠軍。
這場比賽,也成為丁寧與劉詩雯關係的轉折點。
之後兩人雖然偶有合作,卻再也不似先前那般親密無間。
尤其是在2019年的時候,劉詩雯在比賽中遇到丁寧的時候,直接11:0送給丁寧一個光頭。
此舉頓時引起了不少球迷與媒體的質疑。
要知道,雖然乒壇沒有規定,但是出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一般會在比賽大比分領先的時候(通常是10:0時),主動送給對方一份,讓對方不至於太難看。
即便對待外國人也是如此,對待曾經的隊友何必如此決絕。
而劉詩雯的回答卻斬釘截鐵:「國際上沒有這個規定,上場的時候教練也沒有吩咐,為什麼不可以剃她光頭?」
曾經的最佳拍檔,竟然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得不讓人唏噓。
如今丁寧早已經退役,在北京大學的研究生,甚至都已經開始攻讀第二專業了。
不管當年恩怨如何,都祝福兩人未來能夠越來越好吧。
無懼他人評說,問心無愧即可。